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公益性国企首要遏制过度激励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3 17:47 来源: 燕赵都市报

  曹林

  国有企业高管们的年薪动辄上百万元,一直是舆论不满国企的问题之一。北师大一个调查报告又将这个问题提了出来,北京师范大学11日发布一份“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指数报告(2011)”称,鉴于公司的实际业绩,中石油高管薪酬存在严重的激励过度。报告提供的数据显示,2007-2010年中石油高管人均薪酬分别是96.29万、89.23万、86.18万和110.22万。(12月12日《新京报》)

  中石油高管人均薪酬达到百万,媒体称他们是“激励过度”,这并不夸张。给国企打工当然应给薪酬,这样才能激励员工努力工作,创造效益。可这种激励,应该是“做了多少努力就给多少薪水”,如果所拿到的薪酬远远高出其付出,那就属于过度激励。其实不仅是中石油,国有企业高管的薪水,普遍存在着过度激励的问题。

  发什么样水平的薪水,得看他做出了多大的贡献。表面来看,中石油的利润非常高,效益非常好,每年的净利润动不动就上千亿,连续几年蝉联亚洲最赚钱的公司。照理来说,赚了这么多钱,中石油的高管们应该拿高工资。可是,中石油这么高的利润,跟企业高管有多大的关系呢?利润并不是哪个高管的管理带来的,不是靠哪个个人的努力、个人的才能挣来的,而是企业本身垄断的定位带来的。

  石油的生意由两三家企业垄断,消费者只能加这两桶油的油,这种垄断的机制决定了它们肯定赚钱。这种赚钱,跟哪个人当总经理没有什么关系,这种体制下,即使企业根本没有高管,中石油中石化照样会财源滚滚利润丰厚。中石油高管不断换来换去,可利润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换谁都照样赚钱。

  正因为这样,许多政府官员退居二线的时候,都特别喜欢选择中石油这样的国企,既不用费神,又可以拿高工资,还可以享受做官那个行政级别的所有待遇。

  这正是舆论对中石油高管高年薪的意见所在——— 利润并不是你的努力带来的,换谁在这个位置上都赚钱,凭什么给他们发那么高的工资。乔布斯、比尔·盖茨拿几个亿的年薪,都不会有人有意见——— 因为,一方面企业是他们私有的,他们掌握着年薪多少的决定权;更重要的是企业利润是他们的天赋和能力带来的,他们在自己的企业中不可替代,配得上那高薪。可国企是国家的,利润是垄断带来的,高管们凭什么拿高薪呢?

  今天国资委发布了一条消息,可能因为舆论对垄断性国企的意见很大,它们就提出了一个新概念,称“石油石化电网通信向公益型国企改革”。国资委副主任邵宁透露,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将使国企向两个方向集中,未来会逐渐形成两种不同类型国企:公益型国企和竞争型国企。试图以“公益”柔化“垄断”的形象,以公益取向重塑国企的形象。

  公益取向,确实是应有的国企改革方向,国企确实应该是公益的,不能以营利为目的。什么是公益型国企,国资委官员提出几个特征:一、定价由政府控制;二、产品关系到国计民生;三、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等等。我认为,公益型的国企,还应该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企业高管的收入不能高,这种公益性,也要体现在高管的薪水上,经营和管理国企,干的是公益事业,公益事业能拿百万的薪水吗?一方面高管拿着天价的、与其贡献不相称的年薪,一方面却又宣称自己是公益性的,这是无法说服国企的真正所有者——— 全体国民的。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