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匮乏凸显短板 水务板块前景可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5 13:50 来源: 证券市场红周刊《机构内参》 刘伟
污水处理加速 再生水产业勃发
我国年排污水363亿吨,其中80%未经处理,水系被严重污染,缺水现象越来越严重。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且有逐年加重趋势。截至2010年,我国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将近1亿吨/日,污水排放年平均总量达到610亿吨,生活污水的占比在60%左右,污水处理高峰期即将到来。
目前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一般为70%~75%,处理量远远低于年均排放污水量。“十二五”期间,新增污水处理能力年均增速在10%左右,受益于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污水治理行业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期。
随着污水的再生利用工作得到加强,再生水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达到20%以上。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每年污水处理厂建设与升级改造的投资额将达到186亿元,其中升级改造投资占比有望大幅提高,投资额可达到42亿元/年。随着水资源紧缺的进一步加剧,再生水有望成为“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领域。
MBR是膜处理技术的一种,具有出水水质好、处理率高、水质较为稳定、改造潜力大,节省土地的特点,其特别合适缺水城市,目前在我国市场容量约为30亿元。2011年下半年随着水价提高和水权流转政策细化,再生水市场供不应求。污水处理行业、再生水行业的发展是大势所趋,MBR工艺作为再生水生产的最优选择必将获得长足发展。
淡水需求放量增长 海水淡化补充缺口
国家海水淡化“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在沿海大规模建设海水淡化工程,可有效增加水资源总量、改善水资源结构、提高水资源安全保障率,是解决淡水短缺和供水不足的战略选择和重要措施。按《海水利用专项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今后几年国内需要每年完成新增20~25万吨/日的淡水量。受国家推动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等产业政策影响,目前沿海地区拟建电厂项目几乎全部计划配套建设海水淡化装置。
海水淡化是实现水资源利用的开源增量技术,可以增加淡水总量,且不受时空和气候影响,同时可以保障沿海居民饮用水和工业冷却水等稳定需求,中国海水淡化设备未来十年投资规模将高达120亿~140亿元。海水淡化主要是通过反渗透膜法,由于具有投资低、能耗小、淡化海水生产综合成本低等优势,其在中国占据67%的市场份额。作为再生水的一部分,海水淡化行业有望进入爆发式增长期。
供水改革量增价涨 政策扶持节水产业
我国在用水机制上缺乏科学的用水定额和管理,耗量大、浪费多。全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仅有45%,农业灌溉有效利用率一般只有25%~40%。由于水生产和供水单位的不断减少,自来水供水量呈逐年下降之势,但全社会用水量却不断增加,使得自来水供应成为供方市场。针对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国家提出提高自来水普及率和水资源管理制度、水价改革、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等政策。
大力发展农业节水,加强灌区节水改造和田间高效节水灌溉,是当前节约用水的主要方向。“十二五”期间,全国年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以内,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下半年随着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到位,水利设施开始投产,农田节水将水涨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