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2012年宏观调控任务艰巨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2 15:22 来源: 《中国经济报告》杂志
《中国经济报告》杂志封面图。 《中国经济报告》杂志封面图。

  严于龙

  2011年尘埃落定,国民经济向着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发展,实现了“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2012年,中国经济能否成功实现软着陆,能否实现“稳中求进”,不仅事关中国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发展的走势,也将对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宏观调控任务十分艰巨。

  一、2011年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

  201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和各种重大挑战,但整体上看经济增长逐步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转变,国民经济呈现增长较快、价格趋稳、效益较好、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首先,价格水平开始逐步回落,通胀势头得到初步遏制。2011年,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中央政府及时提出把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幅度由7月份的峰值6.5%回落到4.2%,已经接近年初制定的4%左右的预期目标。

  其次,2011年前三个季度,我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分别为9.7%、9.5%和9.1%,增速虽然有所放缓,但在世界大国经济中依然居于首位。四季度,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保持在25%左右,社会商品零售额增速基本保持平稳,对外贸易一直保持顺差。宏观经济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长势头。

  第三,在物价上涨得到初步控制、经济增长仍然保持平稳较快势头的同时,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一些积极进展,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内需外需构成等结构关系的平衡状况均有所改善。

  二、2012年宏观调控任务十分艰巨

  2012年,根据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新情况新变化,中央已经确定了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是“稳中求进”,但要实现全年“稳中求进”的预期目标,宏观调控任务将是十分艰巨。

  1.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依然较高

  根据2011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稳中求进”是基调,全年宏观调控必须围绕这个基调开展工作。

  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决定了我国的宏观调控基本取向以“稳”为先。宏观调控的基调保持不变,有利于统一认识、坚定信心、凝聚力量。当前,欧债危机以及世界经济复苏遇到巨大的不确定性给我们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宏观调控的取向不需要改变。

  保持经济平稳发展,就是要在2011年经济增速的基础上,不能失速过快,2012年的经济增长至少也要保持在8%以上。尽管政府将“十二五”预期增长目标由“十一五”的8%调整为“十二五”的7%,但就目前的情势而严,8%是政府和社会就业容忍的底线。

  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防止物价出现反弹,依然是摆在宏观调控面前的重要任务。

  但是国内外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随时会推高物价水平。就国内来说,目前三类产品的价格容易上涨,一是劳动生产率增长较慢的农产品,二是房地产等无法通过贸易调节的产品,三是资源类产品。此外,充裕的国际流动性将抬高大宗商品价格水平。尽管目前受欧债危机影响,欧美等主要西方发达国家总需求收缩,短期内促进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下降或高位震荡。但是,计划中的挽救欧债危机的2万亿欧元的流动性,以及美国可能的QE3(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都将可能会大大刺激总需求,带来大宗商品价格的推升,从而对中国构成输入性通胀预期。

  在“稳中求进”基调下,2012年价格上涨调控的预期目标,应该在4%以内,而要实现这样的调控目标,必须防止物价走势反弹。

  2.宏观调控必须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防止经济增速下降幅度过大和防止物价涨幅反弹的双重目标,增加了宏观调控的难度。此外,如何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如何解决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困难问题,如何应对就业总量压力与劳动力结构性短缺并存的矛盾,如何扭转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实现滞后的局面,以及如何防范财政金融领域存在的潜在风险,都是2012年需要面对的复杂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是保证实现明年宏观调控预期目标的政策组合,是解决“两难”问题的关键。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这是因为2012年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外需可能进一步减弱,国内投资和消费增长也可能放缓。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需要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力度,继续发挥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支持作用。另外,2012年保持财政政策的基调不变,力度和重点做适当调整,有利于我们应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稳定市场预期。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应保持适度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由于经济增长会有所减缓、结构性减税力度继续加大等原因,明年财政收入增长不会太快,而明年扩大内需、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的支出还需要继续增加,财政收支矛盾比较突出,需要通过保持适度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加以解决。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需要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突出财政支持重点,财政力量要注重向民生领域倾斜,支持重点领域改革,更加注重加强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更加注重有保有压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在财政收入方面应进一步落实结构性减税措施。同时,注重加强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管理和风险防范。

  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是因为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全球流动性不断扩张,同时目前国内货币存量仍然较大,以防刚刚略有回落的物价涨幅再次反弹。另一方面,过去一年多在连续调高存款准备金率、银行存贷款利率以及人民币汇率升值的作用下,造成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经营困难。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对货币供给总量的宏观调控不宜再紧。2012年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实施应兼顾控制通货膨胀、防范金融风险和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三重目标。应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合理确定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按照总量适度、审慎灵活、定向支持的要求,调节好货币信贷供给,着力优化信贷结构,保持社会融资合理增长。同时,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双向浮动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3.宏观调控的立足点依然是扩大内需

