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福林:政府主导经济增长方式偏离主要职能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13 09:20 来源: 南方日报5月9日,在党代会报告中,汪洋书记掷地有声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尚未完成,特别是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成为目前经济社会领域诸多矛盾和问题的体制性根源。
作为此次党代会报告的一大亮点,转变政府职能被广东主政者在报告中多次提及并深刻阐述,并很快引发舆论高度关注。转变政府职能,应该转什么?如何转?难在哪里?这些问题备受关注。
日前,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的问题是清醒的、深刻的。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偏离了政府的主要职能,在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后,政府是以公共服务为中心,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其实是政府转型的一个大前提。如果不确立以公共服务为中心的政府发展理念,就难以走上公平与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
转变
发展理念
增长不等于发展,不能用“增长是硬道理”来代替“发展是硬道理”
南方日报:党代会报告提出广东经济社会已经步入转型期。为什么新时期要突出强调破除“增长主义”?
迟福林:谈发展、谈经济增长,需要先正确理解“增长”这个概念,特别是广东经济社会现在已经步入转型期。增长是经济社会进步的基础,是解决所有问题的重要条件。广东和全国一样,现在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能在没有增长的条件下奢谈其他。问题在于,增长不等于发展,增长不能代替一切,不能用“增长是硬道理”来代替“发展是硬道理”。尤其是不能用阶段性的经济增长掩盖中长期发展的结构性、体制性问题。一句话,我们需要增长,但不要“增长主义”。
“增长主义”具体表现为以追求经济总量为目标,以扩大投资规模为主要途径,以土地批租和发展重化工业项目为主要特点,以行政干预和行政推动为主要手段。这样的增长方式虽然在推动短期内经济快速增长上很有效果,但是同时也给中长期的发展带来了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重大隐患。
南方日报:“增长主义”为什么会带来发展的重大隐患?
迟福林:以贫富差距为例,当前的贫富差距已成为改革不得不面临的重大挑战,与政府在相当大程度上仍然过于关注增长而一定程度忽视收入分配密切相关。
再以资源环境为例,经济增长将带来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如果经济发展方式不及时转变,资源环境压力有可能带来经济增长的中断。按照各省市出台的“十二五”发展规划估算,未来5年全国每年将消耗52亿至55亿吨标准煤,远超过中央政府规划到2015年将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0亿吨左右的约束性目标。在全球进入低碳经济时代的特定背景下,这种以高能耗为支撑的快速增长态势还能持续多久呢?
创新发展理念,我们首先需要看到目前“增长主义”理念的普遍存在以及因此产生的种种问题。在未来5到10年,我们要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关键就在于扭转这种“增长主义”理念。
南方日报:长期的发展中,我们经常有一种路径依赖。
迟福林:这可以从两方面说明,一是“增长主义”更多是依靠短期性的政策工具来刺激增长,从而忽视了中长期目标的实现。二是“增长主义”重经济增长而轻社会发展,增大了社会矛盾和社会风险因素。
关于第一点,可以从过去的实践来看。以往把注意力过多放在经济增长速度上,居民消费率不仅没有提高,反而持续下降。主要原因在于,像服务业等领域的发展,并不能带来大规模短期的投资和增长效应,因此很难引起各级政府官员的高度重视。在未来的5年,如果我们的经济转型不到位,消费率还有可能走低。这样,我们将面对更为严重的系统性风险,积累的过剩产能就可能被迫以经济危机的形式强制性地清理,带来巨大的社会成本。
第二点,就如报告中指出,广东经济社会已经步入转型期,更需要我们防止由“增长主义”引发的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一方面,在经济增长进程中,因为利益关系失衡造成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风险因素有不断增大的趋势。需要我们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有效地协调日趋复杂的利益关系。另一方面,“增长主义”助推“一切向钱看”,导致社会道德水准下降。现实情况表明,我们需要高度警惕“增长主义”引发的社会风险,需要积极发展文化软实力,形成社会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从上述问题来看,也证明了我前面的说过的一句话:我们需要增长,但不要“增长主义”。
转变
增长方式
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加剧投资消费关系失衡,损害增长内生动力
南方日报:报告指出,加快转型升级的实质是“好”字当头。您认为在加快转型升级,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中,我们应怎样往“好”的方向发展?
