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本钢板材:重新推进增发收购集团冶炼、铁矿资产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28 14:57 来源: 全景网络

  主要事件:继2011年5月首次公布发行预案后,公司再度发布非公开发行预案,拟以不低于5元/股,非公开发行不超过6.98亿股,募集资金34.88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34.18亿元),拟投资于以下项目:(1)12.66亿元用于购买本钢集团持有的本钢浦项75%股权;(2)13.02亿元购买本钢集团拥有的徐家堡子铁矿探矿权;(3)补充公司流动资金8.5亿元。本钢集团不参与此次发行认购,此次交易尚需辽宁省国资委、公司股东大会、商务部的审批及中国证监会的核准;

  本钢浦项业绩处于低位、集团承诺业绩补偿:

  冷轧产品盈利能力尚待恢复:本钢浦项拥有冷轧板卷产能200万吨,其中冷硬卷30万吨,冷轧卷90万吨,镀锌卷80万吨。主要生产设备有酸洗轧钢机组1条、连续退火机组1条、连续热镀锌机组2条、重卷机组2条及其他配套设备。2011年本钢浦项板材销量168.8万吨,其中冷轧卷28.8万吨,镀锌卷47.4万吨,冷硬卷92.55万吨。折合吨钢售价、毛利、净利分别为5010元/吨、232元/吨、24元/吨,同比分别上升495元/吨、-143元/吨、-157元/吨;

  集团承诺保障盈利:预案中披露本钢浦项2012-2014年净利润预测分别为0.80亿元、1.11亿元、1.43亿元。若将来本钢浦项实际收益低于盈利预测,差额部分由本钢集团按持有本钢浦项的股权比例以现金方式向本钢板材补足。根据盈利预测数据测算,三年净利润率分别为0.9%、1.2%、1.5%,虽然不高,但在冷轧产品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要实现盈利能力的上升亦属不易;

  交易估值偏高:根据预案中披露的数据,此次交易对应本钢浦项2011年PB、PE分别为1.28倍和41.6倍,而以冷轧为主的上市公司中宝钢股份目前对应2011年PB和PE分别为0.78倍和11.5倍,因此交易估值偏高;

  铁矿业绩贡献尚待时日

  徐家堡子矿2018年投产:该矿拥有贫铁矿和低品位矿资源储量2.09亿吨,可采储量1.36亿吨,贫铁矿平均品位29.22%,低品位矿24.41%。该矿计划2013年开始基建,基建期5年,2018年投产、2020年达产。设计规模原矿530万吨/年,铁精矿153万吨/年,铁精矿质量68.5%,2018-2020年计划原矿产量分别为150万吨、300万吨、530万吨。主要投资包括建设期地下开采工程20.87亿元、选矿工程6.01亿元;

  集团作采矿权办理承诺及业绩补偿承诺:集团承诺协助本钢板材于2012年年底之前办理取得徐家堡子铁矿采矿权证,否则承诺在本钢板材同意的情况下回购探矿权。此外集团对徐家堡子铁矿自2017年投产之日起3年的实际盈利数与经辽宁省国资委备案的正式评估报告中利润预测数差异做业绩补偿。根据探矿权评估报告中的收入、成本预测数据,我们推算2020年达产年该矿净利润预测为5.22亿元,对应吨精矿净利润341元。但该数据并非集团承诺的最终盈利数据,最终数据尚需辽宁省国资委核准;

  业绩影响测算及投资建议:

  此次预案发行底价为5元/股,而公司目前股价4.59元,综合此次收购资产情况判断,此次交易最终发行价明显高于5元的可能性较低,因此此处按5元/的发行价及6.98亿股的发行量来对发行后业绩进行测算;

  若不考虑增发我们对本钢板材2012-2013年EPS预测为0.16元、0.17元;考虑增发后,我们测算公司2011-2013年EPS将分别摊薄0.04元、0.013元、0.009元,摊薄幅度分别为15%、8%、5.5%。

  从净资产看,增发前后对应2011年BPS分别为4.95元和4.94元,变化不大。综合考虑增发对业绩及净资产影响,维持公司“持有”评级。

(作者:笃慧)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