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工人日报:将更多审计成果纳入决策体系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28 07:28 来源: 工人日报

  □本报评论员 刘文宁

  6月27日,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7次会议作了《关于2011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报告披露,2011年中央财政教育、卫生、社会保障、文化等民生方面支出比上年增长30%;上年审计查出的被挪用和滞留资金143.94亿元已全部追回或拨付,挽回和避免损失60.66亿元;在对50个中央部门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审计中发现,部门预算执行和财务管理的规范性逐步提高,违法违规问题不断减少,挤占挪用、多申领预算资金等违规问题金额分别比上年减少13%和61%。报告首次突出强调中央预算管理的完整性问题,对中央决算草案的审计也有了新的突破。

  如同一份“体检报告”,审计工作报告以精准的数字和深刻的分析,及时对当前经济社会运行状况做出诊断,对政府花纳税人的钱花得对不对、值不值、好不好做出量化评估。对此,公众向来寄予厚望。但是,也有疑问:为何年年审、年年有问题,甚至感觉越审问题越多?

  其中原因多样,有同一问题甲地改了、乙地又犯的情况,有审计范围日益扩大、之前未被纳入审计视野的问题一步步浮出水面的情况,也有审计水平不断提高、原来未被发现的问题被诊断出来的情况。当然,还有许多属于体制机制层面的问题,需要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逐步加以解决。

  记得2003年“审计风暴”兴起,公众震惊于审计报告点名的部委、违规使用的资金数额,审计署官员也屡屡成为公众敬重的明星人物,审计暴露出的问题也在舆论压力下得到不同程度整改。

  近年,“审计风暴”风向悄然变化,审计工作不仅揭露触目惊心的个案,而且花更大力气揭示审计发现的核心问题,查找体制机制制度漏洞,针对规律性问题,提出标本兼治的建设性改进建议,同时强化对新情况新问题的预见性判断,捕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发出及时有效的预警。审计报告实现“华丽转身”,审计工作的“含金量”和社会影响力在公众的持续关注中得到稳步提升。与此同时,浸润其中的审计理念的科学转变,也渐渐得到公众认同。

  相比舆论监督中偶尔曝光一两桩惊人大案,审计的视野更宽,也更容易发现规律性问题,值得决策者充分重视。比如,报告中归纳了112起审计发现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及经济犯罪案件的特点,如向民生领域渗透的趋势、借道第三方进行权钱交易等,对于推动反腐倡廉建设无疑有着重要参考价值。再比如,针对一些地方在招商引资中出台与国家政策相悖的“优惠政策”,变相减免或返还财政性收入问题,报告建议“清理规范税收优惠和变相减免财政性收入等政策,维护税法的统一公平”,“更多鼓励企业通过深化改革提高竞争力,推动地方通过深入发掘和发挥特色优势,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指导下健康协调发展”,对于避免其它地方重走弯路、“交学费”,无疑具有警示作用。

  审计工作能够透过表象看实质,有助于澄清复杂问题的症结。比如,公众持续关注的“三公经费”公开不到位问题,审计报告揭示,“三公经费”概念不清晰、口径和标准不够规范,不利于发挥约束和控制作用,也容易造成社会公众误读。

  接下来,审计效能的发挥,就要看相关决策部门如何重视审计发现的规律性问题,如何将审计部门提出的建设性建议更多地纳入决策体系。

  比如,审计报告诊断出国家一些重大政策措施落实不尽如人意,揭露出有令不行的现象及政策措施不完善问题,那么,参照审计成果,及时整改,应该会推动重大政策措施的顺利落实,保障政令畅通。比如,对金融借贷、节能减排、资源环境保护、重大投资项目等领域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审计报告及时发出敏锐预警,这对相关决策如何防患于未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稳步向全口径预算审计推进的审计工作,正在以日益精准、理性、科学、强大的审计效能,显示出其在依法用权力监督制约权力运行、推动反腐倡廉建设、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提高公共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公众有理由期待,审计这个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将在促进完善国家治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