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评论:企业负担何时能减下来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05 13:44 来源: 大洋网-广州日报
资料图。 资料图。

  -2011年以来,在外部环境不乐观的形势下,为企业减负的声音越来越强烈

  -有政协委员认为,减负不是根本问题,如何帮企业解决融资难才是最大问题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东莞的外向型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成为受冲击最大的群体之一。而2011年以来,日本大地震、欧债危机带来了经济危机重演的担忧,一些企业濒临破产、老板走佬等报道频频见诸媒体。

  在这样的外部经济环境下,为企业减负的呼声越来越强烈。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企业都表示目前订单减少、成本上涨、外部经济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生意越来越难做”,呼吁政府为企业减负,出台一些税费优惠政策。

  对此,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就认为,“做大蛋糕”让更多的企业持续成长,提升经济总量的同时也可以扩大税收。然而也有代表、委员指出,不能一味地为企业“输血”,而应该提升企业“造血”功能,企业发展归根结底还是得靠自己。

  形势分析

  预计今年上半年

  是企业最困难的时候

  据悉,去年8月,市外经贸局通过开展企业调研及召开外商、台商协会代表座谈会,形成了《关于当前我市外经贸运行形势的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对当前外经贸形势的基本判断是,相当部分外资工业企业正经受比金融危机时更为严峻的经营环境。

  “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退,而且影响更为复杂多变,相当部分企业面临订单减少、综合成本快速上升、利润减少的困境,困难不亚于2008年金融危机”。在“迎接市第十三次党代会”集中采访活动上,东莞市外经贸局局长黄冠球曾预计,2012年上半年将是企业最困难的时候。

  据悉,2008年金融危机袭来时,东莞市曾通过降低收费和暂缓收费两种方式,为企业“减负”。“三资”企业综合服务费按7.5折缴纳,此一项就为企业减少5100万元开支,此外流动人员调配费、治安联防费、绿化费均减半或全免。

  2009年,不少“减负”政策得以继续,同时要求各镇街研究出台减免企业费用的方案。例如,2009年起大岭山镇将协助费下调2成半,并暂缓收取绿化费,石排镇则减少企业综合服务费等等。

  因此,在当前的外部经济形势下,企业对于“减负”的呼声越来越强烈。由于东莞无权对增值税税率、抵扣项目做出任何调整,只有减少其他税费。不少企业都呼吁,市政府能像金融危机期间一样,出台类似的暂缓、减免税费的的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共渡难关。

  企业声音

  呼吁政府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

  房租税、堤围费、用工调配费、治安联防费、消防培训费……虽然2011年9月1日起,随着口岸建设专用资金退出历史舞台,东莞市级权限的行政收费项目已经全部取消,然而一些遭企业抱怨的不合理收费一直未被完全遏制。此外,一些地方还存在镇、村等地方政府与企业争利而巧立名目收费的现象,企业对此大吐苦水。

  东莞屹立印刷有限公司总经理肖功俊认为,堤围费对东莞实际而言收得“有点多”,用工调配方面政府不存在成本,因此收取调配费不合理。此外消费培训费、程控电脑维护费等都是不合理的收费项目,应当取消或减免。

  东莞永嘉盛针织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罗先生则表示,其实这些年市政府一直在努力为企业“减负”,“现在的各项收费比几年前少了很多,很多费用取消了。”他介绍说,目前该厂每年需缴纳的费用中最大的一笔是约20万元的堤围防护费,“能取消自然好,不过对我们压力也不大。”

  以备受诟病的治安联防费为例,至今已经征收了19年。根据官方公布的统计数据,这些年来东莞每年征收的治安联防费总数保持在1.2亿元左右。目前,企业的收费标准为,100人以下(含100人)每户每年1000元;100~200人(含200人)每户每年2000元;如此类推。个体工商户统一为每年200元/户。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企业主纷纷表示,目前企业经营压力重重,取消治安联防费对企业是一种很必要和及时的帮扶。“相信市政府完全有实力承受这笔费用,并且我们企业已经纳税,不应重复交费。”

  有关部门:

  “收多收少不是问题,关键是帮企业走出困境”

  “东莞的财政不是没钱,而是面子财政。财税收入增长率排倒数第一,大家会觉得不好看。其实财税收多收少不是问题,关键是帮企业走出困境。”在前不久闭幕的第十三次党代会分组讨论中,东莞市地税局局长刘茂坤呼吁为企业减轻负担,政府要看淡财税增长的排名,不做“面子财政”。

  “财税收入收多收少不是问题,关键是帮助企业走出困境。收得太重,企业不能钱生钱,我们以后就没税可收了。” 刘茂坤透露,今年全市企业所得税只增长10%左右,比去年下降了6个百分点,“这反映出今年企业其实很困难。”

  刘茂坤还举例说,按照省里今年的新规定,堤围防护费不再能以50万元封顶,因此像诺基亚这样的大企业,一年需要交上千万元的堤围防护费。“企业很难承受这个负担。诺基亚不只在东莞有工厂,在天津等地也有,收费太高说不定就搬走了。”

  对此,刘茂坤建议,对于一些上面硬性规定的收费,是否可以收了之后再返还一部分给企业,“我们的落脚点应该是帮助企业发展,只有企业发展了,进步了,壮大了,我们才会有雄厚的财力。”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