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山西煤商择业:主动转向汽车航空等实体产业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29 13:41 来源: 赢周刊

  自2008年山西煤炭业整合进入大规模的实施阶段起,从煤炭行业流出的巨额民营资本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几经沉浮,数年后的今天,山西煤商们的“择业”方向已经逐步明朗。

  中投顾问煤炭行业研究员邱希哲指出,从煤炭行业攫取了丰厚利润的煤商,主要的转型方向有几大领域。首先是汽车制造、航空运输等实体行业;这些行业在中国产业经济中具有非常高的地位和市场前景,属于高投入、高回报的行业;其次是信息产业,从发展趋向来看,信息产业拥有巨大潜力和发展前景;另外,就是房地产、服务业和文化旅游业。房地产一直是具有雄厚资金企业的热门投资行业;而服务业和文化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且能长远发展,这对于过往因煤炭资源短缺而忧虑的煤商们而言,具有莫大的吸引力。

  作为众多煤商中的一员,张文泉也在一步步的转型。他已经计划以股权转让的形式将经营了十多年打造起来的煤产业链出手,而红酒和金融将是他未来的主导产业。

  邱希哲认为,煤商这次转型并不是谁逼的,而是自觉、主动去转的。“山西煤炭资源整合的政策因素激发了许多民营煤商转型的想法,但这更是市场环境决定的。煤商们也会因此而赢得一次新机遇,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和投资理念。许多煤商由单一的发展模式开始践行多元化思路,从产业的低级阶段走向高端。事实也证明许多转型煤商非常具有投资眼光。”

  “外界对煤老板的印象不太好,但是,哪个行业没有坏人呢?山西的发展跟煤炭行业的企业家是分不开的。近期,这些老板们都在做事。随着政策的变化,他们也在调整。有些已经换到了金融、地产以及加工制造业等领域。”张文泉认为转型是大势所趋,但他同时也表示:“这次煤炭资源整合,大部分是国企主导,我相信国企能把这个行业做大,至于能不能做强,这个谁也说不准。”

  邱希哲分析称,与其他转型的企业相比,山西煤商具有非常有利的条件,那就是多年在煤炭行业打拼积累下来的资本,让他们拥有足够的资金去支撑整体转型。

  一个山西煤老板的转型路

  □赢周刊记者 刘欢

  三月的广州,春意盎然,鸟语花香。一场名为“根在华夏,情系故土”的彩灯展3月16日在白云区五号停机坪热闹登场。

  锣鼓喧天,却不是真实的人在敲,而是灯偶们的表演。拿上一个杯子站到“美女”旁边,“她”会彬彬有礼地给你倒满酒,当然这“美女”还是灯偶。区别于静态的灯展,此次彩灯展采用了先进的声、光、电、影、动等现代科技制作,以彩灯为载体,融合晋狄和亲、重耳逃亡、秦晋之好、城濮之战、称霸中原等历史故事。还栩栩如生地展示着《西游记》、《红楼梦》里面的精彩桥段。

  文化的背后,也透出浓郁的商业味道。作为本次活动的承办方,山西戎子酒庄董事长张文泉表示,此次灯展主要宣传的是中国文化,同时,也是自己新开发的红酒项目在广州市场的一次“预热”。

  涉足煤矿

  其实,张文泉还有一个身份——山西煤老板。

  在做红酒之前,张文泉普遍被认知的身份,是集采煤、洗煤、焦化及城市供气、供暖和房地产为一体的永昌源集团董事长。不过,这个身份很快将发生转变。张文泉已经计划以股权转让的形式将经营了十多年打造起来的整个煤产业链出手。

  “快谈妥了,永昌源(实际)已经不存在了。房地产、金融、葡萄酒等产业组建戎子集团是下一步的事,这有一个过程,(企业)随着政策的变化在变,在调整。”

  1995年,在财政系统工作的张文泉毅然下海,通过朋友集资,投入十几万元,承包起了当地因经营不善而转包的下善乡老木凹煤矿。下海初期,张文泉并不具备经商思维。但在财政系统了解的财经政策以及积累起的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经验,对他的创业起了莫大的帮助。

