分享更多
字体:

苹果惠普供应商上海千人罢工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6 07:13 来源: 中国企业报

  本报记者 陈青松

  百事中国员工集体维权事件硝烟未散,国内再次爆发外企员工大罢工。

  “我们为企业拼命卖力,有时连续工作长达十几个小时,工厂突然要搬迁,也没人跟我们解释!”上海赫比家用电器厂的一位普通员工张女士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我们要求厂方给我们赔偿!”

  自11月29日以来,位于上海浦东金桥开发区——苹果和惠普(微博)等供应商之一的外商企业赫比家用电器厂,因无预警搬迁且无合理补偿引发千人大罢工。据称罢工工人在工厂大门口手举“要说法,要真相”的布条以示抗议。多数工人称,他们尽心尽力为企业服务,企业却在一夜之间遗弃他们,不仅导致他们失业,而且还没有适当补偿。

  12月5日,苹果公司上海办事处一位朱姓负责人回应《中国企业报》记者称,她不清楚这件事,也没听说这家供应商,可能是规模比较小的供应商。该负责人特意强调:“也可能是有些供应商故意要与苹果扯上关系”。

  据《中国企业报》记者了解,此事是继2010年1月珠海松下马达公司千人大罢工后,员工因不满赔偿等问题引发的又一起影响较大的罢工和抗议事件。而最近一段时期,中国各地多次出现工潮,尤其以广东以及珠三角地带为甚。

  千人罢工

  据张女士向《中国企业报》记者介绍,近日,其工作的外商企业上海赫比家用电器厂突然要把厂址迁往苏州,这引起包括她在内的工人强烈不满纷纷表示抗议。

  媒体报道称,工人们表示,工厂突然要搬去苏州,一夜之间工人就将面临失业,且未得到适当补偿。想到长期以来工人们在该厂长期超时加班累死累活,到最后又被抛向社会成为游民,纷纷感到“出离愤怒”。

  国际人权组织中国劳工观察近日发出这一罢工消息,指赫比因迁厂而大规模裁员,引发逾千人罢工。

  据了解,赫比国际有限公司是一家精密塑胶模具及整机制造商,总部位于新加坡,是新加坡上市公司,除了家电产品,赫比的主要业务还包括电子产品代工。赫比国际上世纪90年代初期进入中国市场,在中国共有员工一万多人,在上海、天津等地设有工厂。发生抗议事件的上海工厂,主要供货给苹果和惠普等公司。

  《中国企业报》记者从赫比国际英文网站获悉:赫比国际成立于1980年,从一个很小的工具厂商发展成今天世界领先的精密塑胶模具及整机制造厂商。主要与国际性跨国公司合作制造无线通讯、家用电器、电子设备、数据储存、医疗设备和自动化设备等。

  据赫比中国分公司之一的赫比(上海)金属精密制造有限公司信息显示,其主要客户包括苹果、RIM、惠普以及摩托罗拉(微博)等各行业的领军者。

  就此次工人罢工事件,上海赫比公司发表声明称,搬迁配套获得了相关部门和工会组织的认可。赫比在新加坡的公司表示,罢工事件对业务影响不大,目前正和有关当局合作协调,并且相信很快就能解决。

  另外,赫比国际首席执行董事总裁姚晓东在发给新加坡交易所的声明中表示,涉及罢工事件的员工约200人,而非中国劳工观察先前所称的上千人。

  上海赫比家电公司位于浦东金桥出口加工区,加工区管委会也回应称,搬迁涉及直接签约和劳务派遣员工共4583人。从今年7月开始已经分批迁移,首批177人迁移过程没有矛盾,近日启动的第二批包括直接签约者1202人,派遣员工3204人,分别由七家劳务公司派遣。赫比在第二批迁移时制定了人员配套方案,打算通过安排班车、给予两个月工资奖励等方式,安排员工跟随公司搬迁到新厂,而不采取解除劳动合同及支付赔偿的方式。

  管委会认为,公司由于准备不足,沟通不到位,引起部分职工不满,在11月29日夜班下班后,部分员工开始封堵厂门。

  在11月30日罢工发生后,管委会立即召集多个部门组成劳资纠纷维稳工作小组,相关部门这两天都对劳资双方之间就新的措施进行沟通和解释。

  12月4日,《中国企业报》记者电话联系赫比国际中国区负责人,但截至本报发稿时,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中小制造企业困境

  记者了解到,此次苹果和惠普供应商上海赫比家用电器厂大罢工,是因赫比将工厂从上海搬迁到苏州引起。而在搬迁的背后,却有着上海、长三角、珠三角制造企业深受欧美市场低迷、国内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而不堪重负的影子。

  《中国企业报》记者从国家统计局网站了解到,1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回落至临界点以下,为49.0%,比上月下降1.4个百分点,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全部回落。这是该指数自2009年3月以来首次降至临界点50%以下,并低于历史同期均值2.9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网站还显示,11月份出口订单指数为45.6%,大幅下降3.0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下。本月制造业新出口订单量加速回落,表明欧债危机蔓延以及欧美市场需求进入下行通道,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逐步显现。

  分析人士称,制造业大、中、小型企业的新订单量均呈环比回落走势,显示企业生产动力不足,生产经营面临严峻挑战。市场担忧中国最大贸易对象欧洲的债务危机持续发酵,将导致中国出口呈现低迷的走势。

