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医疗纠纷调解应引入第三方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4 02:39 来源: 国际金融报

  本报记者 黄烨 实习生 胡哲

医疗纠纷调解应引入第三方
资料图

  中国目前亟需引入对医疗过程和费用的第三方监管和评估,以美国为例,患者的医疗费和治疗过程一般都要经过保险公司评估核算,科学评估可以有效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去年一度引起社会轰动的同仁医院被砍事件,4月20日在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进行了一审判决。庭审长达4小时,法院当庭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行凶男子王宝洺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附带赔偿被害人各项经济损失53万余元。

  资料显示,犯罪嫌疑人王宝洺曾是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科部主任徐文经手的一名患者,因认为徐文对其实施的手术有过错,在2011年9月15日下午,闯入医院对徐文进行报复,追砍18刀,以致后者重伤。王宝洺也因“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于今年被检方提起公诉。

  一审判决15年刑期

  民事赔偿仍有变数

  尽管法院一审判决确认了公诉机关指控的事实,然而双方对判罚仍有异议。

  在庭审中,王宝洺的辩护律师当庭宣读了由他书写的一份悔过书。在悔过书中,王宝洺称, 砍伤徐文是想让她出丑,并非故意杀人,只是“一时糊涂”。并表示,自己已经意识到错误,也对受害者感到深深的歉意。针对判决结果,王宝洺表示没钱可赔。

  王宝洺的姐姐表示服从法律的判决,只是认为判决太重了。在她看来,在发生医患纠纷之时,“如果医院和医生能对弟弟态度好一些,把事情和解,在心理上对弟弟进行疏导和安抚,也不会出现这种恶果。”

  对此,徐文的代理律师高子程并不赞同王宝洺姐姐的说法。据他透露,早在2009年4月,王宝洺就在博客上声称“血债要用血来偿”,甚至在给卫生部门的信件上还公开声称“我要杀了她(指徐文)”。高子程表示,王宝洺在法庭上没有悔过之语,15年的量刑不仅没能起到警示行凶者的作用,反而会让医护人员寒心。

  徐文的家属也希望对王宝洺从重处罚,据悉,目前徐文家属还在考虑就该案民事赔偿部分提起上诉。

  对于这样一个结果,东南政法大学法学院律师张马林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抛开医患矛盾可能存在的问题,王宝洺的个人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法院应该是综合考虑了犯罪未遂以及被害人的情况所作出的客观判决,如果赔偿金额难以落实,民事赔偿部分可能还会重新定夺。

  纠纷解决机制落后

  应引入第三方机构

  “导致这次事件的根源在于医疗纠纷中的司法鉴定难让患者信服。”张马林分析指出,“医疗官司本身在诸多类型的案件中算是周期很长的,由于在取证环节技术性要求高,而往往病历证据完全是掌握在医院手中,一般审理一个医疗官司超过两年也算正常。”

  事实上,据王宝洺的妻子龚女士介绍,事件源于医患之间三年前的一起医疗纠纷官司。龚女士表示,王宝洺是因为与同仁医院的诉讼3年无果,反遭“无限期休庭”,最终采取了极端行动。

  张马林表示,一直以来,出现医患纠纷所遵循的解决路径大致是“先由司法鉴定,再是常见的和解程序,调解不成便是民事诉讼,结果有异议再重复鉴定”。可能由于整个举证环节都对患者更为不利,因此导致患者的质疑情绪加重。

  有调查表明,70%的医患矛盾源头是由医患双方的行为误解所造成,而导致这种误解的根本原因主要是信息不对称。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这种信息不对称直接造成了患者对医院的治疗行为不理解。中国目前亟需引入对医疗过程和费用的第三方监管和评估,以美国为例,患者的医疗费和治疗过程一般都要经过保险公司评估核算,科学评估可以有效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张马林还建议,国家层面可以尝试建立相应的基金,在直接可以判定损失的基础上先进行部分理赔,这样将有助于暂缓医患矛盾。

  实际上,上述建议已开始为管理层面所重视,全国政协委员、同仁医院副院长徐亮就在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协提案中提出建立第三方赔付和咨询机制。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比较理想的医患关系应该包括五个主体:医院、医生、患者、赔偿方、咨询方,从而保证信息的平衡。发达国家一般由保险公司或者再联合医师协会作为赔付方。 发生医疗纠纷,患者不会闹医院,而是找第三方赔付者进行理论,获得赔偿。”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