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公租房成公务员房的双重背叛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9 10:50 来源: 燕赵都市报

  12月17日,北京市朝阳区政协委员姜汉初步提交提案,建议政府可划拨一部分公租房作为公务员的廉政公寓。姜汉表示,他希望廉政公寓最好从公检法系统首先试行。法官、检察官、刑警作为国家公务员中的特殊群体,手里掌握着直接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国家权力,但工资收入普遍较低,合理解决这部分人的住房保障问题尤其重要。(12月18日《京华时报》)

  把一部分公租房当作公务员的廉政公寓,姜委员的建议像个冷笑话,又像是在不够高明地“撒娇”。因为这一建议,背叛了两个基本常识。

  一方面,颠覆了公租房的本质属性。公租房,面向的对象是住房困难群体,前不久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要求,公租房面向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无房职工和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单套建筑面积以40平方米为主,租金按照略低于市场价格的原则确定。很显然,公务员并不属于此列,无论收入还是福利,乃至退休之后的社会保障,公务员群体都让一般阶层“羡慕嫉妒恨”。目前,我国公租房供不应求,有太多的群体亟需公租房而不得,如果再划拨一部分供应公务员,无疑增加住房困难群体的申请难度。

  客观说,公务员不是个个富得流油,也不是每个人都有几套房,但是就通常情况而言,不少公务员正在享受单位的变相福利分房,或者由单位提供住房,再不济也享受国家的住房补贴。此外,公务员也可以申请经济适用房,在这种情况下,公务员实在没有必要再从公租房中分一杯羹。

  另一方面,误读了高薪养廉。姜汉认为,高薪养廉一直伴随着争议,但应该对重要岗位和重要人才实行这样的政策(让公务员享受廉政公寓)。一提高薪养廉,就让人哑然失笑,姜委员的弦外之意很明确,公务员掌握着国家权力,如果工资偏低难免不腐败,向他们提供廉政公寓方能廉政。众所周知,新加坡以高薪养廉著称,高薪真能养廉吗,或者廉洁是靠高薪养成的吗?新加坡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说得好,“人的欲望是毫无底线的。如果高薪能养廉,那北欧国家的公务员很低薪,怎么也清廉呢?贪官一贪就几百万甚至上亿,几辈子都用不完了,这不是钱的概念问题,也不是道德的问题,道德是没有用的”。此言甚妙,不少贪官已经够富有了,为何还要贪呢?

  前不久,《中国青年报》报道的一则案例更有说服力。俄罗斯国内多年来一直有一种观点认为,官员工作效率不高、收受贿赂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是其工作太繁重而工资水平太低。一些人因此向高层提出“高薪养廉”的建议,认为只要政府提高官员工资,俄罗斯官员腐败水平就会自然而然地下降。统计显示,俄罗斯联邦级公务员的月平均工资是俄全国平均工资水平的2.3倍。但吊诡的是,“官员的工资水平确实都涨上去了,但官员的腐败水平却没有相应地降下来……”

  高薪不能养廉,制度才能养廉,正如学者所称,制度细节决定官员清廉,“一个是公务员的工资货币化,这个人上班开什么车,戴什么表,拿工资一看,一抓一个准。一个是透明的财政和预算,那是最有效的控制腐败的方式。”否则,公务员即便再高薪,也难填欲壑,希望高薪养廉就像是抱薪救火。很有可能,薪酬越高,公务员的贪欲之火越旺。

  公租房不能异化为公务员房,鸠占鹊巢只会寒了住房困难群体的心。

  □王石川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