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专家称经济硬着陆可能性逐步降低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9 04:00 来源: 证券时报网

  证券时报记者 岩雪

  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经济数据,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9.1%,较前两个季度有所回落。对此,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今年以来我国GDP增速一直处于高位运行,三季度GDP增长虽有所回落但属于平稳回调,经济“硬着陆”的可能性逐步降低,全年GDP保持9%以上增速毫无悬念。

  数据显示,去年四季度GDP同比增长9.8%,今年一季度增长9.7%,二季度增长9.5%,三季度增长9.1%。至此,GDP已连续第三个季度增速回落。而且,三季度GDP增速也比市场预期的9.2%要低。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第一研究室主任张立群(微博)表示,三季度GDP同比增长9.1%是经济在平稳回调,这个平稳回调和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是相关的,“从第一季度的9.7%回调到第三季度的9.1%,总体来说没有出现大幅度的下滑,表明在政府力量退出的同时,市场力量还是在不断增强之中,所以整个发展态势还是和预期的目标相符合”。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微博)也认为,9.1%的经济增长速度符合宏观调控意愿和预期,表明我国经济今明两年不会出现“硬着陆”。贾康认为,如果没有外部经济的大变故,我们可以因势利导,把我国经济运行调整到依靠自主增长上来。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微博)则表达了相对积极的看法,“虽然外部欧美债务危机在持续发酵,导致我国外部经济环境恶化,但投资和进口等数据仍表现强劲,这也表明国内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仍然充足,预计在今年四季度随着物价涨幅的回落和政策收紧力度的减轻,经济增速将有所企稳,全年经济增长应能保持在9.4%左右”。

  显然,各方对我国经济“硬着陆”的担心正在减弱,目前各方更为关心的是,在经济可能“硬着陆”的警报解除后,如何让经济结构进行适当调整是更为重要的。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指出,应对当前世界经济的波动,最好的办法就是“做好自己的事”,即结构调整和消费改革。在当前世界经济发展模式调整的倒逼下,中国可在扩大消费和内需方面迈出实质步伐。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微博)表示,未来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态势不可逆转,放缓的原因不是经济发展动力的缺乏,而是增长方式的转变,下一步要在经济增速放缓中寻求结构调整的重大进展。货币政策将保持稳健,未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依然强劲。总体而言,当前经济政策契合结构转型的现实要求。

  目前,我国经济面对欧债危机升级、世界经济开始二次探底、国内通胀保持高位等多重夹击,国内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第三季度GDP增速等数据不仅会决定全年经济数据的走势,还将影响我国第四季度宏观调控政策的方向,因此备受关注。

  对于下一步宏观调控政策,贾康认为,“财政货币政策的框架不必匆忙变动,但具体内容需要优化。货币政策应减少动作,适当考虑定向宽松,对小、微企业的融资可以适当支持”。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表示,目前国内宏观经济政策处于观察期,进一步紧缩的必要性有所降低。为防止货币信贷总量进一步下滑,年内针对流动性状况进行微调的可能性增加,但这不代表货币政策基调的改变。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