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20日 10:34 来源:长江商报
日前牛奶行业举办的内部研讨会上,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认为,我国现有的奶业标准全球最低,主要是因为被个别大企业绑架;而内蒙古奶协秘书长那丁木德则认为,制定牛奶质量标准要从国情出发。(6月19日中广网)
如果不是这位被称为乳业“大炮”的内部人士曝光,很多人可能想象不到,在眼下尚未走出“三聚氰胺”阴影的关键时期,国内乳业行业标准竟然如此之低。从王丁棉给出的数字看,新标准每毫升牛奶细菌总数由50万个调高到200万个,每百克牛奶蛋白质含量则由2.95克降低到2.80克。科技在不断进步,管理水平也日渐提高,何以相关标准要求却每况愈下?
卫生部参与修改牛奶标准的专家那丁木德将此归结为“具体国情”,指出这是为了“照顾最大多数奶农的利益”,标准太高了奶农们做不到。在笔者看来,这种说法毫无根据。看似权威的所谓“国情论”,从历史看却恰恰有违“基本国情”:中国乳业的黄金期是在三鹿事件发生之前的那几年,但正是在后来的三聚氰胺、皮革奶等事件中,一些企业自降标准底线,才重挫了乳业发展,损害了奶农利益。
进一步分析,个别大企业之所以极力推动降低行业标准,并非真心为奶农着想。一方面,中国当前并非完全市场经济,大企业们可以凭借特殊政策支持等非市场手段来保持自身地位,无需倚重标准门槛;另一方面,国外奶牛大多已实现规模养殖,奶业公司与养殖农场主是不同的利益主体;中国目前则以散养为主,公司+农户的模式,使得单个养殖户不过是大公司的产业末梢,对其依附性明显,科技检验投入、牛奶质量标准等往往是由大公司来实现和控制。这种情况下,大企业通过降低标准将会直接获得丰厚利润。
然而,从行业的长远发展来看,这种着眼于当前利益的自降标准,显然是一种违背规律的短视行为:企业利益、奶农利益,都要以消费者健康为前提;标准降低,消费者健康受损,最终谁的利益都将是一场空。
目前,中国乳业发展正面临“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对内,国人的不信任情绪短期内难以完全消除;对外,洋品牌的入侵压力正有增无减。走出这一困境虽需多方努力,但最根本的,显然要靠提高自身产品质量。中国乳业倘若无视这种现实,却为了逐利不惜降低标准,则无异于自毁前程。
◇ 郭兵(郑州 公务员)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