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游资狂捧 川润股份成牛股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31 14:12 来源: 北京商报

  阳春三月,A股市场“倒春寒”,投资者感到越来越“冷”。在经过了一二月份的反弹之后,本月股指震荡加剧,下半月一路下跌,两市个股只有15%上涨,60余只个股的跌幅超过了20%。不过,在游资的炒作之下,川润股份顶着“高送转”的光环,最终以逾七成的涨幅稳坐3月第一牛股宝座。

  牛股第一名

  川润股份:月涨幅72.02%

  川润股份(002272)是2月份的第四大牛股。本月,其继续飙涨,且涨势更凶。毋庸置疑,它是两市除“脱胎换骨”恢复交易的ST申龙之外,一季度涨幅最高的股票。

  是什么原因令川润股份一飞冲天?从基本面上看,该股并无变化,最近公布的2011年年报也无亮点。“高送转”概念算是一个让人信服的理由,但今年以来的“高送转”概念股何其多。归根究底,老牌“敢死队”游资的接力炒作功不可没。

  牛股第二名

  维维股份:月涨幅57.68%

  众所周知,维维股份(600300)主打产品是豆奶,但该股本月大幅飙升的原因却与豆奶无关,而是因为“饮酒”。3月9日,维维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将参股收购贵州醇酒业。受此消息刺激,其股价一度连续收出5个涨停。

  交易信息显示,游资的追捧亦是维维股份暴涨背后的主要推力。事实上,在发布收购“贵州醇”之前,此消息已在网络上传开,3月1日-8日,维维股份股价悄然上涨了近10%。

  牛股第三名

  超华科技:月涨幅49.23%

  此前默默无闻的超华科技(002288)3月8日起突然异动大涨,股价迭创历史新高。究其原因,其消息面颇为给力。先是年报业绩增长;接着抛出“高送转”方案,并预计今年一季度业绩同比上涨3倍以上。

  更为吸引人的是,市场随后曝出了其收购“三协稀土”的传闻。尽管3月16日公司做出澄清,但紧跟着的,是定向增发获批和政府专项资金到账的利好。盘面上看,超华科技大涨的背后也是游资的拉升。

  牛股第四名

  斯米克:月涨幅43.59%

  近年来,斯米克(002162)业绩不断下滑。最新公布的年报显示,2011年及今年一季度,公司净利润均为亏损。本月,该股连续收出6个涨停,让市场颇为震惊。究其原因,公司“天降利好”,其公告称,前期收购的瓷石矿资源储量暴增493倍。

  此消息引起了市场的关注,游资闻风而动,展开击鼓传花式的炒作。尽管公司此后发布了澄清公告,并对项目的风险进行了披露,但并未打击它们的炒作热情。

  牛股第五名

  宁波建工:月涨幅38.9%

  与本月以来已上涨了47.75%的ST宝龙一样,宁波建工(601789)也是停牌多时后,月内复牌的股票,因其复牌时间为上旬的3月8日,故将它计算在排名之内。

  复牌当日,宁波建工披露了资产重组预案,称将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市政集团99.96%的股份。受此消息刺激,该股连续5日涨停。盘面显示,与上述牛股一样,游资炒作是幕后的推手。同时,补涨效应也得到了散户的响应。

  熊股第一名

  大立科技:月跌幅30.67%

  除去炒新限令推出后上市的新股信质电机、克明面业、茂硕电源和蓝盾股份,“正牌”的3月第一熊股当属大立科技(002214)。其走熊的主要原因是市场满怀期待的重组宣告失败。2月29日,公司公告此事并复牌,在连续两个跌停后,本月依然萎靡不振,加速补跌。

  熊股第二名

  华阳科技:月跌幅28.19%

  在月初停牌了一周之后,华阳科技(600532)3月7日复牌,出乎市场意料的是,公司欲通过资产置换变身矿企的计划,遭到了证监会否决。重组遭否,对本已面临戴帽风险的华阳科技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复牌当日,股价开盘即“一”字跌停,此后的走势持续下跌。

  熊股第三名

  ST宜纸:月跌幅26.53%

  ST宜纸(600793)本月走势颇为戏剧性。上半月,一直表现沉稳,股价在12.5元上下徘徊。3月16日,在毫无征兆与动因的前提下,其突然跌停,且连续走出4个跌停;3月12日,在继续跌停的盘中,该股上演了直线由跌停到涨停的戏码,引来市场猜测纷纭。

  熊股第四名

  中珠控股:月跌幅25.35%

  中珠控股(600568)自去年11月开始便频频向矿业进军,也因此,它没有受到房地产板块疲弱的影响,本月初,股价还一度逼近历史最高。3月6日,公司公告了增资捷尧矿业,随后走势急转直下。其实去年12月收购方案出炉时也是这样,市场似乎对该矿并不看好。

  熊股第五名

  中福实业:月跌幅25.08%

  因平潭特区概念,中福实业(000592)今年2月曾一度大涨逾30%。进入3月,该概念的炒作逐渐降温,其走势归于平稳。然而,3月10日,中福实业突然发布控股股东山田林业大举减持的公告,一时间,概念的利好似乎化为乌有,资金迅速出逃。

  商报记者 王丹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