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连平:汇率工具如何跃至宏观调控前台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3 11:30 来源: 金融时报

  不久前央行召开的年中工作会议指出,下半年,要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必要的政策力度。同时,把握好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进一步提高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要综合运用利率、汇率、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和宏观审慎管理等工具组合,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和节奏。

  值得注意的是,在“综合运用利率、汇率、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和宏观审慎管理工具组合”的表述中,汇率工具不仅首次明确出现在货币政策组合中,并列在第二位。同时,央行在8月12日发布的《2011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明确将利率、汇率等价格工具摆在首位。在当前经济发展态势下,如何进一步发挥汇率工具作用?就此问题,本报记者日前专访了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

  记者:有分析指出,这些信号显示,在今年以来利率与准备金率手段多次动用后,未来央行的政策取向将可能更加倚重汇率工具,即通过人民币升值,来削弱长期以来高企的输入型通胀压力。就此,您怎么看?

  连平:从理论上看,本币升值有助于抑制国内通胀。本币升值会直接降低进口商品价格,因出口下降而导致国内产品供应增加也会促进总体价格水平下降,更为间接的作用方式则是大幅升值导致出口行业利润下降,工人收入下降,并通过一系列连锁反应降低总需求,进而带来物价下降的压力。在我国,由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尚未完全市场化,人民币升值还通过降低外汇占款、减少基础货币投放来缓解物价上涨压力。

  从实际来看,上述第一种方式最为直接,效果也较为显著。目前世界经济复苏前景暗淡,美元泛滥,大宗商品有进一步上涨趋势,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抑制输入型通胀,特别是考虑到我国资源品进口依存度较高。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石油进口不断增加,目前对外依存度已接近55%;作为主要粮食的大豆近年来进口也不断增长,目前对外依存度已超过80%。实证研究表明,人民币升值1%,进口价格指数大约下降约0.5%,效果比较显著。

  记者:尽管本币升值有助于抑制国内通胀,但有观点认为,治理通胀还应主要靠收缩货币供应、理顺供求关系和疏通流通环节等政策措施,不可过度依赖人民币升值。

  连平:对此观点我深表赞同。实证研究也表明,人民币升值平抑进口价格指数的作用要强于抑制消费价格指数的作用。因为人民币升值在通过进口价格指数向消费价格指数传递过程中存在障碍,其传递性是衰减的,正是这种衰减性影响了消费价格指数的下降。如果希望通过升值来有效影响国内物价水平,那么短期内人民币需要有相当大的升值幅度。不过这毫无疑问是以出口、产出大幅下降甚至是经济衰退为代价的,而且就业形势也必将严重恶化,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是得不偿失的。

  记者:展望未来,您认为我国汇率政策应从哪些方面有所改进,并进一步发挥作用?

  连平:我国汇率政策应改变过去在很大程度上随中美关系而起“舞”的被动局面,应更为主动和灵活。

  第一,继续坚持主动渐进的升值策略,升值速度可以适当加快。除有助于缓解输入型通胀压力外,升值幅度适度扩大还有助于促进国际收支平衡、降低外汇储备增长速度。而且,升值有利于资源从贸易部门流向非贸易部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另外,我国出口行业有可能承受较大幅度的升值。2005~2006年的小幅升值对出口企业的利润和就业有轻微影响,但基本可以消化;2007~2008年升值幅度较大的同时影响似在加大,其中危机带来的国际市场萎缩的影响更大,但尽管如此,出口企业的利润仍在增长。同时,升值对出口加工型企业,尤其是进料加工型企业的影响则相对较小,对进口原材料的企业还有正面影响。

  第二,应更多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改变过于钉住美元的被动局面。今年上半年,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2.3%。但由于美元对欧元、日元等主要货币贬值幅度较大,致使人民币跟随美元对这些货币贬值。受此影响,上半年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反而贬值了1.5%,实际有效汇率也贬值了3%,我国面临国际上的升值压力依然很大。为此,建议以人民币有效汇率的变化作为调整目标,人民币对美元、欧元等货币汇率据此进行主动调节,逐步引导市场更多地关注有效汇率变化。

  第三,可以考虑进一步扩大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增强汇率弹性。在存在较大升值压力和预期的情况下,小幅渐进升值的策略容易导致单边升值局面的形成,从而引发持续的升值预期,导致短期投机资本过多流入。而允许适度扩大升值幅度的同时增强汇率弹性,则有助于形成人民币汇率双边波动的格局,抑制短期资本流入。建议尝试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从目前的千分之五扩大到百分之一。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