  海关出口数据显示,中国向欧洲的出口9月份增长11%,10月份仅增长7.5%。而7月和8月的增幅分别是22%和24%。

  香港环球资源11月对581家中国出口商进行了一份调查,欧债危机迅速波及全球经济,中国几乎所有出口公司都受到影响。35%的受访供应商表示,欧债危机对其影响相当明显,60%称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据《中国企业报》记者了解,一方面,由于近来欧美经济疲软,我国整体出口订单下滑,另一方面国内劳动力、原材料等成本不断攀升,中小企业不堪重负,导致许多制造企业将工厂搬到成本较低的地区经营,时常有工厂搬迁。

  尤其是上海和长三角以及珠三角等地,依靠人海战术制造廉价商品发展起制造业,然而随着劳动和企业营运成本持续高涨,利润不断被削减,或停产,或缩小规模,或转移向内地甚至迁至东南亚一带。

  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广东新丰电子科技公司姚经理表示,企业目前经营形势不好,主要表现在受欧美市场不景气影响,短期订单多,长期订单少,而且产品价格上不去。“原材料上涨实在太快,比如铜价每吨最低时才2000元多一点,最高时却达到1万多元。另外劳动力这一块也是不小的负担,去年平均工资还不到2000元,现在已经涨到2300元以上,如果不涨工资,根本留不住人。反正现在招工企业很多。”

  姚经理还向记者介绍,据他估计,依目前形势,今年全年他们公司企业利润率不过1%左右。“情况比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还要困难。”

  以广东沿海为代表的出口导向型地区,不少中小规模的制造业“过冬”的情绪较浓。

  以东莞为例,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东莞企业经营成本平均上升11.4%。其中原材料成本上涨14%,工资成本上涨14.5%。在企业经营成本构成中,原材料成本平均占64.4%,工资成本平均占14.9%,两者占总成本近八成。

  在素有“经济晴雨表”之称的浙江温州,今年上半年外来务工人员平均工资就上涨了30%以上。而随着劳动密集型企业向中西部转移,更多务工人员选择在家乡就业。在温州瓯海经济开发区,几乎每家企业门口都挂着招聘告示。

  广东省中小企业融资促进会副秘书长王永鸿表示,今年年底中国产品出口形势从广交会这一窗口即可探知。目前形势比2008年还要严峻。2008年金融危机主要由金融业界、商业公司等引发,而今次欧债危机涉及整个欧洲主权和信用危机。作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欧债危机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可能延续到2012年。

  世界工厂如何转身

  业内人士指出,PMI在50%以上意味着制造业活动在扩张,而降至50%以下则意味着收缩,同时也预示着高速发展的“世界工厂”中国正在经历转折。

  据《中国企业报》记者调查了解,面对严峻的形势,从政府到企业层面,都在采取各种有效行动积极应对。

  在最新PMI数据公布的前一天,我国3年来首次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以帮助促进信贷增长和刺激经济增长,应对国内经济减速的预警信号和主要出口市场的危机。

  王永鸿表示,在国家政策和国务院有关通知督促下,目前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的支持已获得明显倾斜,小微企业的融资自11月起已获得结构性改善,贷款审批、续保拖沓迟缓的现象已大为好转。

  浙江温州在经历了前不久的“老板跑路潮”、“高利贷”、“企业接连倒闭”的风波后,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目前中小企业的总体形势正在逐步趋于稳定。

  浙江省和温州市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措施:省财政拿出10亿元建立中小企业再担保基金、温州市迅速设立规模为5亿元的企业应急转贷专项资金、市政府派出25个联络组深入银行、企业,“一对一”服务遇到发展困境和风险的企业。

  在采访中《中国企业报》记者了解到,除国家进行金融支持外,作为企业本身,也在积极转换思路,通过加强内部管理、积极转型升级、开拓新兴市场,提升核心竞争力,以期渡过难关。

  环球资源企业事务总裁裴克为(微博)认为,面对欧洲经济放缓导致订单减少的影响,中国供应商已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以维持他们面向该地区的出口业务。

  上述香港环球资源的调查显示,不少出口商对定价机制开始放松,订单接受标准有所调整,以前不予考虑的小订单也开始接受。相当一部分出口商表示,明年将在拉美、中东、非洲、东欧及亚洲展开更多业务。亚太地区尤其受到出口商青睐,主要是由于“中国与多数国家和地区间的自由贸易协定”。

  “以前我们公司产品出口到欧美市场比较多,近半年多来,一些中东、南美地区的客户陆续向我们提供订单。我们发现这些市场需求很强。”广州森达制衣公司经理王金华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说,“我们今后的重点,就是要大力开发这些市场。”

  据记者了解,像广东沿海地区,一些中小制造企业开始更新设备,通过新机器新设备提高生产率,从而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广东一家名为秉顺制漆的企业将目光转向国内市场,实现持续增长。三洋马达科技公司把握当前智能手机市场热点,研发出智能手机震动马达,在增强议价权的同时,又使产品附加值提高到35%。

  “对企业来说,危机也是转机,更是提升企业自身水平的契机。”广东新丰电子科技公司姚经理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据他了解,“早转型早主动,快转型多受益”的观点得到了多数企业负责人的认可。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