  “在我之前,下海的人也有。”张文泉笑称自己并不是当地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资本原始积累阶段肯定要找优势项目,我们本地的优势是煤炭资源,所以从煤着手做事。下善乡老木凹煤矿当时主要的问题是销路问题,资金投入也跟不上;投入跟不上,安全就没有保证。”张文泉回忆称,当时的煤矿基本上都是粗犷式开采,资源浪费得比较厉害;承包期限短,承包人也没有长远的打算。而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张文泉通过对煤矿重新进行合理规划,一年多以后,煤矿经营状况好转了。

  与张文泉自小是同学、后来成了张文泉重要助手的王建章称,那时的张文泉早出晚归,精打细算,集采购、销售于一身。不过,做到第二年的时候,由于老木凹煤矿的资源基本用尽,原本三年的转包合同也因此而提前终止。1997年5月,张文泉关停了该煤矿。不过,他也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两年多的时间赚了100万左右。”

  张文泉开始考虑转型。凭着对资源和市场政策的把握,他将目光瞄准了焦化。“当时,我们那里土焦很多,生意也很好,但国家的环保政策已经出台,机焦更加环保,所以我们的项目直接上的是机焦。”

  入行焦化

  1997年,经过考察,张文泉投入500多万元,开始筹建焦化厂。“焦化比煤矿赚钱,利润率比煤炭高多了。当时做的是小机焦楼,规模并不算大。”

  王建章曾向媒体透露,1997年,国家实行银根紧缩,市场资金十分匮乏,但张文泉还是费尽心机聚集各方可用资金,促成茂源煤化有限公司10万吨机焦项目的建成投产。由于小土焦与机焦成本悬殊巨大,曾一度让这个新项目的经营陷入困局,但张文泉敏锐把握国家产业政策走向,甚至再度改扩建20万吨机焦生产,当其他人还在讥笑、疑惑他时,机焦市场的春天却在一步步走近。当20万吨机焦改扩建工程结束之际,国家银根紧缩的政策也在一步步放松,对土小焦炉的关停并转力度则在一步步加大。2000年初,终于迎来了机焦供不应求的大好形势。

  “我们搞机焦的过程是很艰难的。”踏入新领域,张文泉和其他很多转型的人一样,遇到了不少挫折。这些挫折主要表现在资金、人才以及政策把握等等方面。

  “政策不是一刀切的东西。虽然国家出台了政策叫停土焦,但是我们投产之后,土焦却迟迟退不了,机焦又起不来。所以,给企业带来的经营压力比较大,市场风险也比较大。”

  “那时候融资困难,融资渠道也比较紧张。有人看到形势很好,合伙投资,但是后来国家一调控,他们认为前景不好,就不愿意做了,撤股、撤资金。”

  “经营上存在很多问题。产品根据客户的需要,有的销往南方,有的销往本地。在销售过程中也曾上当受骗。比如焦炭发过去,对方却不给钱。我们后来就一步步通过合同规范,发货前都会提前调研、考察对方的企业,以预防和控制风险。”说起当时的困难,张文泉历历在目。

  这其中,资金是张文泉最难逾越的坎。而通过这一次的教训,他深刻地意识到,企业发展一定要符合国家政策,不然,很难获得银行的支持。

  陷入困境的张文泉通过社会渠道筹集资金。“向朋友借,跟用户让利。只有你的客户最了解你的产品质量和为人,而我则给到他们最实惠的价格,最好的产品和服务。”

  险渡难关之后,接下来的发展势如破竹:并购乡宁发电厂,并同时建成一个6000千瓦的煤气发电厂;焦化厂不能经营之后,收购在建规模达15万吨的汇源焦煤公司,建大焦化厂;收购县水泥厂;建十千伏变电站;成立乡宁县发电供热有限公司,为城市供气供热。2004年,切入房地产。永昌源集原煤采掘、洗选、焦化、城市供暖、电热联产、房地产开发为一体,职工3000人,资产总额达11亿元,实现利税累计达10亿元。

  对于企业的扩张,张文泉称,“这是一个完整的链子,是企业发展的必然。”

  然而,在一个行业一直走到底是很危险的。“如果企业做大,抗风险能力就能增强;但是没法做大的时候,就要根据条件,考虑多元化经营。”