  在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由于欧美弱增长对我国出口的带动还将回落,长期支持我国高增长的外贸,今后对经济拉动作用将减弱,中国经济的增长最终必然要靠内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必须继续抓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

  当前经济结构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消费需求不足,经济增长过于依赖投资需求。改革开放以来,剔除价格因素后我国投资需求每年的增长率都在13.5%左右,这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差不多一倍。另外,在2003年到2007年间我国平均经济增长率是10.6%,这里面有2.6%是出口贡献的。“中等收入陷阱”的形成原因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国际市场波动对本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的影响太大。要摆脱对外需的过度依赖就需要发展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制度和技术创新的能力。这不是短期的政策能解决的,需要长期通过制度的变化来解决。

  我国的消费潜力非常大。中央提出“稳中求进”,最可靠的途径是增加消费,因为消费增长有别于投资的最大优点是平稳。在扩大消费方面,减税措施会发挥比较好的效果。中小企业和居民税负减轻,能够为消费提供一定的支撑。此外,我国可以通过发展消费信贷、培育新的消费热点等途径扩大居民的最终消费。文化、休闲、汽车等消费市场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在合理控制的前提下,居民的住房需求也应该得到更好满足。

  财政支出规模可以适当扩大,在这个基础上应该加大民生领域的投入,更加重视民生投入的效果。在民生支出上,一方面要更加重视效果,另一方面也要重视是否可以持续。只有民生领域投入的规模和效益提高了,增加了居民的收入,减少了老百姓的社会负担,增强其对未来的安定感,扩大消费才能具有基础。

  4.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需要进一步加强

  2012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把握住调控政策的大方向,掌握好政策措施总体框架,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防止宏观政策的急速转向和过激调整导致经济运行出现大起大落的同时,更多地将密切跟踪分析国际国内经济运行的各种苗头性、倾向性变化,特别是可能致使潜在风险演变恶化的趋势性变化,加强预研、预判、预测,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及时采取必要应对措施进行微调,准确把握宏观调控的力度、节奏、重点,努力提高宏观调控水平,增强宏观调控政策效果。

  三、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测

  2012年,国际经济环境中存在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经济复苏步履维艰;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最终结局如何难以预料。人们的普遍共识是,世界经济下行风险明显增大,全球经济仍然存在二次探底的危险。目前世界经济存在的问题,一是欧美各国财政状况存在不同程度的恶化趋势,财政赤字上升,政府债务暴涨,政府财政紧缩压力加大;二是国际金融风险加大,特别是欧元状况脆弱,使得整个国际金融体系雪上加霜;三是世界经济景气下降,全球贸易量锐减,国际市场需求低迷可能在相当长时期内难以好转,严重影响世界经济复苏。保守的判断是,欧美经济即使不出现衰退,复苏也将是艰难而缓慢的,世界经济将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处于低迷状态。国际市场萎缩导致我国近来出口增速明显下滑。欧美国家财政金融领域存在的潜在风险,也会对我国经济特别是金融的稳定性形成冲击。

  2012年,国内宏观环境趋稳。经过2011年的货币紧缩,货币信贷已经回归正常轨道,2012年货币政策将在保持稳健的基础上,适时微调,增加灵活性,资金面将不会出现过紧,经济自主性增长将占主导作用。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既是顶层制度设计,又是百姓关切。只要调控得当,预期目标应该能够实现。

  投资方面。2012年召开“十八大”,各地区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仍然较高,投资热情不减。但是,二、三线城市出台限购政策,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住房投资。高铁全线减速、汽车消费限制也会影响投资。全年投资增速将明显低于上年。

  消费方面。从2011年9月1日起,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到3500元,将较大幅度提高居民收入,有利于居民消费的扩大。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特别是2012年基本实现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部分城市开始实现全民医疗保险制度,以及农村基本养老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完善,也将会促进个人消费的增长。但是,二、三城市商品房限购政策的出台和汽车消费的限制,对居民消费将会有一定的抑制。消费需求将基本保持相对稳定。

  外需方面。美债、欧债危机,将抑制发达经济体居民消费和政府投资,对我出口不利。新兴经济体控制通货膨胀,继续采取紧缩政策,外部经济增长乏力,也影响我出口。人民币持续升值出口压力增大,出口增速将会明显放缓。

  综合以上各方面的因素,我们判断,2012年我国GDP增长速度将继续放缓,全年呈现前低后高的态势,一季度有可能下降到7.5%以下,下半年情况会有所好转,全年但仍将保持在8%以上。CPI也将低于上年,全年在4%左右。

  (作者系中海油能源经济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