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18日 17:57 来源:《中国经济报告》杂志
◎ 周清杰
去年至今,菜价的上涨与下跌都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从去年的菜价上涨到今年的价格暴跌,有些人提出了“两头哭中间笑”这样一种说法。大量证据表明,把流通环节视为暴利获得者的观点并不符合客观反映目前我国蔬菜产业链的实际情况。本文认为,蔬菜种植环节的低收益并非流通环节惹的祸,“两头哭中间笑”实际上是个伪命题。
流通环节不存在暴利
流通环节不存在暴利是一个不难证明的简单事实,主要基于以下四个理由:
第一,我国蔬菜流通环节门槛低,且以小规模、家族式经营为突出特点。这种经营模式既没有雄厚的产业资本作支撑,也不存在行政性垄断经营的制度背景。换言之,我国的蔬菜流通环节竞争充分,绝大多数菜贩子不仅无法阻碍其它社会资本进入蔬菜流通,也难以用经济手段或其他手段控制菜农或消费者。目前,我国的蔬菜贩运户大多只有一辆或几辆运输工具,以家庭为单位,家庭成员或亲戚承担联络货源、司机、押运等工作,只有装卸货、包装等少数环节会雇佣临时工人来完成。而在农贸市场和社区充当批发商、零售商角色的菜贩子也以夫妻店、父子店居多,靠渠道优势获取经济利益。因此,处于充分竞争环境中的蔬菜流通环节并不存在产生持续暴利的市场条件。
第二,我国蔬菜流通环节的主体也是普通农民,其收益是劳动所得和承担市场风险的合理报酬。从经营者的角度看,菜农必须面对农资上涨、菜价下跌的风险,流通环节的菜商也要面对特定的经营风险,如贩运户要面临长途运输中的交通事故、蔬菜新鲜度降低等风险;中央电视台等权威媒体曾多次对蔬菜产业链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菜贩子不仅要支付巨大的健康成本,生活条件还相当差,而且相当一部分人还要忍受与亲人两地分隔的痛苦。他们靠勤劳谋生,凭借为居民提供便利的购菜条件来赚取经济利益,其收入合法、合理。考虑到批发、零售环节往往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经营者不得不承担现代城市的高生活成本、高运行成本以及城乡分割所带来的较高精神成本,本文更倾向于认为,流通环节经营者的收益只是市场对这些弱势经营主体的正常回报。
第三,从产业链的角度看,蔬菜上下游环节之间并没有明显的进入壁垒,菜农和菜贩子的身份可以相互转换。相对于其他主体而言,菜农有更多的机会掌握流通环节的经营技巧和市场信息。若流通环节存在暴利,菜农完全可以走出菜园,变身成为菜贩子,实现快速致富;或者选择一体化经营方式,在坚守菜园的同时,向目标客户直销,获得下游的丰厚利润。而目前的普遍现实是,菜农还是菜农,菜贩子还是菜贩子。这一事实表明,种植环节和流通环节的价值分配是合理的。如果说两个环节存在一些规律性的收益差异的话,应该是因为各自的产业竞争力不同所致。
第四,蔬菜产业链的商品属性并不具备形成市场垄断,获得暴利的物质基础。因为蔬菜是一大类商品的总称,对于绝大多数蔬菜来说,不同品种相互之间有一定的替代性,属于同一类别的蔬菜尤其如此。另外,同一种蔬菜往往有多个产地,市场选择很容易实现多元化。一些学者认为蔬菜流通环节存在垄断,这种说法违背了微观经济学关于垄断形成的基本逻辑。
流通环节为什么总被误解
在我国当前蔬菜生产地与消费地的距离日益拉远,蔬菜种植业小农经济仍居主流,城市居民蔬菜消费多批、少量购买模式依旧盛行的市场背景下,我国目前的多环节流通体制实际上起着集中菜源,按需分销的重要作用,短期内恐难有实质性改变。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国有经济退出蔬菜流通以后,个体经营者构成了我国城市居民蔬菜供应的绝对主力。这些个体户一般是经营靠经验,收成靠“老天”,资金规模不大,技术含量不高。和种植环节的菜农一样,流通领域的菜商们也难以担当产业链的组织者的角色。
