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涨工资指导线不应是仅供参考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28 14:06 来源: 新闻晚报

  施平

  今年工资涨多少?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周末发布本市企业工资增长指导线,高值达16%,平均为12%,下线也有5%。这个数字能不能落实?怎么落实?有市民掐指一算,不少人感觉自己似乎拖了后腿。

  从过去两年的情况来看:2011年本市工资增长平均指导线为13%,实际增长11.1%;2010年平均指导线为11%,实际增长9.3%。指导线和实际存在一定差距,这就难怪市民感受有点名不符实。其实自2002年本市发布企业工资增长指导线以来,一直只是企业调整员工工资水平的一个参考,并无执行上的刚性要求。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企业工资增长指导线更多意义上只是政府监控人工成本的一项指标,而不是推动企业一线员工工资增长的手段。

  那么所谓工资增长指导线,是不是只有指导意义?政府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 2007年,《上海市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三年行动计划》中首次提出完善企业工资增长指导线,推动企业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提高职工工资的增长幅度,要求“企业要在内部工资分配中认真贯彻落实企业工资增长指导线”。2011年市政府有关工作会议提出要 “科学制定企业工资增长指导线,完善工资指导价位和行业人工成本的调查机制,加强对工资集体协商的规范指导。 ”

  事实上,工资上涨越来越被认同为一种促进经济转型的倒逼机制。国际经验表明,工资上涨不一定会拖累经济发展,还可能成为结构优化的契机。根据日本的经验,工资水平上涨后,日本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得到了普遍提高,并且还出现了制造业内部的结构转型,低端制造业面临向高端制造业的转型。另一方面,居民收入增加后也有利于消费需求增长。

  去年以来,市领导在收入分配问题上频频发声,在各种场合下强调 “创造条件促进居民收入均衡增长。”2011年本市城乡居民收入增长13.8%,超过8.2%的GDP增长,被视为经济增长告别投资拉动,转向消费拉动的一项标志。正是在这一经济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工资收入增长追赶劳动生产率增长,将决定未来几年上海的经济结构变化。原来那种用较低的人工成本来吸引投资的思路必须逐渐让位于有效推动居民收入均衡增长。

  因此政府科学制定工资增长指导线,并结合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越来越凸显其调节收入分配特别是首次分配的指导作用。我国一些省市已经在给这条线减少弹性、增加刚性。如河北省要求企业必须制定落实工资指导线的实施方案,经职代会讨论后实施。执行结果要向职代会通报。对故意不增加职工工资或工资水平偏高、增长过快的两类企业定期予以预警通报。还有地区规定对工资增长指导线执行不力的企业将处以罚款等行政处罚。

  用好工资增长指导线这一科学标准,可以发挥工会和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充实工资集体协商机制的内容,让一线员工有理可依、企业涨薪有据可循。这也是社会管理者体现管理智慧,推动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一步。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