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杂谈:人均居住月支出111元的天堂有没有

2011年05月06日 15:18 来源:深圳晚报

  邓海建

  4日晚,国家统计局网站刊文称,中国现行统计城镇居民居住支出包括:水电燃料费、房租、物业费等,但不包括购建房支出和自有住房虚拟租金。“人均居住月支出111元”是租房户和自有住房户的居住支出均数。调查样本中,自有住房户比重超过80%。

  尽管统计局迅速对111元这个敏感数字做了“技术解读”,依然挡不住民意汹涌的质疑,有网友直接发问:“月支出111元的中国住房有木有?”因为即便不谈北上广,就算是四五六线城市的今天,也能掂量出111元在居住类支出中究竟是块多大的“肉”。吊诡的是,根据统计局的最新统计结果显示:2010年度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123元/月,而这月均1123元的支出中占比最多的前四位分别是食品类月支出400元,交通和通信类支出165元,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类支出136元以及衣着类支出120元——而每月住房支出仅为111元,竟然排在衣食住行的末位。

  既然这个说法如此悖逆民意民智,为什么不能适度加以调整、偏偏放任这种夸张的断裂扭曲公众内心的纠结?这111元的统计结果,起码还有两个坏处:一是居住支出排在最末位的现实很容易让地产商舒口气,“你看,国家都认为全国人民居住负担是个毛毛雨”;二是万一这种数据被不食人间烟火的专家火速掳去,没准就成了公共决策中的“支撑数据”,那个时候,统计局恐怕是不可能马上出来澄清的。

  与统计局辩驳111元的真伪,永远是个鸡同鸭讲的话题。统计数字“火星化”、背离民众生活体认,这一趋向已成顽疾——而历史与知识也一再告诫我们:不是统计数字与民生有仇,而是统计制度无法力保统计数字的真实。  有人说,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就是统计局为我们提供的数字。对于工资类成绩,统计数字脚下有阿童木似的小火箭;而对于居住成本类负担,统计数字又化身为失明失聪的老蜗牛……此般分裂,犹如最高深的COSPLAY(角色扮演)。犹记得今年1月26日,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称,必须坚持不懈地提高统计能力、统计数据质量和政府统计公信力。但现实看来,“数字尚未成功,统计仍需努力”。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