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评论:营养餐可别成了学生奶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31 13:23 来源: 大连晚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开展试点,中央财政每年拿出160多亿元资金,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为试点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10月27日《新京报》)

  如果不是媒体“走基层”,媒体人发起一些公益行动(如邓飞发起的“免费午餐”),深入到一些偏远山区,报道山区孩子上学难、吃饭难、住宿难的困境,身处城市的人很难相信,现在还有那么多的孩子,连吃一顿肉都那么的不容易。

  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公款吃喝每年数千亿、富人到处炫富、城市居民为减肥伤透脑筋……而山区还有那么多孩子居然吃不上一口肉,现实的双面是何等的不和谐、不协调!几十年前是因为大面积穷,吃不上肉,无话可说,现在是因为贫富不均导致穷孩子吃不上肉,实在不应该。

  靠个人或者慈善组织的力量,显然是杯水车薪,难以满足全国穷孩子的需求。在此情形下,政府适时介入,公共财政出钱,可谓正当其时。只是知易行难,具体操作过程会不会走样,最后浪费了好政策,仍是一个悬而未决、让人忧心的问题。“学生奶”就是一个失败的路径。

  有鉴于全国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尤其是保障家庭困难学生每天都能摄入一定数量的蛋白质,2008年由农业部牵头,教育、卫生等七部委联手推广“国家学生奶计划”。采取市场准入的方式,希望获得市场份额的乳制品企业,以“薄利多销”的方式实现正常赢利。结果事故迭出,弄得国家七部委“灰头土脸”。2003年年底,七部委痛下决心,把“学生奶”的推广监管责任全推给了地方政府……至此,“学生奶计划”完全走样,声名狼藉。

  今番“营养膳食补助计划”,虽然与“学生奶”有极大的不同,中央财政直接投钱,减轻了地方政府责任,但在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变数。譬如,非试点地区,采取地方政府主导,中央财政奖补的方式,地方财政是否有足够的财力去做这件事?补助的方式,是给地方政府、学校,还是直接发给学生家长、学生,不同方式有不同效果,如果将补贴直接给家长,家长把钱花了,学生也得不到实惠;基层行政机关、学校、食堂会不会克扣补助款,贪污中央政策……可以想象,如果这些变数没彻底理顺,“营养餐”难免重蹈“学生奶”覆辙。

  就目前中央政策的约束力与地方政府的执行力,确实难以让人放心。因此,在投入之始,就要建章立制,用完善的、严格的、公平的、透明的制度,督促、管理这些款项的使用,确保“营养膳食补助计划”能顺利实施,真正惠及所有的穷孩子。(■练洪洋)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