  当地水源缺乏,而且交通运输、销路也很成问题,张文泉认为,盲目扩大煤炭产业链是不现实的。而且随着政策的不确定性增加,煤化行业风调雨顺的日子不会太久。

  “我们企业职工较多,需求较大,加上我们那里是一个欠发达地区,开发比较晚,所以就进去了。但只是在本地做了一些项目。国家对地产正在调控,它并不是我们的主业。”他决定利用煤炭产业赚来的资金在市场风云突变之前把精力投入到另外的产业。显然,房地产并没有被他列入考虑的范畴之内。

  转战葡萄酒

  新的转型方向很快确定。2007年,张文泉提出了“巩固煤化,进军轻工业,培植区域新型产业”的口号。“虽然葡萄酒行业发展得比较混乱,但还是存在发展的空间。”

  “区域新型产业”被选定为绿色产业,经过调研和筛选,最后落实为葡萄酒行业。“葡萄酒和金融是我们今后的主导产业。”数年后的今天,张文泉对先前的口号又做出了修正。

  2009年,张文泉还投资成立了一个小额贷款公司,目前发展态势良好。“和其他产业的道理一样,也需要营销。研发产品、营销产品、考察对方实力。做金融,关键是看客户是否诚信。如果找到的客户到了还款日需要整天催款,那么,成本就高了。”

  而在葡萄酒方面,张文泉目前已经投入2亿多元,着手打造葡萄酒产业链,涵盖酒庄、书院、博物馆等项目,是一个集休闲、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项目。

  “煤化这一块我们逐步在退,已经基本退出来了,这个转型符合国家政策。没有政策之前可以把握脉搏超前去做,但一旦政策出来就要根据政策进行调整。以后煤化产业的政策是由国营企业来做,由大的集团来整合。”

  张文泉肯定了转型是大势所趋,但他同时也表示:“这次煤炭资源整合大部分是国企主导,我相信国企能把这个行业做大,至于能不能做强,这个谁也说不准。”

  张文泉曾对外说过,未来的葡萄酒背靠的是自己经营了十多年的煤炭等资源产业。但是,如今,随着整个煤化产业链的转让,葡萄酒产业的这一靠山将不复存在。

  对此,张文泉解释称:“不做煤炭不等于不赚钱了,我其他行业还在赚钱,煤炭并不是唯一的支撑。而产业就像小孩一样,只要养他,科学合理,到了时间就自然会盈利。葡萄酒产业前期投入已经完成,是很阳光的产业。如果说是单亲家庭的孩子,那么这个孩子也是健康的。”

  “戎子酒”去年十月开始上市,目前仅在山西以及北京等地试销。张文泉非常重视打造这个“新生儿”的独特风格。“我们是黄土高原的葡萄酒,有自己的研发中心,酒庄建筑风格也是全国唯一的。”

  不过,度过了成本投入阶段、进入营销阶段的张文泉显然有点不自在。“以前做煤炭的时候讲究低调,而现在的酒庄是怕人不知道,要走到前台。这是两个极端,需要有一个调整的过程。”

  张文泉更希望能找到专业的人来帮他打理这方面的事情。“我们技术方面不成问题,营销却成问题,这是目前存在的急需解决的问题。销售方面的人才,我们找了半年也找不到。我们的岗位是宁缺毋滥。不能抓个人就去做事。这些问题没有解决前,也不能盲目做事。他首先要了解你企业的发展思路,要和企业的经营思路合拍,有认同感,在一起工作很兴奋。”

  对于葡萄酒年限的短板,张文泉称,葡萄酒讲究年份而不是窖藏。“庄园酒中,2009年的红酒一致公认比1992年的好。”

  “中国葡萄酒(市场)起步只有十几年,不到二十年,还没有立法,我们现在面对的是无序的竞争。很多人都在做,但是销售出来的未必是好酒。很多人在追逐利益的情况下不折手段。像拉菲酒庄酒,一年正牌酒只出六万瓶,市场上销售的却远不止此。去年我参加全国政协的一个调研,一些(企业)出口转内销,把一些垃圾酒运到香港又倒流回来,贴标。这种酒是可怕的。在崇洋媚外、盲目追风等因素的影响下,很多人的消费却并不理性。一旦消费者理性回归,我相信它的未来。”

