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铝西进隐忧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6 13:17 来源: 南方周末一方是深受高耗能、环境污染等困扰的电解铝企业,一方是长期渴望经济发展且拥有富庶资源的西部地方政府,当二者碰到一起之时,一场电解铝西进运动就开始了。然而,在“未批先建”,国家地方规划缺乏,产能调控失灵,环境污染隐忧尚未排除之下,这场淘金潮注定充满风险。
千万产能伺机“落地”
和当年的美国淘金潮一样,这一次,中国企业选择的也是广袤的西部,掘金目标则是高耗能、高污染的电解铝产业。
从新疆昌吉市出发,一路向东北大约300公里处,正是准东五彩湾煤电煤化工基地(以下简称“准东基地”)所处位置。在这里,重型卡车和机器的轰鸣声,与周周一望无垠、安静的戈壁,形成鲜明的对比。
“我们每天要接待上百人。”新疆东方希望有色金属公司(以下简称“东方希望”)的工作人员对记者抱怨道。在颠簸的道路尽头,东方希望全长1.2公里的厂房正在建设中,已初具雏形。这是一个80万吨的电解铝项目,按照工期计划,一期20万吨将在2011年10月28日前投产。
总投资172亿元,东方希望计划在五彩湾建成年产80万吨电解铝项目。作出同样产能规划并已开工建设的,还包括总投资136亿元、80万吨产能的新疆神火煤电有限公司和同样计划上马80万吨的新疆其亚电解铝项目。
徘徊在准东基地门外,想要进入投资的电解铝项目远远不止这个数字。240万吨,还只是个开始。
“包括最近找到我们谈项目落地的企业,至少有十几家企业,总项目产能加起来,少说也有一千万吨。”准东基地管委会副主任任建品对南方周末记者说道。
如果这些项目全部投产,仅仅“准东基地”这一小块地方,未来可能聚集的电解铝产能将占到全国总数近一半。这还不包括准东基地之外的其他电解铝项目。截至2010年底,全国电解铝产能为2300万吨。
事实上,新疆昌吉只是电解铝“西移风潮”的缩影。
在煤价上涨以及电价上调的背景下,河南和山东等铝业传统产地竞争优势已经丧失,产能面临萎缩,而内蒙古、甘肃、新疆、青海以及宁夏正在成为新的铝业聚集地。
“向青海抛来橄榄枝的电解铝投资商很多。”青海经济研究院院长李勇这样说道。据了解,黄河水电公司2011年刚刚在青海新建了50万吨的电解铝项目。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0年青海、内蒙古、甘肃三地的电解铝产量分布已经直逼一直以来的电解铝大省——河南和山东,前者占全国总量的26.5%,河南和山东占到32.7%。
企业“走西口”
对于饱受贫困折磨的西部省份来说,电解铝是一根救命稻草。
“发改委项目审批太慢,”昌吉州经贸委王振华副主任对记者抱怨道,“新疆因为气候原因,每年只有半年的建设期,左拖右拖项目就拖黄了。”
在王振华看来,煤制油和煤化工因为技术不够成熟等因素,目前还需要时间,电解铝的技术却很成熟,可以充分发挥新疆煤炭资源优势,提高工业发展水平。
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新疆的工业发展水平仅为10%,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西部需要以电解铝带动工业发展,而东部不断高企的电价和节能减排的压力导致企业步履维艰,二者一拍即合。
“电费增长一分钱,电解铝的生产成本就要增加140元。”一位来自浙江的电解铝生产企业如此算账。2010年6月份以来,国内中东部15个省电价上调后,电价平均上涨了2分/千瓦时,这对于已然微利的电解铝企业来说,打击无疑是致命的。
于是,挺进西部成为了很多电解铝企业“自救”的路径。
“西部地区的资源和能源比较丰富,这大大降低了电解铝生产成本。”百川资讯铝行业高级分析师张如风分析说。
以昌吉为例,当地政府协调电网帮助电解铝企业提供“自备电”,这样一来,自备电发电成本仅在一毛左右,而新疆当地电网电价是三毛。
正因为如此,2011年全国在建和拟建的电解铝产能约为770万吨,几乎全部位于新疆、内蒙古、甘肃和青海。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铝部处长李德峰曾经作出预期,预计到2015年,在电力资源丰富的新疆、青海、宁夏、内蒙古、云南等五个省区,电解铝产量可能达到全国总产量的50%以上。
“吞下”还是“吞不下”?
