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170道令箭为何摁不住物价上涨

2011年08月01日 14:24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黎青 作黎青 作

  □惠铭生

  7月29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彭森到北京社区与家庭主妇谈物价上涨的话题,他表示国务院曾发布170余个文件调控物价,国家发改委也曾制止企业涨价。然而6月央行公布的报告称,68.2%的居民认为物价高得难以接受,物价满意度持续走低。(7月31日《京华时报》)“不看广告,看疗效!”调控物价的170余个文件“疗效”如何?从统计数字看,今年上半年我国CPI同比上涨5.4%,7月份继续呈上涨趋势。从公众感受看,近7成的居民认为物价高得难以接受。

  170多道“令箭”主要涉及哪些方面?从报道中我们多少看出一些端倪:为抑制猪肉价格,国家曾连夜签订购进合同,将平价肉投放市场;方便面要涨价,政府立即出面制止;某日化用品企业号召全行业涨价,同样很快被制止,并领到百万元罚单;超市瞒天过海改价格蒙顾客,勒令整改之外处以数百万元的罚款……

  仔细审视诸如此类的物价调控措施,笔者认为顶多算是“头痛医头、脚疼医脚”之举,根本无法按住此起彼伏的涨价这个“瓢”。理由有二:首先,像联合利华5月初虽被发改委认定“散布涨价信息、扰乱市场秩序”并罚款200万元,而后不到20天联合利华旗下夏士莲、力士两个品牌悄悄涨价10%,发改委的“约谈”、高额的罚款以及不允许涨价的“令箭”都成了“浮云”。其次,这些措施“拣轻避重”,没有抓住物价上涨的“七寸”要害,难免沦为“假控”的道具。

  物价上涨的“罪魁祸首”在哪?前几年某些权威部门和专家一般归咎于食品价格上涨,今年又迁怪于“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以及肉价的飞涨。其实稍有良知、学识的人都清楚:如此认定物价上涨原因,有悖常识和伦理,有指鹿为马之嫌!

  物价上涨的原因很复杂,其中固然有猪肉等食品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上涨的因素,但这些都不是主要因素。真正推动物价上涨的“罪魁祸首”,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畸高的房价拉动了房地产业上下游相关产品价格的抬升。高税负推高了所有产品的价格,在我国商场里出售的100元女性化妆品中,有14.53元的增值税、25.64元的消费税以及4.02元的城建税,仅此三项就占整个女性化妆品零售价格的44.19%;就连我们吃个馒头,里面还含有17%的税。离谱的物流成本成了抬高商品物价的“最后稻草”,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物流成本占到商品价格的20%-40%。此外,还有居高不下的油价等。

  值得拷问的是,在170多份调控物价的文件中,有几份涉及到房价、油价以及减少税负和物流成本方面的调控?假如没有,这170多份文件不过是纸上谈兵,调控物价上涨难免成为“零和游戏”。

  统计数据显示,自1990年到2000年,美国几乎实现“零通胀”;自2000年到2010年,其CPI一直在2%上下浮动。而另一组数据是,近30年来,中国经历了1988年、1994年、2007年和2010年至今的4轮通胀,通胀高峰CPI的涨幅分别为18%、21.9%、8.7%和今年7月的约为6.4%。多年来我们为何摁不住物价年年上涨的癫狂?原因就在于有关部门在调控物价时,有意无意将棍子打偏了、触及不到要害,或是棍子高举起、轻落下,结果造成物价按下葫芦浮起瓢、陷入年年调控年年涨的怪圈。

  调控物价上涨,必须摸准“命门”、找准“七寸”、敢动真格,铲除物价上涨的土壤,才能真正让物价稳定下来,而不是“瞎子摸象”、忙忙碌碌、一事难成。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