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杂谈:农妇剖腹自医背后的医疗负福利

2011年05月24日 14:59 来源:燕赵都市报

  “这一刀下去,好了,就不再拖累家人了;要是要了命,也就不用再拖累家人了”。日前,53岁的重庆农妇吴远碧因病无钱手术,赌命挥刀自剖放出腹部积水。此事经媒体报道后,重庆市有关方面要求医院方面挽救其生命。目前,该名农妇已得到了治疗。(《新华网》5月23日)

  当然,农妇吴远碧惊世骇俗的“剖腹自医”有许多个人特殊原因,如生活处境的逼仄、困境;个人性格的偏执、执拗。这或许正像吴远碧所在的社区居委会强调的,“吴远碧个性倔强”、“态度烦躁”,“再怎么困难,也从来没来找过我们”。

  但是,吴远碧身上的这些“个别”、“特殊”情况,无法掩饰其“剖腹自医”背后所见证的底层群体医疗保障困境,以及目前我国社会医保总体上的“负福利”现状。

  确实,应当承认,如果吴远碧一家当初不过于倔强,及时找到当地社区组织,在现行医保制度下,她完全是可以享受一定的医疗保障待遇的。比如,新农合医保、城市居民医保。这正如当地社区负责人表示的,“城乡医保一年只需要交120元,患大病可有60%左右的报销”。可是,我们同样也应当承认,对于吴远碧十分拮据的家境以及其所患疾病来说,这样的医保待遇起不到什么根本性的保障作用——— 一次治疗,仅手术费便要5万,60%报销之后也仍需要自付2万,对于一个一家三口,月收入不到三千的家庭来说,肯定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虽能被医保制度覆盖,但在大病面前却仍然无法实现充分意义上的医疗保障,这显然不是吴远碧一个人的医保境遇,而是她所代表的农民、城市无业居民的普遍处境。众所周知,伴随“新医改”的推行,目前我国医保制度的普及程度尽管有大幅提升,但从实际保障程度来看,仍然远不是全民均等意义上的医保,依然呈现为一种高度分割的“碎片化”格局——— 针对不同的社会群体,农民、城市居民、城市职工、公务员等,分别实行保障待遇从低到高的不同医保制度,如新农合、居民医保、职工医保、公费医疗。

  依照清华大学秦晖教授此前对于社会福利本质的研究分类,这种越是弱势者保障待遇越低、越是强势者保障待遇反而越高的医保状况,其实并不是一种公平公正、“损有余而奉不足”意义上的医保正福利,而是一种逆向的“损不足而奉有余”意义上的“负福利”。

  “负福利”之下,再加上“看病贵”依然挥之不去,为避免“因病致贫”,“有病自医”而不是积极寻医就医,显然就会成为底层群体的一种虽无奈却不失理性的选择。

  2009年卫生部公布的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居民“有病自医”的比例虽有所下降,但总体情况仍不容乐观。如“两周新发病例未就诊比例为38.2%”,“经医生诊断需住院而未住院的比例为21%”,而未住院的主要原因仍是“经济困难”,占70.3%。这也就是说,吴远碧的“剖腹自医”,诚然极端而罕见,但就“自医”而言,它所反映、“剖”析出的负福利背景下的社会医疗保障现实,仍是具有相当代表性的。

  □张贵峰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