从某种程度上讲,流通环节的收益比种植环节要稳定一些。这主要是因为农业生产对温度、降水等条件的依赖程度过高,导致菜农不得不面对非常大的自然风险,而蔬菜特有的生产周期性极大提高了菜农面对风险,及时调整生产的难度,甚至会让那些未能准确价格走势的菜农血本无归。而流通环节的运营要相对灵活一些,菜商可以通过“低进低出,高进高出”或改变进货量,甚至暂时歇业来趋利避害。这种规律在许多产业链中都存在,并非蔬菜产业链所独有。
从另一个角度说,在没有欺行霸市的前提下,少数菜贩子因卖菜而致富是市场经济的正常产物。因为总有一少部分精英更熟悉市场运行规律,能把握先机,或更善于经营,懂得如何开源节流。这些人的成功与任何一个领域的优秀企业家的成功并无二致。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铁律,蔬菜市场也概莫能外。
本文认为,“两头哭中间笑”的说法是对蔬菜流通环节的误解,原因如下:
首先,从完整意义的产业链考察,经济学中的微笑曲线也基本适用于蔬菜产业链。该产业链前端的育种环节因为掌握了核心技术,而获得较高的盈利水平;种植环节和贩运环节大致相当于工业中的制造环节,因为技术含量较低,所以收益水平也不会高。正像前面分析的那样,批发、零售环节的收益水平会相对比较稳定。蔬菜产业链上的这种价值分配是经济规律之使然,我们不必对上下游各环节获利水平有差异而大惊小怪。毕竟,新产品的开发是产业链形成的物质基础,而终端市场的不断拓展是产业链持续运行的原动力,离开了这两个中的任何一个,产业链都将崩溃。有鉴于此,本文认为,社会不该质疑这种较为稳定但绝对水平并不高的经济利益。
其次,多数媒体计算各环节获利水平的方法明显有误。从各种有关菜价的新闻报道中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媒体都是按照每斤蔬菜的加价幅度来计算蔬菜产业链各环节的收益情况的。“从地头到菜场,一棵大白菜身价13小时飙升80倍”以及“看白菜如何从0.27元涨到1.5元”等报道的计算方法都是如此。贩运户的运输工具维修换新、零售商摊位租金等都应成为终端菜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市场主体以个体户居多,缺乏系统、科学的核算制度,所以无论是农业、商务、工商等行业主管部门,还是发改委等综合部门,目前都无法连续提供各年份、不同地区、各环节不同规模经营者的财务数据。在没有权威基础信息作支撑的情况下,我国的菜价问题实际上是一本糊涂账。所以单纯的认为 “两头哭中间笑”是不科学的。
再其次,从地头到餐桌的差价大并不意味着蔬菜流通环节的盈利多。来自传统农业生产领域的蔬菜初始价值低,在流通环节成本涨多跌少,几近刚性的背景下,使流通环节不得不层层加价。因此,加价是因为发生了费用,流通环节的进销差价并不等于利润。另外,我们还要看到,相对于单位价值较高的商品,流通环节的人工成本和运输费用对蔬菜价格的推动作用一定会更加明显。本文认为,正是因为蔬菜价格的基数小,才让蔬菜流通环节的加价变得更为扎眼。同样,正是因为蔬菜是城市居民每天消费的生活必需品,才让菜价上涨更容易成为众矢之的。其实,流通环节加价是菜商获利的正常利益诉求,也是蔬菜从广袤田野流向遥远城镇的经济动力之所在。没有了利益,流通环节将不复存在。
另外,许多媒体在报道菜价形成时,常常按照种植、流通、消费来分析菜贱是如何伤农的,菜贵又是如何伤民的。其实,这里存在一个明显的误区。即种植环节是单节点的,只包括菜农种植蔬菜,而流通环节是多节点的,要包括产地批发商、贩运户、销地批发商、零售商等多个经济主体。因此,笼统地把流通环节多个节点的整体盈利水平与种植环节单个节点的盈利水平相比较,从而得出流通环节存在暴利的结论,显然是不恰当的。
(本文系北京市属高校中青年骨干人才资助项目“我国CPI公信力研究(PHR201008247)”的阶段成果,作者系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