  张文泉的生意经

  张文泉一直在自己可控风险的范畴里发展着。“很多行业,从门外做到门内,这里面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做事之前先了解,进去之后要去整合最高端的资源。如果不能找到合适的人,对于一个企业家来说是很难成事的。”

  “任何行业都有高峰和低谷的时候。高的时候把利润赚足,低得时候要控制风险。预测判断需要对环境进行分析和把握。要超前思维,把握脉搏做事情。气球吹得要爆的时候一定要冷静下来。2008年的时候,煤炭价格最高一吨卖到1000多块钱,但当年7月却成了转折点,8月份开始下跌。那时,我们已经停止了原煤采购。最后跌到600多块钱一吨的时候,我们也已经没有库存了。”

  对于风投和上市的话题,这个玩转于诸多产业的企业家却显得相当保守。“风投投资是为了赚钱,我为何不把这些利润分给员工?上市有考虑,但是(那)是十年以后的事情,而不是现在。”

  山西煤改那些事

  2011年6月,《经济观察报》报道称,山西的煤炭资源整合三年间从煤炭领域撤出的资金达7700亿。在这7700亿中,有3500亿左右的资金,在山西就地转化到了7个行业中。另外4000亿左右的资金中,有一部分被煤老板们带到内蒙古、新疆再次投入到煤炭行业中;另一部分南下,进入深圳、香港等地用作其他项目类投资。“有一部分不知去向,还有一部分仍然留在山西,他们的主人正在持币观望。”山西地方政府有关人士称,有信心让这些钱落地生根。

  一位曾在山西投资煤矿的人士称,山西游资的逐渐增多要从上世纪90年代末算起。那时,全国的煤炭市场逐渐复苏,山西由于地理优势被国家定位为发展煤炭产业、援助东部工业发展的典型。包括广东、深圳、东莞的工业化发展中,煤炭的需求都来自山西。

  直到2006年左右,山西的煤炭行业逐渐攀升到顶峰。据山西一些煤炭行业内人士介绍,那时听说挖煤能赚钱而且是暴利,从外省市带着上百亿资金到山西掘金的人不计其数。“有些人干脆从外面筹集了上千亿的资金,来了接手一两个煤矿后,雇人看煤矿、挖煤,自己天天住在酒店等着数钞票。”

  游资筑起的繁华到2008年山西推出煤改举措以来,逐渐褪色。“2008年,整合方案出台前后,有些外来投资者看着山西掘金大势已去,就带着几千亿的资金转身离开。”据山西有关人士透露,这部分还未正式计算在山西煤炭行业撤出的资金里。

  2009年整合正式推动,“从正式签订整合协议到2010年底,在山西煤炭产业中运行的游资已达1万亿以上,通过整合撤出的资金达7700多亿。”山西政府界一位人士透露。

  大量游资的撤出,令手握巨资的民营投资者们出现了短暂的迷茫。

  2009年,煤老板党力和他的三个朋友从山西煤炭行业撤出的资金达500亿。“刚从山西出来那段时间,不知道该干什么,整天吃饭、抽烟。”党力在迷茫了几个月后,经朋友介绍,从鄂尔多斯买了一个煤矿,继续了挖煤发财的生涯。他的另外两个朋友则在山西投资做了旅游生意。“那个时候,煤老板们确实比较迷茫,挖了十多年煤,一下子不干了,很难找到适合的生意。”据山西一位政府界人士介绍,在煤炭资源整合之初,山西政府方面就出台了引导煤老板就地投资的文件,到2010年,这方面的引导文件总共有四份。

  据了解,这些文件中,为煤老板们列出了一些适合投资的行业,凡是投资农业、旅游的,山西政府方面在按照国家优惠政策作出优惠外,再另行给予优惠。“总的指导思想就是,煤老板们投资进入的行业,都要降低门槛,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政府界人士介绍,通过引导,7700亿资金中,已经有3500亿左右的资金在山西省内完成了投资转化。