西部饥渴地“吞下”这些电解铝产业,能否消化,确实令人担忧。
8月初,工信部发布了“2011年上半年电解铝行业运行情况”报告,这份报告指出,电解铝在西部转移中,“缺乏规划和管理,无序转移严重”。
“在准东基地,考虑到园区规划,上千万吨的投资意向被准东基地拒绝了。”任建品坦言,“但这些项目迅速转投其他县市,周边县市蠢蠢欲动,欲接手这些项目,有些已经在洽谈中。”
昌吉州奇台县外宣部主任李江也向记者证实:来自中电投的80万吨的电解铝项目,已经确定落户奇台,正在等待发改委项目审批。
南方周末记者在昌吉了解到的情况显示,已经开工建设的东方希望、神火以及其亚三个项目,在并未获得发改委的审批之前就已经开工建设,目前东方希望和神火的一期项目投产在即,共40万吨。
未批先建正在成为西部电解铝行业的通行规则。根据百川资讯提供的信息,目前2000多万吨的电解铝,其中获得正规审批其实只有594万吨。
为此,4个月前,工信部等九部委紧急叫停电解铝拟建项目,参与“叫停”政策出台的专家告诉南方周末记者,“23个叫停项目中,2/3都在西部。”
“我们也很矛盾。”李勇坦言。以青海为例,作为三江源头,要做好生态屏障工作,必须得牺牲经济发展,但西部偏远地区财政收入又很少,农民贫困严重。“这个时候只能自己找项目,但上的项目稍微不经过严格审核,就有可能破坏自然环境。”
对于环境脆弱的西部而言,电解铝行业的污染带来的影响,要远远高于东部。电解铝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氟化物累积排放量达到一定数值,将对周围土壤、农作物和人群健康产生直接影响。
新疆昌吉州奇台县,这个以小麦生产闻名的小县城的官员对记者无不担忧地说,“我们县的小麦很有名,电解铝高污染企业进来以后势必会影响我们的土壤和水源,定会对小麦的质量产生很大的危害。”
然而就在奇台,一个80万吨的电解铝项目已经落定,正在等待发改委审批。
失灵的调控,扩张的产能
在各地不断等待审批中,2010年中国的电解铝产能突破2000万吨,这还是不断调控的结果。
自2005年开始,国家发改委就已明确表示要控制电解铝的新增产能。彼时全国电解铝产能刚超过1000万吨。2009年,国家发改委再度重申:三年内原则上不再核准新建、改扩建电解铝项目。
具体到最近一次叫停拟建项目,业内专家认为“没有起到丝毫作用”。2011年4月中旬,工信部等九部委紧急叫停电解铝拟建项目,同时取消地方对电解铝的优惠政策。
“一些西北的新建项目,在申请的时候将自己的实际产能进行虚假报告,减少数字,对国家的政策进行一个附和,实际上是缓兵之计,对真正做项目的人不会产生影响。”一位在新疆当地投产的电解铝业内人士这样对记者说道。
国家调控电解铝政策的有效性缺乏,还表现在对西部发展电解铝态度的不确定性上。
以新疆为例,一年之前,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及随后下发的中央9号文件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常被昌吉州地方官员所引用:新疆可以适度发展高载能的产业,例如多晶硅。这被新疆地方官员认为是,国家对新疆发展电解铝产业发出鼓励的信号,准东基地两个80吨项目也是在2011年年初“应声开建”。
然而,不到一年,工信部等九部委紧急叫停电解铝拟建项目,并在刚刚发布的上半年产业报告中指出“西部产能转移无序”问题。
“我的有色网”总经理邱绪奎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坦言,“在工信部等九部委控制各省电解铝产能的名单里并没有新疆等电解铝产能投建迅猛的地区,这使得电解铝产能依旧存在大幅扩张的冲动。”
尽管新疆企业未上叫停“黑榜”,但是模糊的政策,还是让任建品已然开始担忧,如果产能继续扩大,叫停政策势必波及到新疆。
“我们像跳探戈一样,在中央政策之间寻找着‘动态’的平衡。”任建品对记者说,“上还是不允许上,国家应该给予明确的引导。”
来自工信部的官员向南方周末记者透露,即将出台的《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有望对此做出明确的规定。
不过,对于西行的电解铝企业以及翘首等待投资的地方政府来说,这并不能削弱发展电解铝的热情。“国家政策一直在变化,我们只能咬定青山不放口。”王振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