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评论:要像足坛反腐一样调查慈善乱象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7 14:52 来源: 晶报
  肖余恨专栏   肖余恨

  肖余恨专栏

  去年一个郭美美事件,让中国红十字会遭遇空前的信任危机。好不容易“公关”算尽、度尽“劫波”,没想到又出纰漏了。据《华商报》报道,红基会下属“仁爱基金”向陕西大型国企和地级市老干局捐赠上万辆自行车。受捐者称这些车质量很差,骑两下就爆胎。据记者调查,该批自行车出厂价100多元,仁爱基金捐赠时却号称价值700多元。也有不少民众质疑,将退休干部当做“弱势对象”捐赠,令人难以接受。

  这次捐赠十分可疑,可谓花样百出。首先是强行馈赠,所有的受赠单位,都根本没有提出过申请,自行车是直接发过来的,连收条收据都不要,交完车就走。这让人不解——捐赠好像是一项任务,赠完拉倒,没有必要的财务手段,何谈“公开透明”?

  其次是对象不当。“仁爱基金”是红基会下属一项专项公益基金,主要用于助学、救助社会弱势群体、改善贫困地区农村医疗卫生条件,但他们这次捐赠自行车,多流向了延长石油、陕煤化、西飞公司等大型国企。奇怪,这些国企怎么就成弱势群体了?所谓雪中送炭的原则又体现在哪里呢?

  再次是瞒天过海。给一个老干局送去700辆自行车,说每辆价值728元,总价值55万元。可实际上这些自行车是天津一个家庭式自行车作坊拼装而成的,每辆只值140元。且这些自行车基本上不能用,捐完之后多被抛弃,还留下骂名。这不能不让人怀疑此次捐赠的目的。

  从这次捐赠自行车事件可见,“仁爱基金”的管理怎一个乱字了得。这样的乱,又不是无序的。看起来是管理混乱,财务制度形同虚设,但表面的“乱”又隐隐地透露出其背后的算计。一辆自行车就“赚”将近600元,这样的“乱”怎么看都像是个障眼法。大量的捐赠资金是如何花出去的,又流向哪里,不能不让人追问。如果说这样明显的不负责任的举措,中红会管理部门都不知情的话,那只能质疑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了。

  不知道“仁爱基金”如何解释这一事件?就算是机关算尽,巧舌如簧,恐怕都难以抹去公众心中的阴影。而“仁爱基金”是中红会的下属机构,这一不良印象又会自然辐射到中红会的形象中去。一个慈善机构,本身不应是营利的公益组织,但总在打自己的小算盘,这让公众如何信任你?没有了公众的信任,又怎么会有慈善的热情?公众的慈善热情受阻,则会影响到中国慈善事业的进步。如果要算起账来,恐怕中红会难辞其咎。

  让人沮丧的是,在连续出事之后,中红会已经算是痛定思痛了,却还继续出现这样不可思议的事情,让人感觉中红会不仅仅是不争气的问题了。这让我想起了足坛的乱象。对足坛乱象,公众断言:乱象之后必有魅影,在司法介入之后,很快就有了结论,上上下下,抓了一串。现在看来,对慈善组织层出不穷的问题,也有必要像足坛反腐一样,高调介入,深入调查,挖出蛀虫,重塑形象。如此才是最有效的危机公关,也才能提振公众对慈善组织的信心。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