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皮杂谈:失之东隅 收之桑榆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5 22:36 来源: 华夏时报这个典故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十七·冯异传第七》):“玺书劳异曰:‘赤眉破平,士吏劳苦,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方论功赏,以答大勋。’”
东汉刘秀即位后派大将军冯异西征,清剿赤眉军,赤眉佯败,在回溪大地大败冯军,冯异回营之后重召散兵,更使人混入赤眉,后内外夹攻,大破赤眉。事后,汉光武帝刘秀下诏奖励,谓冯虽在回溪失利却能在黾池获胜,可谓在此先有所失,后在彼终有所得,论功行赏,以表战功。
水皮杂谈今天用此作题,以此评论外汇占款四年以来的第一次回落。
根据央行21日发布的数字,截至10月末,中国外汇占款总额为254869.31亿元,而9月末则为255118.23亿元,10月份外汇占款月环比出现248.92亿元的负增长,这是46个月以来的第一次。248.92亿人民币,换算成美元为39.4亿,当月贸易顺差为170.3亿美元。FDI外商直接投资为83.34亿美元,按一般方法计算,当月流出的热钱约为此二项之和,再加上外汇占款下降的数字,大致为293亿美元,和此前中金公司预测的流出规模1800亿人民币相近。
热钱在流出中国?
真的,假的?利好,利空?该紧张或者欣慰?我们乐观其成还是叶公好龙?
莫衷一是。
分析原因,之一是外贸顺差在减少,而且前10个月,一般贸易项下出现了734亿美元的逆差;之二是所谓的投资,尤其是进入房地产领域的外资开始撤退;之三是所谓的投机资金,尤其是在资本市场上运作的资金,股市和汇市两者皆有,在做空中国的舆论之下开始抛售并压注人民币贬值;之四是所谓的中国中产阶级的海外移民资金,这部分资金虽然没有概念,但是数字不会太小而且形成了一种趋势,财富转移的趋势,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心理层面远大于经济操作层面。
无论如何,结果是一样的。问题是这个结果是不是我们要的,答案是肯定的。其实,这一直是我们要的期待中的结果。
外汇占款下降的背后,其实是外汇储备下降,而外汇储备的没完没了的增长,一直是困扰中国经济的难题。外汇储备没有不行,太多了也不行,而现在全球三分之一的量在中国,已经形成了中国被美元绑架的局面。美国人发烧中国人吃药,每一次爆发危机,中国人的行为都会成为全球的热点。出不出手?不出,美元资产贬值,援救,又有几个四万亿可以折腾?最糟糕的是外汇占款是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的结果,表面上看,外汇的管制好像形成了一座蓄水池,热钱进出中国并非易事,但是实际上是自己给自己做了套并且钻了进去还出不来。外储从一万亿到2万亿再到三万亿现在接近4万亿美元,这些美元不能在国内直接流通,都要用相应的人民币置换,这样就构成了所谓的外汇人民币占款投放,这种投放并非缘于国内经济和市场流通的需求,完全是被动的投放,而为了对冲这些不必要的流动性,央行只能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高存款保证金比率,一年反复提9次,即便准备金率高至21.5%也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最多在其他配套之下对冲80%。这样的后果是整体流动性在增加,但是局部流动性,尤其是中小金融机构的流动性接近断流,中小企业融资难不但没有丝毫缓解,反而成为历史上最严重的时期,这种尴尬,这种窘迫,又岂是一个愁字可以解释的?
问题是如此的现实,外汇储备如何继续增长,那么在现行的外汇管理体制下,外汇占款必然增加,不对冲,流动性泛滥,CPI上涨;对冲,必然提高存款保证金,流动性结构性枯竭,GDP破位。因此,CPI下行只是准备金率下调的必要条件,外储压力的减轻恐怕才是构成下调的充分条件。
凡事有因必有果,有利必有弊,外围市场的动荡,让境外资金出现回流并非意味着真正看空中国,只是相对机会,尤其是投机机会比中国大而已,而一旦企稳,则完全有可能出现再次的回流,因此,流入流出并不可怕,适时适度的微调预调我们的货币政策,把定向宽松落到实处才是当务之急。
想想这个典故,对管理层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