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王以超:三峡工程重要的是善后和善用

2011年05月23日 12:30 来源:财新网

  一切推倒重来并不现实,当务之急是确保建立起长效的安全机制,并且超越部门和省份利益之上,最大限度发挥工程效益并抑制风险

  【财新网】(记者 王以超)关于三峡大坝的功过誉谤之争,也许注定会持续许多年,甚至远远超过大坝本身的设计寿命。

  最新激起千层浪的,则是国务院于5月18日通过的《三峡后续工作规划》。《规划》指出三峡工程在发挥巨大综合效益的同时,在移民、生态、地质灾害等方面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三峡蓄水后对长江中下游航运、灌溉、供水等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虽然《规划》所提及的三峡工程负面影响,之前并不是秘密;无论是在学术层面,还是媒体上,都多有涉及,部分外媒所称“首次承认”难免过分渲染。但在国务院层面上提出,仍给外界以不小的冲击感,亦是现实。

  恰逢自今年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又遭遇了50年来最为严重的干旱。截至5月22日,在鄱阳湖,目前水域面积只及去年同期的十分之一;在洪湖,目前水深最深处已经不足一尺,“浪打浪”的场面早已随歌而逝。

  因此,在民间,颇有不少声音亦把这种气候的反常,归咎于三峡大坝的兴建。甚至有人大声疾呼,“龙脉被截断,则风雨失调”。

  实际上,自2003年,三峡蓄水至135米高程以来,指责三峡工程造成大面积气候反常的声音,虽然没有摆到台面上,但在民间却始终未有中断。从重庆当年的持续干旱到后来的山洪爆发,甚至一直到2008年初南方大面积冰雨雪灾害,普遍联系的观点压倒了一切。

  官方其间虽偶有回应,非但未能平息这种争议,反而有火上浇油之势。

  其实这一点,并不难理解。和地震的形成机理一样,气候本身也是一个无比复杂的巨系统。你很难单独地界定单一因素,对于整体的影响。以人为排放的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为例,虽然全球主流科学界已有共识,至今仍有人怀疑是“阴谋论”,并坚持现有气候变化,并未超越其自然内在规律。

  因此,要想100%地证明,三峡大坝和这些气候变化反常行为无关,乃至与汶川特大地震无关,几乎是件不可能的任务。

  只要一句话,就可以百口莫辩了:你怎么知道不存在目前科学尚不清楚的影响机制?你怎么知道三峡不是那根无所不能、无所不在的“万能稻草”?

  对此,个人的态度是,赞成进一步加强三峡大坝对于周边小气候,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的气候系统影响的研究和投入。虽然在上马之前,这些亦有论证;但毕竟当时的技术条件有限,而我们对于气候的认知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之中。

  但是,我还是反对把任何气候反常,都断然归因于三峡大坝的说法。实际上,中国历来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度,无论在任何一个人口聚集之地,只要历史不太短,对于旱涝的文字记录都十分丰富;有些前所未有的、大面积、长时间尺度的灾害,甚至直接影响到朝代变迁。而这些,都是在现代化的水利工程诞生之前。

  更何况,自2003年以来,在全球范围内,无论是从美国到欧洲,从澳大利亚到中东,飓风、洪灾、高温、干旱以及罕见降雪等极端气候事件,亦屡见不鲜。而鲜少有其他国家的公众将这些归咎于单一水利工程。全球变暖带来的极端性气候增多趋势,已渐成共识,我们不应以“阴谋论”漠然视之。

  长江上游大量干支流水利设施的建成投入使用,中下游不断增长的居民消费和工业用水需求,以及大量基础水利设施的年久失修,都可能加剧长江流域当下的干旱。执着于三峡一个大坝的兴废,并无益于事态的最终解决。

  当然,在各种极端性气候事件面前,如何有效地协调利益机制,充分发挥三峡应有的积极作用,也是一个不容回避的话题。

  毕竟,三峡工程的运行管理,关系到多个省份、多个部门的切身利益。因此,应该更多地引入利益制衡机制,以最大程度发挥其外部性,而不仅仅谋求发电等可见的经济收益。

  要知道,三峡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按照最初的设计,它就兼具防洪、发电、航运、灌溉等多方面的功能,现在可能还要加上生态维护。

  鉴于各个目标之间,很多时候无法避免内在冲突,因此,在监管和协调机制上,这些角色的代理人,都不应该须臾缺位。

  此外,对于已经显现出来的负面影响,比如对地质灾害、水质污染带来的变数,更应有长期规划。在大坝全面建成之后,可能需要数年乃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建立新的动态平衡;这个过程,更应加强监测、防治力度,以防微杜渐。

  即使在进入相对稳定期,长期监测和预防也不应松懈,这个方面的投入须从体制上加以保障。我们甚至要考虑到,将来大坝一旦退役,所需要付出的生态治理和修复成本;只有如此,才能保障整个库区乃至下游的长治久安,才是真正对整个国家和民族负责的态度。■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