  这3500亿元大概进入了8个行业中,有高新技术、农业、教育、旅游、文化产品、医药行业、酒业和工业制造。

  据了解,高新技术方面,长治市的煤老板拿出巨资建设了LED光电子产业园区,现在几乎是中国数一数二的。

  教育方面,有7名煤老板用5亿多资金,在山西吕梁汾阳市兴办了第四高中、第五高中、市职教中心、民办学校。

  农业方面,大同市有60多位煤老板投资近30亿,变身“农业”企业家。山西蒲县的一位煤老板最终选择了投资布艺,并取名为“土疙瘩布艺”。

  侯马平阳机械厂,最早是一个兵工厂,很长一段时间濒临倒闭,后来吸引社会资金,改成股份公司才活过来,据说吸引到的社会资本就是煤老板的钱。

  山西政府界人士称,山西对于从煤炭行业撤出来的这部分资金很关注,也很关心煤老板们的投资趋向,未来有信心引导更多的资金就地转化。

  相关新闻

  广东能源企业“出海”的“四道坎”

  □赢周刊记者 刘欢

  在国内经营矿业的企业中,主体力量是国企。作为广东省拥有煤炭经营许可资格的企业之一,广东省广晟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下称“广晟”)的发展样本颇有典型意义。

  去年,广晟以36亿元收购了澳洲12.6亿吨的焦煤资源。广晟董事长李进明称,企业想要走出去,超前意识、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都很重要。而广晟是利用了国际企业在金融危机时期普遍出现困境的情况,大胆地走了出去,在澳洲完成低价收购。

  3月25日,李进明参加首届岭南论坛时称,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发展,广晟已经形成了以矿产为主体,以电子信息为基础,以电信股权和酒店业为融资平台,以建设业为产业服务载体的多元化发展格局。但他同时也坦言,中国企业要走出国门,并不容易。

  有媒体报道称,近年来,广晟抓住国际金融危机及国家转型升级带来的机会大胆“走出去”,资本运营战略成效斐然。2008年至2011年,广晟逆势扩张,在原有“中金岭南”基础上,先后并购了两家国内上市公司和控股4家海外矿产资源类上市公司,打开了国际化经营局面。即使现在股市低迷,按照公允值计算,广晟公司总资产价值仍超过1200亿元,掌控的海外资源总价值折算更是高达万亿美元。

  2009年以来,广晟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黄金并购期,大力实施矿产资源“走出去”战略,成功控股4家境外资源类上市公司,掌控海外优质有色金属量700多万吨和16.22亿吨优质焦煤资源,控制的矿产资源分布在4大洲、6个国家,海外矿山已超过18座,涵盖了铅、锌、焦煤、铜等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掌控的海外资源总价值折算高达万亿美元,海外资产对广晟的利润贡献已超过30%。近年来,中国对外资源依赖度急剧上升,中国企业海外寻矿却屡屡受阻。广晟走出了一条低成本扩张和国际化经营的开放型发展新路,走在全国资源类企业海外并购的前列,在国际矿业界和矿业并购市场形成了良好的品牌和美誉度。

  李进明称,广晟的经验主要有两点,一是通过收购重组逐步明确并坚定了公司的主业;二是抓住国际金融危机中的机遇及国家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积极推进“走出去”战略,在发达国家获得很多成本低廉的优质资产。

  同时,李进明提醒,当前中国企业要“走出去”面临四大困难,依次为政府审批难、企业融资难,走出去后与国外的管理理念融合难、风险控制难。“作为上市公司,管理要透明,而且由于利益问题、法律问题、管理理念问题以及其他方方面面的因素,我们还不具备全面的风险防范能力。”

  “审批过程中,省里走了三个月,到国家那一级又走了三个月,原来想收的矿山成本(也跟着)变高了。”李进明称,复杂而冗长的政府审批程序拖缓了企业走出去的节奏。

  “中小企业的融资条件太苛刻了。银行贷款在金融危机之后收得比较紧,向国外银行贷款也不允许。外汇又很难批。”李进明认为,金融机构及政策制定方可以向那些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中已获成果的企业提供更多的贷款便利。“如果拿我们中国几万亿外汇储备帮助民营企业走出去,取得的成果肯定很大!”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