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张敬伟:保障房大干快上存隐忧

2011年07月20日 10:29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张敬伟

  截至5月底,各地保障房开工340万套,当时不少人对开工进度过慢的问题表示担忧。但短短一个月,开工量就陡增到500万套。(7月19日《人民日报》)

  更详尽的数据显示,5月底全国保障房的开工率仅为34%,到了6月底变成了56.6%。一个月的时间,开工率陡然增加近23个百分点,人们怀疑有“水分”是自然的。关键是,5、6月份,国家在土地供应和融资政策上并没有给保障房“开口子”,这也让人怀疑保障房进度有些“大干快上”。

  至于其中的原因,恐怕还是政令所逼。住建部部长姜伟新强调:“今年的1000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既是经济任务又是政治任务。”其实,各地对“经济任务”未必上心,因为保障房建设带来的经济收益远不如商品房,但作为政治任务就不同了。保障房建设成了政绩指标之一,9月份还要进行全面督察,各地对保障房建设显然不敢怠慢,谁会拿自己的“乌纱帽”开玩笑?

  在我看来,这才是保障房建设在6月份“大干快上”的主因,但是这种“大干快上”也潜藏着诸多隐忧。

  首先,质量隐忧。一个月开工率提高了近23%,这样的速度如何保障保障房的工程质量?速度和质量虽然也有成正比的时候,但大部分情况下是成反比的,尤其是建房子,“大干快上”的结果往往导致豆腐渣工程。

  其次,资金悬疑。在各地纷纷抱怨资金缺口的时候,一个月的时间开工了160万套保障房,资金何来?是信贷打开了快速通道,还是各地拆了东墙补西墙,抑或是有了其他的融资渠道?更甚者,是不是各地又增加了债务?资金问题没有公开也没有答案,这本身就很可怕。

  其三,暗渡陈仓。真正意义上的保障房目前包括经适房、两限房、棚户区改造、廉租房和公租房。可是据知情人介绍,“为了不被问责,很多地方连企业自建的单身公寓、农民城乡一体化上楼的房子都充数到保障房里,更别说是回迁房、定向安置房了。”如此暗渡陈仓,造成了统计上的数据“注水”。

  如果各地盲目追求速度,“大干快上”或注水造假,就会让保障房从好的惠民工程异化为坏的面子工程。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