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国经济良性发展障碍:低收入高物价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05 18:41 来源: 国际在线

   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日前对全球72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均月收入做了最新统计。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人均月收入是1480美元、约合人民币9327元。其中,中国员工的月平均工资为656美元、约合人民币4134元,位列所调查72个国家和地区的第57位(4月5日 中国广播网)

  有几个问题必须“澄清”:首先,这份统计忽略了全球最贫穷的地区。其次,它统计的仅仅是工资,个体户或者自由职业者的收入未被纳入到统计范围。最后是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题,那就是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统计的中国员工月平均收入为4134元,是高了还是低了?

  虽然2011年全国职工工资统计数据尚未出炉,但是,2010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37147元,月均3095元,假如按照增速10%,2011年月均仅为3400元,显然低于4134元。工薪水平较高的上海市2011年职工月平均工资为4331元,高于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4134元的197元。如果考虑收入上的巨大差距,可以说,中国大多数员工月薪都低于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公布的数据。从全国来说,联合国关于中国员工月薪收入是高估的。

  从全国居民收入状况看,2011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月均为1817.5元,低于联合国4134元的2316.5元,不到其一半。从网友调查看,参与调查的4万多名网友中只有6.13%的网友称自己的工资高于4000元。90%的网友大呼被增长和被提高。

  另一方面更加值得关注的是,按照被严重高估的职工收入,也仅为72个国家的一半,而物价却快速与国际接轨,直追甚至超过物价最高国家。一些专家孜孜以求与西方发达国家的高收入高物价消费方式接轨,结果是高物价快速接轨了,高收入只是高管等少数人接轨,大多数工薪阶层、普通百姓收入没有接上轨。作为一个经济研究者,笔者思考的是,这种收入结构和收入状况正在贻误中国经济转型之大计,正在将中国经济一步一步拖入万劫不复之深渊。

  有官员在博鳌亚洲论坛透露,一季度我国GDP增速为8.4%,那么,我国经济已经持续五个季度下滑。应对这种持续下滑的对策是扩大内需,其中主要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消费意愿强的工薪阶层、普通百姓工资、收入长期维持在低水平,而物价又持续上涨,长期维持在高位,已经成为扩大内需最大障碍。破除这个障碍的措施就是加大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步伐。

  可以说,这几年问题也诊断清楚了,方法措施都讨论、议论许久了,已经具备广泛共识了,就差付诸实际行动了。遏制中国经济持续下滑,解决中国经济增长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必须从两个方面发力:一是迅速出台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大幅度增加工薪阶层和普通居民收入水平,遏制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被严重高估的员工人均收入竟然排在世界72个国家后列,不到世界均值的一半,怎么扩大内需、提振消费呢?二是必须将高物价打压下来,使得物价与百姓收入同步协调,坚决防止一部分专家只讲物价与国际接轨,而闭口不谈百姓收入与发达国家接轨的一面斧思想左右决策层。高房价、高油价、高消费品价格等一定要坚决打压下来。

  总之,必须将阻碍中国经济良性发展的低收入水平和高物价水平这个拦路虎搬掉!

  (余丰慧)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