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14日 07:38 来源:扬子晚报
高铁“浮动票价”开启一场美妙市场竞争
铁道部发布会,公布了京沪高铁票价,最低410元,还将根据淡旺季和市场情况的上下浮动(详见本报今日A6-A7版)。
显然,将票价定在这个档次,还有“根据淡旺季浮动”的规定,铁老大此举完全是为了与民航进行竞争。高铁虽然比动车和一般列车快多了,也更舒服,可这一次的定价,在价格上并没有拉开太大的档次。高铁普通座票的价格定在410元,比一般列车并没有上涨。北京到上海普通列车的座票价格,一般在150元-300元之间,卧铺在300元到900元之间——定在410元,这是一个相对合理的价格。
虽然没有消费者的压力,没有相关部门的监管,可民航竞争的巨大压力,迫使高铁必须将价格定在一个有竞争力的位置上。如果定得过高,无疑是把客流往民航那里赶。铁老大在这一次京沪高铁定价上的自律,没有漫天要价,证明了一个常识:市场竞争是一种最硬的约束。在垄断的格局下,乘客没有选择。而随着铁路和民航的发展,交通格局在技术的推进下正发生着一场静悄悄的市场化革命,那种民航和铁路各霸一域操纵行业的自然垄断格局被打破了。
尤其是票价可以根据市场情况上下浮动,这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打破了铁路票价几十年从不打折促销的惯例。舆论喊了许多年,铁老大终于在市场的压力下放弃了傲慢,也开始像市场化企业那样打起了折、浮动起了价格。这种姿态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其实际意义,这是一个昔日的老大部门向市场化转弯的标志。
所以,高铁给中国交通发展带来的发展,绝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更会在打破自然垄断格局上带来促进,在交通上形成一种很立体的竞争态势。民航和铁路都会有巨大的竞争压力。铁路只有自身首先市场化了,才可能与民航展开竞争,争夺民航的高端份额。原先民航和铁路内部的竞争,只是一种伪竞争,比如各家航空公司之间,除了服务,并没有太大的竞争空间,而像高铁这样异体的外部的竞争者,才会形成一种真正的市场冲击。
高铁这种竞争的鲶鱼,会迫使民航保持一个比较低的折扣,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经常不打折,也会迫使民航提高服务,提高准点率。不然的话,每一个服务上的不完善,每一次航班的延误,都是在把乘客往高铁那边赶。这就是一种有意思的竞争态势了,航空公司之间有竞争,航空与高铁间有竞争,这样立体的全方位的竞争,能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也能在竞争中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的福利——“用货币投票”的权利。
我想说的是,美妙的市场竞争才刚刚开始,政府部门这只看得见的手,要维持这种竞争,不要用行政权力干预这种竞争。不要没竞争几天,民航害怕竞争了,就找上级部门说事,搞个什么禁折令,逼高铁提高票价,就搞什么价格联盟,或者以“防范恶性竞争”为借口禁止价格战。这就很煞风景了。 (北京 曹林)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