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哈继铭:经济增速上半年触底反弹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11 00:59 来源: 中国证券报

  ■名家视野

  □本报记者 黄继汇

  高盛投资管理部中国副主席兼首席投资策略师哈继铭博士,日前接受中国证券报采访时表示,受益于政策微调、对购买首套房的政策松动,以及铁路、高速公路和农业等基础建设投资加速,中国经济增速在2012年上半年触底反弹,其中基础建设成为政府调节经济的重要变量。他还指出,长期来看,随着中国消费结构升级,经济转型和老龄化带来的产业机会是未来的投资亮点。

  基建成经济重要变量

  哈继铭指出,从全球来看,美国的经济情况相对其他发达国家比较理想,复苏加快显而易见,这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是美国具有很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其次是能源价格便宜,第三是三四年前美国政府果断地向企业注资,解决了金融危机带来的债务问题。

  而欧元区经济仍然困难重重,面临负增长的压力,预计经济恢复增长还要过好多年。欧洲国家要进行经济紧缩,但这受人为因素的干扰。未来欧洲国家如何解决债务问题,还有待观察。

  他说,中国经济一季度GDP同比增长8.1%,虽然一季度经济增速不及市场预期,但3月份的数据已显示出反弹迹象。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预示经济增速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将会加速。工业增加值和全社会发电量从1-2月份的11.4%和7.1%分别反弹至3月份的11.9%和7.2%,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小幅下滑,但仍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在其他经济指标下滑时,基础建设成了政府最有能力调节的经济变量。3月份基建项目的复工率大大高于前两个月,基础建设投资同比增速从1-2月份的-2.4%升至3月份的5.7%。他预计加速项目审批将推动基础建设投资。

  中国的出口在2011年中时由于欧洲需求下降而增速下降。出口同比增速从1-2月份的6.9%回升至3月份的8.9%,高于市场预计的7.0%,看起来出口增速的拐点已经到来。中国对欧元区的出口占中国出口总份额的19%,其中对德国和荷兰等国的出口占比大,这些国家受欧债危机的影响较小。而中国对欧债危机的一些“重灾区”出口占比一直不大。

  消费仍然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上升支撑了零售增速,在近年来零售增速都至少有百分之十几。中国农村和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12年一季度继续保持较强增长,分别增加了12.7%和9.8%,双双高于实际GDP增速并且上升势头良好。

  货币环境相对转好

  哈继铭指出,3月份的信贷数据很好地显示出了最近政策微调的效果,M2和新增人民币贷款增速分别从2月份的13.0%和15.2%反弹至3月份的13.4%和15.7%。更重要的是,3月份商业银行新增人民币贷款1.01万亿元,远远高于市场预计的8000亿元,为2010年1月份以来第二高值。银行间7天拆借利率逐渐从2012年1月的高位回落,而且在3月份银行间利率基本上都在4%以下。这些都显示出,货币环境在3月份相对转好。

  自2011年三季度以来中国央行已经下调了100个基点的存款准备金率。随着CPI得到控制而且经济增速还在低位,更多的货币政策放松以及进一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都有可能。

  哈继铭打了个比方,中国从09年开始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当时的情况是欧美央行开始开闸放水,国际流动性泛滥,资金像潮水涌入中国。由于中国的利率和汇率政策不够灵活,中国的金融体系就像是固定在岸边的小船。由于固定的太紧,小船在涨潮的时候不能水涨船高,面临被淹没的风险。这时候就想办法在小船外面建一个坝,阻挡潮水涌入,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就是在修大坝。现在国际货币潮水是否退去有待观察,准备金率不宜大幅下调。但应对国际资本冲击最有效的方法还是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

  房地产市场崩盘概率小

  对于房地产市场,哈继铭的观点是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不大可能出现崩盘,因为房地产市场有很强的基本面做支撑,比如城市化和收入的快速增长。

  他说,商品房价格已从顶峰有了不小幅度的回调,尤其是在那些前期价格上升最多的大城市中,随着商品房交易量的大幅下降,价格显著回调。现在银行开始对首套房贷款实施85折的利率优惠,使市场的刚性需求得到了释放。

  最新的房价数据表明房地产市场的拐点可能已经接近。随着房地产政策微调的出现,3月份的销量同比增速终于反弹,首次买房者在房价下跌后市场参与度上升,并且预计将会有更多的政策微调出现。

  从月环比来看,虽然大部分城市的房价还在下降,从今年2月开始,房价上升的城市数量已经开始增加。尽管房地产月度开发投资同比增速在3月份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在20%左右的较快增长。

  人口拐点带来投资机会

  哈继铭指出,中国经济过去30年的高速增长,受惠于多个因素:包括房地产改革、中国加入WTO以及人口红利。中国生育政策的巨大改变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深远,从1970年开始中国的工作年龄人口占比不断上升,中国的劳动力价格低廉,推动了出口的发展。中国百姓的储蓄高,也导致资金过剩,投资廉价。

  但在2010-2015年期间中国人口将进入拐点,15-64岁的主要工作人群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从此将出现下降。中国过去20年平均投资占GDP比重为40.1%,高于金砖四国中另外三个国家(印度、巴西和俄罗斯)的峰值,在2010年这个数据更是达到了50%;消费比重则大大低于其它国家,中国过去20年消费占GDP的平均百分比是56.5%,低于印度、巴西和俄罗斯的水平。哈继铭预计,随着经济发达程度的提高及人口结构的变化,中国投资率极有可能下降而消费率则极有可能上升。而这个大趋势也蕴含着一些投资机会。

  他看好农产品。对农产品的需求随着收入增加,由于肉类人均消费上升,每千克的猪肉和牛肉分别消耗6千克和13千克的粮食。间接性的粮食消费从2001年开始上升,肉类人均消费量的提高增大了中国粮食产量的压力,而目前中国对农产品的进口依存度高。

  不同年龄人群的消费支出结构呈现不同的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医疗开支逐步增大。未来对旅游、文化、娱乐的需求强劲,中国公民因私出境人次从2000年到2011年增长超过十倍,至6412万人次。全国旅游总收入也从2000年的3200亿人民币升至2011年的1.9万亿,升幅接近6倍。另外,对金融服务,包括保险的需求也方兴未艾。他还指出,我国对奢侈品消费潜力巨大,建议降低有关进口关税,促进此类消费更多在国内实现。

  另外,他还看好高附加值的出口产品,包括机械装备。同1995年相比,中国更多的出口高附加值的产品不如机械及运输设备,占总出口的比重从1995年的21%上升至2011年的50%左右。

  高盛投资管理部中国副主席兼首席投资策略师哈继铭博士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