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提速利率市场化改革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4 11:45 来源: 《财经》杂志【作者:曹远征 廖淑萍/文 】
流动性不足与流动性过剩的局面,实际上是利率双轨并存所致。它既凸显了现行货币政策的困境,也预示了宏观调控的改善方向
今年以来,中国“流动性两难”局面日益突出。一方面,实体经济贷款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民间利率高企,部分中小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而倒闭;另一方面,除贷款以外融资规模高涨,大量闲置资金涌入非实体经济部门,推高了商品和资产价格。
流动性不足与流动性过剩的局面并存,实际上是利率双轨并存所致。它既凸显了现行货币政策的困境,也预示了宏观调控的改善方向——利率市场化,并为此奠定了条件。
信贷规模控制为何收效甚微
前十个月,央行连续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同时实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大量回收银行间的流行性,银行信贷投放能力受到削弱。央行最新数据显示,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4700亿元,创下今年以来的新低。
与此同时,人民币贷款以外融资规模(如委托贷款、信托贷款、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等)增长迅速。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社会融资规模为9.8万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加5.68万亿元,同比少增5977亿元;人民币贷款以外融资规模增加4.12万亿元,其中委托贷款增加1.07万亿元,同比多增5625亿元(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为10.9%,同比高6.3个百分点),成为社会融资规模各构成项目中增长最快、增幅最大的融资渠道。
长期以来,央行货币政策最主要的中间目标是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新增人民币贷款,即通过信贷规模控制实现相应的宏观调控目标。这种以数量型工具为主的货币政策调控机制在银行贷款占全社会融资总量较大比重时可以说是有效的。
然而,近年来,随着中国金融结构的多元化发展,直接融资快速发展,金融产品和融资工具不断创新,证券、保险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作用明显增强,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不断扩张甚至对贷款存在替代作用,新增人民币贷款在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比重已下降到50%左右。
此时如果继续实施信贷规模控制,仅能起到回收银行间流动性的作用,而大量游离于银行体系之外的资金根本无法得到约束。这客观要求货币政策的调控手段应改弦更张,将传统的数量型的信贷规模控制转变为以利率为核心的价格调控。
利率双轨制约货币政策
如若以调控基准利率来影响市场利率,利率市场化是先决条件。中国从1996年开始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在具体步骤上采取“先放开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再逐步推进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的策略。
目前,中国企业债、金融债、商业票据以及货币市场交易已全部实行市场定价,政府对价格不再设任何限制。外币存贷款利率也已完全市场化,仅有人民币存贷款领域存在“贷款管下限、存款管上限”的利率管制。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持续进行,改善了资源配置效率。但与此同时,利率市场化尚未完成也造成了中国目前利率双轨并行的现实:一方面,银行利率受到存款上限和贷款下限的严格控制,无法反映银行风险定价水平与议价能力;另一方面,货币市场、债券市场等利率完全按照市场规律而上下浮动,反映了社会资金供求状况和风险溢价水平。
这种利率双轨制割裂了金融市场内在统一性,使货币政策的利率工具难以覆盖全市场。央行只能通过调整存贷款利率从而对银行进行调控,但对市场利率水平,充其量也只是对央票等有限公开市场操作间接发挥影响,作用有限。
今年以来,在世界经济复苏形势放缓和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利率双轨的弊端更显突出。在央行连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后,银行存款创造能力和贷款发放能力大为削弱,使得民间借贷利率一路走高,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局面更为突显。
部分沿海省市的外向型企业受到出口需求放缓的影响,出现库存积压、回款难度加大、流动资金减少等困难,而银行贷款又难以获得,不得不转向利率极高的民间资金。个别地区月付息率高达5%(折合年率为60%),远远高于企业正常利润水平。
