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叶檀:GDP增速7.5%背后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0 14:39 来源: 中国周刊

  [内容简要]:阵痛必须忍受,经济增速下降是调整结构、降低社会矛盾的代价,目前应该关注的是改革的具体举措,纠缠于GDP数据已经没有意义。

  中国周刊:叶檀 | 财经评论员

  3月份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2年GDP增速为7.5%,八年来首次低于8%,说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期已过。

  此前十年,中国GDP年均增速高达两位数,处于高速成长期,在高速成长的过程中形成了出口导向型经济、完整的中低端制造链条,完成了50%的城市化进程,但硬币的另一面是形成了不计成本、不计效率、破坏环境与文化、普通国民幸福感下降的掠夺型经济模式。

  如今,超高的经济发展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出口红利下降,投资遭遇瓶颈,经济增速下行是必然趋势。随着单位资金能够拉动的GDP大幅下降,意味着相同的GDP需要更多的资金与能源,目前我国的广义货币数量已经世界第一,增发货币会影响可怕的通胀后果。

  另一方面,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的出口红利时代告一段落,遭遇的贸易磨擦将越来越高,也就是说,用投资与出口拉动经济都遭遇到狭窄的瓶颈,难以为继。

  就数据论数据,虽然同比增速下降,但7.5%的绝对增速不算低。目前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达到47万亿元人民币,维持7.5%的增速,过9.58年,中国经济将翻番,达到94万亿元以上。按照美国2010年、2011年15万亿美元左右的GDP,以目前美元与人民币汇率计,为95万亿元人民币以上。

  也就是说,假设汇率等前提条件不变,过十年后中美经济总量将相当。7.5%的数字反映了中国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前提下能够保障7.5%的增速,可以基本保障实现新增就业900万人的目标。

  过快的经济增速会造成马戏团独轮车经济,一旦经济增速下降,独轮车就会倒塌。2003年—2007年,中国经济持续五年两位数增长,2010年恢复两位数增长。从国际贸易环境看,从中国的货币增量看,这样的经济增速不可持续,无助于结构的调整。

  7.5%的增速显示调整经济结构的决心。GDP不计成本,不讲效率,无视新增GDP中损耗的财富,光看GDP将会把注水经济看成常态经济。

  根据《中国环境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8(公众版)》,2008年的生态环境退化成本达到12745.7亿元,占当年GDP的3.9%;环境治理成本达到5043.1亿元,占当年GDP的1.54%。这是自2006年第一次公布2004年“绿色GDP”结果之后,第二次公布相关结果。和2004年相比,环境退化成本增长了74.8%,虚拟治理成本增长了75.4%。

  更不必提在GDP增长过程中,破坏的文化资源,加剧对立的贫富差距,以及尚失定价权的中低端制造业。当越来越多的人受困于通胀、受困于难以维持生活尊严时,当第一代民工至死无法获得城市认同时,2011年,中国奢侈品增速世界第一,2012年,中国象牙消费世界第一,中国凯迪拉克豪车消费世界第一。在GDP上升过程中快速积累的矛盾,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不可承受之重,有可能成为中断中国改革进程的导火索。

  经济增速下降会造成新的矛盾,有必要未雨绸缪。高速增长的经济形成了强大的前冲惯性,各地方政府、各大型企业还在大规模地上大型项目,投资者一方面讨厌通胀压力,另一方面希望资金向市场注水。在经济高速成长期形成的庞大产能,目前已让企业付出了代价,造船、钢铁等行业全行业亏损,处于艰难转型期。另一方面,人们不得不忍受就业率的下降,以及物价、原材料成本在高位徘徊。

  阵痛必须忍受,经济增速下降是调整结构、降低社会矛盾的代价,目前应该关注的是改革的具体举措,纠缠于GDP数据已经没有意义。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