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多晶硅停产波及上市公司 整合风潮或起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5 15:18 来源: 新金融观察报

  作者:新金融记者 刘子安

  近期,天威保变、川投能源与岷江水电同日公告称,3家公司合资建立的多天威四川硅业因技术改造而停产,但3家公司并未对停产期限进行说明。此前,天威保变和另一家上市企业乐山电力共同投资的乐电天威硅业已经提前停产。

  光伏多晶硅产业曾是证券市场中炙手可热的概念,但时过境迁,这些上市公司已经很难再引起投资者的关注了。本月中旬,工信部出台了《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多家上市公司旗下子公司榜上有名,未来行业的重组或将开启。

  停产潮涌

  多晶硅产品价格已经从历史高点的每公斤500美元逐步下跌至30美元/公斤。由于价格不断走低,光伏多晶硅行业也已经从风光无限走到了步履蹒跚。

  而今年以来,国际多晶硅价格崩塌,有关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至11月份我国多晶硅价格比年初下跌超过70%,每公斤价格已经降至30美元以下,而国内多晶硅企业的生产成本基本维持在40美元/公斤附近。

  停产企业中不乏上市公司子公司身影,乐山电力和天威保变分别持股51%和49%的乐电天威硅业就是其中一员。两家上市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乐电天威虽然销售收入高达5.76亿元,但净利润只有58.7万元。

  乐电天威硅业筹建于2008年,注册资本5亿元。由于多晶硅项目耗资巨大,公司在2008年8月向中国进出口银行申请15.23亿元进口贷款,期限不超过66个月,并且由乐山电力和天威保变分别提供7.77亿元和7.46亿元连带责任担保。按照年息6%计算,乐电天威硅业每年的利息支出近亿元。

  乐山电力相关人士向新金融记者表示,乐电天威的生产成本已经倒挂,考虑到财务成本,为降低经营成本和支出,控股股东同意多晶硅企业停产实施技改,以求降低生产成本。

  今年9月,乐山电力通过了乐电天威硅业实施冷氢化技改项目并对其进行增资扩股的议案。公告称,乐电天威冷氢化技改项目预计总投资7.59亿元。其中乐山电力以自有资金向其增资1.95亿元,而天威保变亦增资1.87亿元。

  据相关行业协会统计显示,国内40多家多晶硅企业除6家至7家外,其余已陷入停产状态,众多上市公司的子公司也未能幸免。

  整合或起

  就在光伏多晶硅行业整体处于水深火热之时,工信部在12月13日公布了第一批符合《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的20家企业名单。

  据了解,在首批名单中,有多家A股上市子公司入围,包括:东方电气母公司旗下峨眉半导体材料、天威保变与川投能源的合资企业四川新光硅业、特变电工旗下的特变电工新疆硅业公司以及天威四川硅业和乐电天威硅业。

  对此,国联证券多晶硅行业研究报告认为,按80万/吨的投资成本估算,每期3000吨/年的产能限制意味着24亿元的初始投资规模,加上项目投资中最低资本金比例不得小于30%,这两项提高了资金门槛,投机企业将被拒之门外,有利于行业内的大企业发展,充分发挥规模优势,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但北京某综合类券商新能源分析师的观点却略有不同,他向新金融记者表示,多数多晶硅生产企业产品售价低于成本,行业内部在“无形的手”作用影响下重组不可避免,工信部推出的《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则会加速业内的整合。

  此外,兴建光伏电站也成为多家公司的突破方向。盾安环境于12月6日公告表示,将通过设立全资子公司在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投资1.51亿元建设10MW光伏电站项目。

  航天机电和张掖市政府签署协议,在未来3年到5年,双方将共同开发建设200MW太阳能光伏电站以及年产100MW太阳能光伏组件的配套生产能力。

  前述分析师认为,通过在国内建设光伏电站,光伏组件可以实现自产自销。若有国家光伏政策扶持,这样的现象还会持续出现,这也是光伏上企业通过内需化解产能过剩的有效途径。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