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06日 15:45 来源:新闻晨报
刘煜辉
猜中国经济“硬着陆”者最大的错误在于:硬着陆是一个时点的事件,就像你判断一枚炸弹将会发生爆炸,但在此之前,理论上都存在掐断引线的可能。
而要判断中国经济未来会处于一种什么状态,则是一个相对容易的事情,因为所谓状态是一段时间的概念,这个准确率就高很多,被误解率也会低得多。中国经济将经历增速缓慢下滑和价格高企的搭配,还是概率最高的状态。
六月CPI应该超过6% ,因为当月的翘尾为全年高点3.7%,而新涨价因素在2.5%以上是正常的,2-5月新涨价都维持在2.3%-2.5%之间,而六月猪肉冲顶,早稻减产,没有理由认为新涨价会显著低于前面四个月。估计今年CPI要到八月才能随基数因素而降下来一些,但这仅仅是数据的波动,而非真正意义的拐点。
实体经济的数据已经疲软下来。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3%,增速比4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0%,增速比1-4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从环比看,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3%。这些都是2009年中期以来的最低值;5月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仅为16.9%,扣除5.5%的通胀率后,实际增长11.4%,创危机以来新低。
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却顶在高位。 1-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90255亿元,同比增长25.8%,地方项目投资84584亿元,增长28.0%。同期,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8737亿元,同比增长34.6%。从中可以看出,仍然是地方投资冲动和房地产投资构成了经济增长的引擎。
一方面宏观当局总是想利用政府投资(包括保障房建设)来平滑实体经济疲弱,而另一方面由于通胀高企,采用量化紧缩,使得实体融资成本大幅抬高,越来越挫伤供给面,这将增加未来通胀压力,因为未来将不会有充足的产品和服务来吸收货币。如此,产出虽然减速缓慢,但价格下去也会非常慢,甚至可能没有出现明显拐点,这就是目前市场一直在担心的“滞胀”的形态。
从历史上看,走出滞胀,多是要经历一次硬着陆式的冲击,旧的利益格局被击溃后,新经济的因素才能萌芽。这是熊彼特所讲的“创造性的破坏”。
不管中国经济会否经历硬着陆的冲击,实现经济“双降”(即总需求和价格一起下行)都是比现在的状态要好得多的结果。
现实路径惟有让政府投资先显著减速。太强势的政府部门对实体经济以及整个经济运行造成了越来越大的资源扭曲和伤害,使得有竞争力的实体部门越来越虚弱。中国实体经济部门的利润正在不断被政府挤压以及被有泡沫的资本吸走。
今天的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面临资源、环境、人口等无可逃避的大限和全球经济疲软,中国应该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需要平稳、和谐与“休养生息”。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为什么非要把十年的事都集中在五年内完成呢?应该把现在五年的事放到八年甚至十年去完成,以时间换空间。
当中国的政府投资开始显著减慢时,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将下跌30%~50%。中国人自己不需要把主动减速的冲击想像得多么可怕。
随着流动性退潮,成本下去了,制造业部门竞争力会变强,经济承压后很快就能恢复均衡,其对企业家精神激发是有利的,对于就业也是有利的。
中国经济不可能靠投资解决就业,未来中国充分就业的实现要靠产业结构升级和延伸,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起来,将现在制造中心的格局进化为运筹中心的格局。如果公共部门能将部分资源让渡给私人部门,使之获得更多的空间,这对就业市场是非常正向的事。随着私人部门产出改善,反过来又能减小政府投资减速的冲击。速度掉一点不要紧,就业面和未来中长期预期变好,大家都满意。
货币政策要逐步退出量化紧缩的轨道,尽快实现一个正常的利息率水平。通过上抬中长期利率,引发资产价格下行,对地方政府投资和财政需求的约束是最直接的。
在我看来,严格控制政府投资的条件下,大幅升息和逐步放松信贷配给制的政策搭配是缓解今天困局的现实方式。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