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三峡新材股价高台跳水 受困主力资金断裂传闻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5 15:03 来源: 新金融观察报

  作者:新金融记者 王瑛

  当重庆啤酒十跌停的阴云笼罩股市时,三峡新材正演变为“第二只重庆啤酒”。

  三峡新材这家以平板玻璃及玻璃深加工制品、石膏及制品的生产和销售为主业的公司,在今年10月份涉足医药领域, 但刚向“新药概念股”转变的三峡新材却上演了“高台跳水”的一幕。

  市场人士认为,股价大跌背后的原因可能是受到主力资金链断裂传闻和重庆啤酒事件的影响。截至上周五,三峡新材创出今年以来的最低价6.92元,当日报收于7.18元。

  “利好”频出 难掩股市之殇

  从12月12日到14日,连续三个交易日内,公司股价跌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而公司公告中却毫无“利空”可言。停牌两日后,公司于19日复牌,股价却再度跌停。

  上周三,三峡新材(600293)发布公告称,公司最大单一股东当阳市国有资产管理局于12月20日通过上交所证券交易系统增持公司92.1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27%,平均增持价格为8.58元/股。此番增持后,当阳市国有资产管理局持有公司股份4367.0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2.68%。

  然而,大股东增持之举并未挽救市场的信心。就在前一交易日(12月19日),公司停牌核查后发布公告称,第一大股东当阳市国有资产管理局除拟在未来六个月内增持公司股份,增持数量不超过总股份的5%,同时公司不存在信披违规及对股价产生影响的事项。

  但面对被“腰斩”的股价却令投资者“伤不起”,在此之前,公司也曾数次公布“重大利好”,但股价仍是无动于衷。

  今年10月末,三峡新材以3775万元的价格受让国中医药有限责任公司所持苏州盛康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42%的股权;同时公司宣称计划投资79983万元用于特种低辐射节能玻璃综合开发工程项目。令投资者大失所望的是,两个“重磅利好”并未使公司股价上涨。

  无独有偶,公司于11月末宣称,完成上述收购后,公司进军抗肿瘤生物医药领域,但股价未见起色。诡异的事件仍在继续上演,12月14日,公司公告称,三峡新材收到当阳市人民政府1700万元奖励资金。此时正值公司二度跌停之际,但即使“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也没能使公司股价力挽狂澜,下一个交易日仍以跌停告终。

  有趣的是,在公司大股东当阳市国有资产管理局出手补救前,二股东海南宗宣达实业投资有限公司与大股东之间展开了一场股权争夺战。

  相关资料显示,截至2011年11月2日,海南宗宣达直接持有三峡新材4243.44万股,占三峡新材总股本的12.31%,相对大股东12.41%(增持之前)的持股比例已相距不远。

  但在11月1日,海南宗宣达受让武汉广利源商贸有限公司股东刘飞100%的股权,而武汉广利源商贸有限公司持有当阳市国中安投资有限公司37.9%的股权。而这家公司又持有三峡新材3689.9万股,占三峡新材总股本的10.71%。也就是说,海南宗宣达与国中安投资的合计持股比例已经远超第一大股东当阳市国有资产管理局。

  “新药概念” 剧痛后的反思

  一边是跌跌不休的股价,另一边是层出不穷的利好消息,如此蹊跷的行情也令众多业内人士感到迷茫。三峡新材这只以“抗跌”闻名的牛股,从曾经的3元/股,一度涨到最高价19元,现在却令人胆寒。那么,三峡新材接连下跌的背后有何猫腻呢?

  为此,新金融记者近日致电该三峡新材,公司电话一直无人接听。不过此前公司人士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公司经营管理一切正常,但查看公司三季报不难发现公司前三季度的净利润已同比下滑45.81%。

  随着公司股价一落千丈,市场的种种猜疑甚嚣尘上,主力资金链断裂的消息不胫而走,有业内人士认为是受重庆啤酒事件影响。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另一种可能是游资急于套现,而其根源在于临近年终,筹借资金存在还款到期的压力。

  有趣的是,在公司股价大跌浪潮涌来前夕,公司第四大流通股股东韩文铭“反常”地将其所持2620万股股票抛售近920万股。

  据三峡新材11月23日公告显示,韩文铭于10月17日至11月22日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减持本公司无限售流通股股份9197334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67%。

  虽然这名“弄潮儿”成功躲过一劫,将自身损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但其是否提前获知内幕信息却深受猜疑。

  同时,新金融记者获悉,近日北京市问天律师事务所张远忠律师接到三峡新材投资者举报,根据投资者举报内容,张远忠认为三峡新材涉嫌被操纵。

  在他看来,对于三峡新材利好消息频频发布,公司有配合操纵者出货的可能。与此同时,三峡新材19日发布消息称第一大股东拟在六个月内增持上市公司股份,该消息对大股东没有任何法律上的约束力,但很容易让投资人认为是“重大利好”,进而有“误导”投资者的嫌疑。

  不过,上海市李国机律师事务所周爱文律师接受新金融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三峡新材是否被操纵还难以确定,投资者很难掌握上市公司的详细资料和数据,因此希望由证监会介入调查。”

  据新金融记者了解,为便于调查,张远忠律师在上周以8.22元/股的价格买入公司股票,将以股东身份进行调查。

  北京某券商分析师向新金融记者表示:“概念股本身就有一个价值回归的过程,只是三峡新材来得太突然了。不排除是受到重庆啤酒事件的影响,该股庄家闻风而动。”该人士认为,肿瘤治疗药物对社会的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应当予以支持和认可。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尽管有传言称三峡新材主力资金断裂,但从近期公司公告来看,已有主力增仓迹象。但大股东仅增持0.27%的股份所起作用并不明显,加上大盘行情持续疲弱,不排除近期股价继续下跌的可能。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