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刘利刚:理财产品能否堵住

2011年07月19日 07:32 来源:《财经》杂志

  流动性像水一样,会流向受到监管较少、同时收益较高的领域,而金融创新则创造了这样的可能

  刘利刚

  又要开始“堵”了吗?

  近日有消息称,银监会已经开始关注银行理财产品可能带来的风险,准备叫停融资类资产,包括委托贷款、信托贷款等等,进入银行的理财产品资金池。

  大量银行理财产品的热卖,事实上反映了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尴尬”,直接解决这样的“尴尬”,而非“堵”住理财产品,才是正确的思路。

  “曲线”信贷

  需要注意的是,将理财资金投入项目或者企业,是一种变相信贷。但银行为企业和散户之间巧妙地搭了一座桥,将信贷资金从“表内”移出“表外”,而这部分收益,也以“中间业务收入”而非“净息差收入”,出现在银行的利润表上,这又符合了现代金融体系的特点。一举多得,银行当然愿意去做。

  这样一套流程,的确存在风险。对于银行来说,理财资金的一部分成为了存款,而存款期限以短期为主。大量短期的资金匹配较为长期的贷款资金,则使本身依靠“借短放长”的银行系统,面临着更加严重的“期限错配”。这意味着一定的系统性风险。

  而对于监管者来说,更加让其担忧的,是大量资金通过理财产品借道信托基金等形式,进入了实体经济。

  从中国信托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来看,到今年一季度末,信托存量资金达到了3.2万亿元,其中51%的使用方式为“贷款”,而如果按照投向来看,3.2万亿元信托资金中,分别有31.2%以及15.6%流向了基础产业以及房地产业。相对于规模在50万亿元左右的人民币贷款总量来说,3.2万亿元的信托资金占比很小,但由于其发展速度较快,很快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重视。

  由于从去年开始,银信业务受到了来自监管部门的重点“照顾”,通过信托方式变相发放贷款也开始受到限制,银行则动起了直接当“红娘”的脑筋,自己寻找需要钱的项目和有余钱的私人银行投资者。银行一方面避开了对银信合作的监管,另一方面则获得了更高的收益。

  这样一种“曲线救市”的途径,事实上在宏观紧缩周期中充当了“泄气阀门”的角色,自然成为监管的重点。“堵”,成了监管当局的现实选择。

  “堵”得住吗?答案不容乐观。 银行理财产品可分为三块,第一块是银行补足存款缺口的资金,这部分资金进入银行体系,主要用于支持贷款、购买国债或者用于银行同业拆放;第二块是银信资产,这部分资金主要流入信托基金,用途主要是投入以房地产为主的项目;第三块则是银行直接牵线搭桥的私人银行资金,这部分资金的投资取向最为灵活,同时也难以统计。

  从银行的账目来看,第一块资金进入了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相对容易监管,而第二块和第三块资金主要留在“表外”,相对而言,较难监管,即使叫停了这两块业务,也难保金融机构不会创造出新的金融工具,来躲过监管。

  政策尴尬

  这样的一种困境,其实是中国流动性泛滥与货币政策紧缩之间的尴尬。

  由于通胀高企,中国的货币政策从宽松转向了审慎,需要回收市场流动性,在12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之后,银行体系的资金面开始出现一定的紧张。

  同时,银行监管部门开始念起“紧箍咒”,一方面要求银行必须严格执行存贷比达标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开始限制银行发放贷款。

  然而,由于中国的储蓄率较高,流动性存在着天然宽裕。与此同时,大规模的资本流入以及巨额贸易顺差,也推升了市场的流动性。而在货币政策极度宽松时期发放的大量货币,也仍然留存在经济体中。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的M2大约为GDP的180%,而在2008年底,这个数字还仅为150%。

  而由于忌惮资本流入以及确保经济增长,基准利率却一直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上,这导致了实际负利率盛行。

  按照刚刚公布的数据,中国6月份的同比通胀率达到了6.4%,而一年期的存款基准利率只有3.5%,实际负利率也因此攀上约300个基点的高位。

  存钱在银行吃利息,意味着购买力的损失,这导致了资金愿意寻找高收益渠道。与此同时,由于存在着明确的加息预期,即使选择留在银行,大量储蓄资金也开始变得短期化,以免过早锁定收益率。

  面临着存款的压力,银行需要吸收更多的客户存款,并锁定更长的时间;面临着贷款受限带来的赢利降低的压力,银行也需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银行理财产品,也就应运而生。通过发放理财产品,银行为客户提供了高于基准利率的收益率。与此同时,通过与信托基金的合作,银行也可以将这部分资金投入无法正常授信的项目或者企业,从而获得较高的收益率。

  堵不如疏

  如果将视野放得更加宏观一点,从去年开始,大规模的“查缺补漏”已经开始。限购、限贷、限涨价就是典型的案例。

  而到处“补漏”,结果可能是漏水的地方更多。笔者在此前提到的香港人民币市场的“泄漏效应”就是一例,而理财产品则是另一个现实案例。

  英国央行前首席顾问Charles Goodhart也曾经指出这样一个有趣的政策难题:当央行选择一个可观察的统计指标作为政策工具时,那么,这样一个指标将很快失去其真正的涵义。

  举例来说,在货币政策中,如果央行选择将M2作为政策控制目标,那么结果可能是M2增速被控制住,然而M3等指标却可能飙升。这是因为,流动性像水一样,会流向受到监管较少、同时收益较高的领域,而金融创新则创造了这样的可能。M3骤升,同样带来了新的监管难题,因为如果选择M3作为监管目标,则其他的指标也可能出现异常。

  理财产品的热销,同样制造了这样的监管困境。面临这样的困境,简单的选择是利率市场化,相对僵硬的利率政策和繁琐的监管政策,在金融创新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只能变得越来越迟滞和缺乏效率。

  而如果利率市场化不是朝夕之功,那么就必须选择其他的路径。从宏观审慎的角度考虑,提高基准利率,使其接近市场利率的水平,并逐步解决实际负利率,将更多的资金回收至信用度更高以及使用更加规范的银行体系,是短期之内的次优选择。

  拓宽直接融资渠道,也能够减轻银行体系可能面临的道德风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理财产品与企业发行债券之间,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

  堵不如疏,与其让理财产品神秘地发售,不如让企业直接进入债券市场融资,并配套以相应的监管条例、评级步骤以及发行纪律,这不仅可以让更多的个人投资进入规范市场,也有利于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与此同时,如果更多的大企业能直接进入资本市场,中小企业也相对更容易获得银行的关注。这也可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

  作者为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