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国内煤价大幅下滑 约六成企业开始自我限产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7-07 06:10 来源: 中国经营报

  五部委调研煤价“双轨制”改革

  赵锋

  持续下滑的煤价,让地处我国能源腹地原煤主产区的“神府东胜”(包括陕西榆林的神木、府谷县以及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区)地区的煤炭企业持续受压。《中国经营报》记者实地调查发现,在上述传统的产煤区,煤炭企业已启动“自救”措施:约六成企业开始“自我限产”。

  近日,国家发改委会同铁道部、交通部、国家能源局、煤炭工业协会等部门先后赴山西、内蒙古开展调研。记者获悉,此次多部门调研的一个重要议题,是就合并重点电煤价格与市场煤价格听取企业和地方部门意见。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煤价双轨制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相比两者差距巨大的时期,目前市场煤与电煤价格已经很接近,是一个改革的时机,多部委的联合调研或是改革的先声。

  部委调研改革

  今年6月底国家发改委会同铁道部、交通部、国家能源局、煤炭工业协会等部门赴山西、内蒙古开展调研。据了解,上述多部委调研组调研的重点除了掌握当前煤炭经济运行和地方煤炭交易市场建设状况外,还就合并重点电煤价格与市场煤价格听取了企业和地方部门意见。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2012年煤炭市场的疲软给煤价“双轨制”改革带来了契机,而对于“双轨制”最大受益方的电力企业来说,目前市场煤价格与合同电煤价格的差距越来越小,“双轨制”存在的意义也已经大打折扣。

  不过,陕西当地学者指出,尽管当下市场煤价与重点合同电煤价格已经比较接近,煤价“双轨制”改革存在一定时机,但是这项改革还牵扯到电力企业与煤炭企业的“市场煤与计划电”的深层矛盾。因此,即使市场隐现煤价改革、取消重点电煤价的好时机,国家也不会贸然采取相关改革措施。

  对于上述观点,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市场观察员李朝林亦表示赞同,他指出,煤炭双轨制的双规合并,完全市场化的实际肯定是日益成熟的,但是要真正理顺煤电关系,恐怕并非一朝一夕。

  首先,由于改革的复杂性会牵扯多方面的利益群体,若急于推进改革必将阻力重重;其次,煤价的走势目前在经过一轮大跌后有望平稳,即便告别暴利,但也非跌入底谷,而是进入平稳发展期,这样在电煤与市场煤价格方面的改革契机不会在短期内消失。因此,他认为,这项改革恐怕至少要明后年才有可能有实质性的突破。

  中国流通产业网资深煤炭市场分析师李廷则认为,双轨制合并是大势所趋,但政府部门只要在改革中承诺,以后不再干预煤电双方煤炭谈判就够了,让市场的煤电双方自己去协商解决,在完全放开煤价的同时,也要同步推进煤炭资源的市场化配置。

  煤企“寒潮”

  今年4月份以来,在煤价持续下跌行情的压力下,“神府东胜”产煤区的煤炭企业正在经历一场“寒潮”。记者了解到,在府谷县,目前矿方的4700大卡的原煤坑口价仅仅为200多元/吨,不及前些年同期最高价格的一半。据记者了解,目前内蒙古鄂尔多斯以及榆林神木、府谷地区5000大卡原煤价格大约为300多元/吨,鄂尔多斯6000大卡动力块煤坑口价也仅为500元/吨。

  最新数据显示,环渤海动力煤价格已经连续八周下跌。6月13日752元/吨,6月20日729元/吨,6月27日702元/吨,较去年同期下跌17%。与此同时,港口库存也持续居高不下。

  根据6月底上述国家多部委的调研显示,眼下国内煤价已大幅下滑,煤炭市场供需宽松,主要中转港口、电厂煤炭库存激增,煤炭行业已经着手迎接“寒潮”。

  李廷分析指出,煤炭行业寒潮其实主要体现在煤炭的贸易企业,生产企业目前依然有充足合理的利润空间。

  在李廷看来,由于陕西和蒙西多数煤矿尤其是地方煤矿所产煤炭是通过公路外运,中间物流环节成本较高,坑口价相对山西以及东部一些省份较低,当市场不好的时候,陕西、蒙西这些地方煤矿承受的市场压力尤其明显。

  压产“自救”

  事实上,“神府东胜”矿区,一半以上的煤炭企业已经着手“自救”。尽管官方口径并没有相关数据提供,但记者深入矿区获得的信息显示,在上述矿区约有60%的煤矿企业在利润被挤压的现实下,不得不采取压产的举措。

  “原来我们矿上正常的产量应该是每天2000吨左右,现在产量已经压至不到1000吨,并开始检修相关设备。”陕西神木县一家煤矿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一吨煤的利润仅能维持在几十元,而且不好卖,因此大部分企业只能尽量少产煤以维持日常开销。

  而在榆林煤炭多位分析人士看来,由于煤价已经连续两月大跌,部分煤炭企业的库存煤还没有消化完,再开足马力生产显然只能增加生产成本,因此采取自我保护式的限量生产,以观望下半年的行情也是必然的。榆林市能源局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也向记者证实,6月份当地煤企产煤量缩减了至少三成以上。

  记者实地调查显示:在“神府东胜”产煤区,约400家主要煤炭生产企业中有近六成煤矿采取了“自救”措施——压缩产量。陕西煤炭产销协会一位专家表示,一方面,因为矿区坑口煤价已经跌至300元/吨以下,煤矿生产的实际利润已经被压缩至几十元;另一方面,煤炭中间的拉煤“客人”(贸易商)实际运煤已经开始亏损,因此,在压产与价格的双重压力下,贩煤市场也确实遭遇寒期。

  李廷指出,依目前的煤价,煤炭企业并非没有利润。只是在下游需求减少的实际下,自我压缩产量,亦是理性之举。在他看来,榆林、鄂尔多斯那些煤矿如果不主动早限产,煤价迟早会跌的让他们没钱赚,所以在煤价回调的差不多的时候,他们首先限产是比较明智的。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