这种情况如果持续下去会导致部分企业资金链断裂并出现破产倒闭的风险,也使得闲置资金从原来的实体经济领域转向收益更高的虚拟经济领域,推高商品价格和通胀压力,导致流动性不足和流动性过剩的两难局面不断持续。由此,克服利率双轨的藩篱,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以形成统一的金融市场已十分必要。
利率市场化条件成熟
今年初,央行已认识到要将货币政策覆盖整个金融市场,因而提出“社会融资规模”的概念,但囿于手段的匮乏,出现了“流动性两难”的困局,这表明必须加快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进程。利率双轨的出现也从另一个侧面表明,利率市场化的条件趋于成熟。
存贷款利率正在市场化。近两年来,银行理财产品、委托贷款等融资方式迅猛发展,凸显出信贷规模控制下各金融机构对利率管制的不断突破。
而且,在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上调等因素的带动下,民间借贷利率呈逐步上升态势,反映出非银行体系资金价格事实上已实现市场化,这为利率并轨提供了前提。
准基准利率开始形成。从国际经验来看,货币市场工具的创造或债券市场收益率曲线的形成对于市场化利率体系的搭建具有基础性作用。
从中国现实情况来看,随着资本市场,尤其是债券为主体的固定收益市场的发展,四年前出现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作用日益明显,市场地位不断提高,以Shibor为利率定价基准的债券和衍生工具交易逐渐增多,Shibor已成为我国债券市场的“准基准利率”。这为货币政策的利率手段由存贷款利率转为基准利率奠定了基础。
利率、汇率的相互纠结已开始松缓。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人民币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以及跨境人民币投融资规模不断扩大,既超出了官方和市场预期,也对利率市场化提出了更加紧迫的要求。
人民币国际化加速发展带来人民币汇率的大幅升值,客观上要求放开利率管制,以适应人民币汇率机制变化所带来的挑战。反过来,人民币的升值也为利率市场化创造了空间,因为通过调控利率人为压低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必要性正在逐步丧失。
从数量调控向价格调控转变
既然利率市场化条件已经成熟,适时放开银行存贷款利率管制风险不大,并在此基础上顺应市场,形成统一的利率体系,不仅是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且是提高宏观调控质量的迫切需要。鉴此,下述几方面改革应重点推进:
金融基础设施的健全。Shibor作为市场基准利率的功能还有较大差距,如报价行范围较窄,报价的代表性有局限;Shibor在票据贴现、短期融资券、商业银行内部转移定价、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定价以及央票发行和回购等货币政策操作中的应用还比较有限,等等。
未来,还应从消除局限性着手,积极推进和完善Shibor运行机制,从而更好地为金融产品定价提供有效的利率基准。
利率传导机制的完善。在利率双轨模式下,公开市场操作、存贷款利率对于金融市场利率具有较强的引导作用,但金融市场利率对存贷款利率的引导作用有限。这与中国债券市场发育不充分、国债收益率曲线不完整有关。
作为构建完善的收益率曲线、理顺利率传导机制的重要前提,未来应着力发展债券市场,提升市场的容量和深度:进一步提高债券发行的市场化程度,丰富债券品种和期限结构;完善债券市场避险工具,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消除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的人为分割,提高市场流动性;丰富债券市场参与主体,打破目前投资者类型单一、同质化程度高的格局。
随着银行风险定价水平和综合竞争能力的提高,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存贷款利率的放开是最关键也是风险最大的一步,对银行体系的冲击最大。国际经验表明,放松利率管制后,虽然存、贷款利率水平都有较大程度上升,但由于竞争加剧,总体上看利差仍呈现缩小趋势。
这对银行成本约束机制和风险定价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将迫使银行加快业务转型和综合化经营,以弥补利息收入下降带来的赢利缺口。
综合配套措施的改革。利率市场化改革并非单纯的利率问题,它与宏观经济环境、金融监管体制等多个因素息息相关,不顾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基础条件而单兵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可能会使利率市场化面临较大的改革成本和风险。
例如,利率市场化后,最明显的变化是银行业竞争会加剧,对自身经营管理水平较差、定价能力较弱的金融机构,不排除发生经营不善甚至倒闭的可能性。因此,应加快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作为金融稳定和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切实保护存款人利益,确保金融机构有序退出。
作者曹远征为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廖淑萍为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