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时评:国标不能穿上超短裙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9 13:42 来源: 荆楚网-楚天金报

  本行业的专家是懂行的,整个订标过程至少应该对专家全透明。如果“新国标”连专家都说服不了,又如何以诚服公众?

  “国标”不能穿上超短裙

  楚天金报讯 □邓海建

  据参与乳品标准制订的专家表示,乳品新国标初稿由蒙牛、伊利及光明集团等起草。送审稿中菌落总数、蛋白质含量这两项关键性标准在国标出台前被“莫名”推翻,新标准被指“倒退”。专家呼吁卫生部公开会议纪要,让公众了解订标过程。(今日《楚天金报》A29版)

  “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后,重新制订乳品安全国家标准成为共识。彼时,在几位奶业专家的力主下,每克生乳菌落不超过50万个、每百克生乳蛋白质不低于2.95克的标准达成一致意见,形成最终送审稿。吊诡的是,2010年3月正式公布的方案,菌落突然放宽到200万个,蛋白质也降低到2.8克——而至于送审稿在哪个环节发生了改动、为什么改动,参与国标拟定的专家也未必清楚。多名曾经参与标准制订讨论会的奶业专家选择不再表态:“我现在没什么可说的了。说了有什么用?”

  据说,“内部待议稿上显示,巴氏奶标准初稿的起草单位是蒙牛乳业集团,生鲜乳标准由伊利集团起草,酸奶标准则由光明集团起草”。若这个说法属实,那么,“国标”的尺子就难脱企业主宰度量衡的嫌疑了。公众不禁要问,有直接利益瓜葛的龙头企业何以掌管了初稿的起草权?“关键性标准”又是如何在最后一刻被直接翻盘?驳倒专家意见的“最后协调”究竟如何平衡拿捏?谁参加了最后的定夺会、谁提了反对意见、双方如何唇枪舌剑——这份“会议纪要”能不能搬出来晾晒在阳光下?正如学者所言:本行业的专家是懂行的,整个订标过程至少应该对专家全透明。如果“新国标”连专家都说服不了,又如何以诚服公众?

  公众有理由担心,缺乏客观立场的“国标”,如何能提炼出合格的牛奶呢?绑架不绑架的事情,今后自有公论。只是,价格要与国际接轨,市场也要与国际接轨,“国标”却向后走,总不能不交代清楚个中理由吧?公众担忧,当“国标”的超短裙低到不能再低时,很可能会导致一个产业底线的沦丧。(江苏南通)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