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忙理财 股市难成蓄水池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8 13:46 来源: 证券市场红周刊《红周刊》特约作者 胡东辉
自从国内通胀压力持续加大以后,股市逐渐被视为吸纳流动性的资金蓄水池,各方因此寄予厚望。IPO和再融资成为大量吸纳社会闲散资金的手段,包括新股发行、增发、配股以及可转换债券在内,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融资总额达4316.84亿元。由此可见A股市场的吸金能力还是很强的,似乎确实可以将社会上过剩的流动性吸纳掉一部分,成为资金蓄水池,减轻一部分通胀压力。
然而理想代替不了现实,事实是上市公司在资金过度配置的情况下,又将其中相当一部分资金通过理财的方式重新回流社会,像海螺水泥理财资金高达40亿元,中工国际、陕鼓动力各有20亿元资金用于理财,特变电工、云南白药也分别有10亿元投资理财,等于资金蓄水池又开了闸,并没有起到减轻通胀压力的作用。
理财资金主要来自募集资金
目前上市公司的投资理财热是普遍现象,今年以来,已有逾60家上市公司发布了投资理财公告,从最少的500万元小试身手,到最多的一次性豪掷40亿元,合计金额达200亿元。最大的一笔是海螺水泥与安徽国元信托设立信托理财计划,信托资金25亿元,信托期限为1年,预期年化收益率为5.85%。今年6月中旬,银监会发布了针对银行理财业务进行规范的会议纪要,明令禁止六项违规操作。但7月份至今,仍有28家上市公司公布了理财产品投资计划,约占今年以来公告投资理财产品上市公司总数的46%。东阿阿胶8月发布公告,投资3亿元购买华夏银行“华夏理财-创盈资产池”理财产品。该产品为封闭式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为6.5%。
上市公司理财热的背后,是部分资金最终流向了国家重点调控的房地产领域。根据公开信息,上市公司将资金投向房地产的渠道主要有三个:一是参与房地产信托项目,二是通过委托贷款的方式直接将钱借给房地产公司,三是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该理财产品又借道信托最终投向房地产。如陕鼓动力在半年报里披露了投向房地产的两笔信托投资,其中西安信托·金泰恒业特定资产收益权单一资金信托投资余额为3亿元,投资期限9个月,预期收益率7%。
财大气粗的上市公司资金大多是从股市中募集而来:海螺水泥曾在2007年5月增发3.1亿余股,增发价每股13.30元,募集资金41亿元;东阿阿胶2009年7月认股权证行权新增股份1.3亿股,按照行权价每股5.434元计算,募集资金7亿元;中工国际2010年11月定向增发3600万股,每股发行价18.03元,募集资金6.49亿元;陕鼓动力2010年4月IPO募集资金29亿元;特变电工2008年7月公开增发1.56亿股,每股发行价17.73元,募集资金19亿余元,又于2010年8月公开增发2.3亿股,每股发行价16.08元,筹集资金约37亿元;云南白药2008年12月定向增发5000万股,每股发行价27.87元,募集资金13.9亿元……如果对照这些公司的理财计划,不难发现,理财资金大多小于从股市募集的资金,只有中工国际的理财资金大于募集资金。这说明理财资金主要来自股市募集资金。
利用股市抵抗通胀不现实
显而易见,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大头都通过投资理财流回了社会,重新贡献了流动性。其实募集资金回流社会是必然的,即使将募集资金都存银行吃利息,实际上也是流回到了社会,因为银行得到这些存款后,还会再将这些资金放贷出去,从而增加流动性。从这个角度来看,上市公司将手中过多的资金进行投资理财,也无可厚非。如果上市公司将这些资金存银行,也会引起非议,因为这也是浪费资源。投资理财是资金保值增值的需要,但难以把握的是风险控制,银监会的禁令就是出于风险控制的目的,却并不能禁住上市公司的理财需求。
关键问题不在于上市公司理财,而在于资源配置的不合理,给予上市公司超额的资金配置,超出了这些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需要,这让上市公司怎么办呢?存银行也不是,投资理财也不是,盲目扩大再生产更不是,这都是资源配置功能失调惹的祸,资金过多配置给上市公司并不能真正吸纳流动性。实践证明,股市无法成为资金蓄水池,这些年还发行了大量证券投资基金,募集的大部分资金其实也通过流向上市公司而回流社会。
只有在大牛市的情况下,各路资金才会持续投入股市,不断做大市值,从而吸纳更多的流动性。但这种现象终究是暂时的,因为股市本身不能创造财富,本质上还是零和游戏,理论上有多少资金流入就有多少资金流出。在大牛市中流出的资金还会迅速重新流入股市,表现为股价上涨;但在大熊市中流出的资金就会流向社会,表现为股价下跌。现在的A股市场还谈不上是大熊市,但资金已经Hold不住了,连上市公司都热衷于理财,所以指望股市吸纳流动性来抵抗通胀压力是不现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