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时报:欠了百姓的钱还不起公信力的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22 04:24 来源: 京华时报抛开强借极为不妥不说,借了钱,却出尔反尔,巧立名目,光认账不还钱,如此政府,岂不信誉扫地?
总有些政府部门,在做利国利民的好事时,会用出损害群众利益的手段来,其中,有一个惯用伎俩,叫“集资”,或曰“借贷”。
在盐城,这件好事,叫做造铁路。可以想见,当年一定曾让相对落后的苏北盐城人民喜上眉梢。大家总以为,造铁路,是国家的事,却不料在盐城,还要百姓出钱。
借款这件事,远在16年前。当年,盐城市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向全市百姓借款1.129155亿元之多。所谓“行政手段”,无非是直接扣工资,说是“强借”,一点也不错,这已经够不讲理了。更加不讲理的还有“所借资金在铁路五年建设期间不计息”,更让人想不通的是,明明说好“铁路运营后按银行同档利率分三年还本付息”,可是新长铁路如今已运营七年,还款仍遥遥无期。
本来,欠账还钱,天经地义,简单得很。可是,盐城市政府就是有本事把简单的事情弄得无比复杂。他们提出的《清还铁路借资款初步方案》看得人眼花缭乱。不过,再复杂的公文,我等外行,总看得出点门道来。这个“门道”,说来说去,就是巧立名目想赖账:一则,变“借资”为“捐资”,号召大伙“自愿”捐了吧,你一捐,他就不用还了;二则,置换“债权”,职工借资由单位出钱“置换”,这一来,债务不就转嫁给企业了?真是机关算尽太聪明,让人不得不服。
看起来,盐城市政府一时半会儿是不想还钱了,不知他们想过没有,这样做,欠下的不仅是百姓的钱,更是政府公信力。抛开强借极为不妥不说,借了钱,却出尔反尔,巧立名目,光认账不还钱,如此政府,岂不信誉扫地?
这1亿多借款,不要说别的,光这么些年的利息,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这笔连本带利的巨款,到底是怎么花的,是盈是亏,有没有人中饱私囊,不能一笔糊涂账,一定要给盐城人民一个明晰的交代。即使所有的钱,都用在了铁路建设上,即使是真的“运营效益并未达到预期结果”,也要把账目摊开来,让群众监督。
说来说去,盐城市政府当年敢强借款,如今敢不还钱,是因为眼里只有所谓政绩,没有百姓利益。如果他们头顶的乌纱帽是不是戴得下去,由人民说了算,看他们还敢欠债不还。
本报特约评论员李天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