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保健品遗产因营养品市场混乱 老人被关爱忽悠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8 14:17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九旬老人过世后留下十万多元保健品“遗产”,还能吃十年的保健品没能让老人多活十年。无良保健品公司抓住老年人心理上的弱点对其贴心忽悠,除了保健品市场的混乱,我们是不是还应深思到老年人在精神关爱上的缺失。

  【事件】

  九旬过世老人留下十余万元保健品

  家住南京天山路上年过九旬的张老先生过世后,他的家人发现老人生前被两家保健品公司推销了共计价值十余万元的保健品,在其过世后还留有91771元的保健品寄存单。张老先生的儿媳称,这些保健品老人要再吃十多年才能吃完。老人的家人向保健品公司讨回62000余元。

  【调查】

  中科三年55次广告违规

  这些保健品主要来自南京中科集团公司和南京中科健康咨询有限公司,记者经过调查发现,不完全统计结果显示,南京中科在过去三年的时间里,有55次广告违规情况被通报。

  对此,记者联系到了南京中科集团策划部的王先生,他表示张老先生之所以购买那么多保健品寄存,是因为一次性购买折扣比较大,并且可以在使用不完的情况下进行退货处理。当记者问及南京中科广告违规情况时,王先生未作回复。

  【说法】

  业内人士——混熟了,老人们多少会买一些

  记者走访了南京多家销售保健品的公司,一些保健品销售公司的负责人称,这种寄存保健品的方式在保健品行业里比较常见,通常寄存几个月或者一年多,如果多达4年甚至是10年,那就太玄乎了。

  一家保健品公司的负责人毫不否认,他们销售这些保健品,中老年人是购买主力军。而其主要步骤就是先召集老人们开会、专家讲座等,进行保健产品的辅导,诱导老人对他们所推销的产品深信不疑。然后,通过“一对一”的贴心服务,或者免费发放赠品、体验品,或者带着老人免费旅游、免费踏青等等,借此来推进保健品的销售。“混熟了,底子也都熟了,中国人讲究个面子,老人们多少都会买一些的。”

  保健品购买者——推销热乎得让人难拒绝

  张老先生的家人告诉记者,推销这些保健品的都是女孩,她们一进家门就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叫得比亲生的还亲热,往往就是这种热乎劲,让老人头脑一发热就掏钱买下了。“我们早前发现后,警告过她们不许再来,但她们就趁着我们不在的时候过来。”陈女士说。

  家住南京鼓楼的一位市民告诉记者,他也被一家保健器材公司拖去听讲座,听了两三回,一次头脑发热,花了上万元买回来三个饮水机。“掏成千上万购买保健品的人不在少数,甚至一些保健床、饮水机、按摩椅等动辄几千上万元的东西,也被老人不断搬回家。”

  不少有过购买保健品经历的市民称,前期的诱导已让他们相信这些产品的功效,加上这些产品的功效,加上这种温情销售方式“压迫”,让他们难以推却。

  工商局——“你情我愿”,难定违规

  那么,这种瞄准老人过度推销的做法,是否违规呢?

  南京市玄武区工商局的王主任告诉记者,目前来说,这些公司推销保健品,常规形式就是参加活动,推荐购买,经常会有老人购买多个疗程的。“从实际情况来说,这是一个你情我愿的买卖,没有存在强买强卖的行为,因此,没有办法界定是否违规。”(据扬子晚报)

  【深思】

  人没了,为什么保健品还没吃完

  9旬老人过世,竟然留下9万元保健品,足够再吃十年。“人没了,保健品还没吃完”这一反常现象背后,究竟折射出哪些值得深思的问题呢?

  >>保健品市场管理混乱

  说现在保健品市场乱象频出,估计不少人都没有异议。而将黑手伸向老年人,通过忽悠老年人过度购买来牟取暴利,更是成了一些无良保健品公司及其从业人员的惯用伎俩。这些所谓的保健品,或违法宣扬疗效,或定价畸高;或质量无法保证,或干脆就是“三无产品”。因此,工商部门称“没有办法界定是否违规”的态度并不科学,且有推卸责任之嫌虽然推销过程中可能并不存在“强买强卖的行为”,但是否存在虚假宣传甚至误导、欺诈的问题?产品质量有没有保证?产品价格是否合理?这些都是相关部门应该进行监管的。或许正是由于相关部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保健品市场的乱象才会愈演愈烈。(据红网)

  评论——纷乱的市场谁来管

  市场的纷乱,不仅让消费者大受其害,也让真正的保健品失去了应有的市场。因为现在市场上绝大多数被炒得热火朝天的保健品,都是科技含量不高,或者根本就不具有保健功能的产品。更有甚者,还会对人体产生伤害,如按期不断升温的“螺旋藻风波”就是其中一例。

  保健品市场呈现如此混乱的状态,当然与企业过度追求利益、消费者盲目跟风、媒体责任心缺失有关,但政府职能部门监管失控也难辞其咎。

  >>老人需要精神赡养

  现在生活节奏快,不少家庭对老年人的物质需求比较在意,对其心理需求却关心不够,导致老人常感孤独寂寞。一些保健品公司正是抓住了这一漏洞乘虚而入,召集老人们开会联欢、“一对一”的贴心服务或带着老人免费旅游、免费踏青等等,借此来拉近感情、推进保健品的销售。有的还见了老人就喊“爸妈”,那份亲热劲儿让很多老年人都无法抵御。请恕我直言,那些当老人去世后才发现他们竟然有那么多保健品还没吃完的子女,是否也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了呢?老年人辛苦了一辈子,他们安度晚年不仅需要物质上的满足,更需要精神赡养和亲情的滋润。(据红网)

  评论——保健品“遗产”的亲情遗憾

  可以说,保健品成“遗产”,背后的真正问题不是保健品市场的混乱,而是当代人在赡养父母问题上的精神赡养严重缺失,缺少了与父母之间的心灵沟通和交流,对父母的心理感受和想法太淡、太不重视。笔者认为,避免保健品沦为“遗产”,消除老年人成为保健品消费的主力军,子女必须加大与父母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及时向父母传达保健品方面的正确认知讯息,尤其是以自己实际的行动让老人感受到家的温暖和亲情之爱,别让孤独的老人到保健品销售员那购买亲情。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