迟福林:广东在发展方式转型升级上已取得重大进展。要往“好”的方向发展,要取得更大成绩,需要充分发挥市场主导下政府的有效作用。政府主导型经济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
第一,不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应当说,这种经济增长方式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与历史贡献。在经济起飞阶段和市场经济形成过程中,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可以把社会资源有效集中在投资建设上,并保持着较高的投资率。但进入到发展型阶段,在我看来,包括教育、医疗、养老等发展型需求全面快速增长,增长主义的发展模式就很难满足这些需求,由此导致公共产品短缺的矛盾很突出。所以说,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虽然在经济起飞中扮演过重要角色,但它不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第二,加大中长期经济增长的挑战。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快转型升级是广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的重要路径”。在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后,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加剧了投资消费关系失衡。经济增长的基础是消费。从短期看,投资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但从中长期看,投资必须有效地转化为消费,才能形成真正的增长动力。也就是说,消费才是增长的原动力,短期的投资要服务于中长期的消费需求,才能保持中长期的经济增长。否则,以牺牲消费来扩大投资,短期内尽管可以保持一定速度的增长,但却有可能损害增长的内生动力,使中长期增长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此外,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把主要力量放在投资扩张上,容易导致投资增长过快,不断加剧投资——消费失衡,进而削弱中长期经济增长内生动力。
第三,偏离政府的主要职能。“转型升级还是关系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重大政治问题,如果以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和破坏资源环境为代价,片面地追求经济增速和总量,我们就会严重背离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我认为报告提出的问题是清醒的、深刻的。转型升级必然涉及到政府转型。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偏离了政府的主要职能。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基本职能是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从现实情况来看,如果地方政府的主要精力放在抓速度、抓投资、抓项目上,长期容易造成将经济增长与全面发展画等号的倾向,由此导致经济社会发展的失衡。并且,使“重增长、轻改革”的问题逐步突出,并成为改革久议不决、决而难行、行而难破的重要因素。
转变
政府职能
准确把握政府在经济社会领域角色定位,进一步强化公共服务职能
南方日报: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对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进行了浓墨重彩的阐述。
迟福林:我很赞同报告中的表述“我们要以自我革命的勇气,坚决打破背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的利益格局,解决政府职能越位、缺位、错位等问题,使政府真正成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从2003年SARS危机以来,我在不同场合反复谈,要推进政府转型。但是,政府职能的转变,症结何在?如何突破?正如报告里面提到的,我们需要看到,广东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尚未完成,特别是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成为目前经济社会领域诸多矛盾和问题的体制性根源。这要求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政府在经济社会领域的角色定位,才能进一步强化其公共服务职能。
这里有个最主要的问题需要考虑清楚。在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后,政府是以公共服务为中心,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其实是政府转型的一个大前提。从实际的需求来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主体是企业和社会,而政府需要全心全意做好公共服务,一心一意地解决好民生问题,创造和改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制度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这也就是说,不确立以公共服务为中心的政府发展理念,就难以走上公平与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
南方日报:党代会报告提出要逐步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治理模式。您怎么理解“小政府、大社会”?
迟福林:“小政府、大社会”的实现,意味着必须坚持在市场主导的基础上强化政府作用。但是现在有个问题就是,在经济生活领域,是“坚持市场主导基础上来强化政府的作用”,还是实行“政府主导基础上发挥市场作用”?这个问题其实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因而使政府干预市场微观运行在某些地方成为常态。有的情况就是,政府占有和控制的资源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扩大,这也使得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受到一定的削弱。应当看到,“小政府”是相对于“大市场”、“大社会”而言的。政府再大,也不可能大于市场和社会。而“小政府”,也不单是指政府的规模,而主要的是政府职能规范,“小”而有效,“小”而很强。
大家说
●“增长主义”虽然在推动短期内经济快速增长上很有效果,但是同时也给中长期的发展带来了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重大隐患
●我们需要增长,但不要“增长主义”。广东经济社会已经步入转型期,更需要我们防止由“增长主义”引发的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
●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偏离了政府的主要职能。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基本职能是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主体是企业和社会,而政府需要全心全意做好公共服务,一心一意地解决好民生问题,创造和改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制度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 ●南方日报记者 徐滔 实习生 罗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