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常州亚玛顿被指缺失独立性 产销寄生大客户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3 09:48 来源: 新金融观察

  作者:新金融记者 王瑛 制表 张翀

  受益于光伏产业的飞速发展,常州亚玛顿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常州亚玛顿)于近期成功闯关,即将登陆国内A股市场。备受关注的是,在这份不到300页的招股书中,公司在展现骄人业绩的同时,暗藏其中的风险也逐渐浮出水面。

  据新金融记者了解,常州亚玛顿以光伏玻璃镀膜技术的研发以及光伏镀膜玻璃的生产和销售为主业,其主导产品为光伏减

  反玻璃并主要应用于晶体硅光伏电池组件封装,是国内该类产品生产规模较大的企业之一。

  独立性或缺  产销“寄生”大客户

  长期以来,拟上市公司因过度依赖大客户而导致独立性缺失是业内人士老生常谈的话题,同时也是拟上市公司被否的“硬伤”之一,同样的问题似乎也出现在常州亚玛顿身上。

  自2009年以来,常州亚玛顿业绩成倍激增,截至今年上半年年末,公司便已取得9456万元的净利润,而在2008年的净利润仅为598.66万元。但飞速飙升的业绩却并不能掩饰公司对大客户的依赖。

  据招股书中所载,常州亚玛顿的产品主要销售给无锡尚德、韩华新能源、阿斯特等厂商。

  资料显示,2008年到2011年上半年,常州亚玛顿向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高达99.68%、93.29%、90.00%及84.90%。其中,2011年上半年的数据显示,常州亚玛顿仅对无锡尚德这家大客户的销售便占去四成,而在2009年这一比例甚至高达66.73%。

  对此,常州亚玛顿认为:“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的原因与其所在行业本身集中度较高的特点有关。”同时,公司列举了2009年无锡尚德等8家企业合计占据国内光伏电池组件出货量77.47%的市场份额。并表示:“若缺少上述主流客户,光伏减反玻璃生产企业将缺少发展的基石。”

  照此看来,常州亚玛顿的销售依赖大客户的举措倒显得理所应当,但分析人士并不这么认为。北京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表示:“拟上市公司客户集中度过高的话,应该尽量分散,否则投资者会对企业独立性产生怀疑。”

  针对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问题,公司则表示:“公司加大营销力度,积极开拓市场,增加新客户,同时大力挖掘现有中小客户潜力,增加对中小客户的销售,以降低大客户特别是无锡尚德在公司销售收入中的比重。”有趣的是,在公司大举“开拓市场”的口号下,公司近700名员工中仅有8名销售人员肩负企业“开疆拓土”的蓝图。

  而在亚玛顿销售依赖大客户而遭受质疑的同时,公司向前五名供应商的采购情况也同样引人注意。采购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同样深远。据招股书中资料显示,2008年到2011年上半年,亚玛顿向前五名供应商采购比例分别高达72.71%、84.97%、83、60%及80.45%。其中仅对信义玻璃控股有限公司及其下属公司(下称:信义)的采购额就几乎占去采购总额的“半壁江山”,从今年上半年的采购情况来看,这一比例依然高达52.61%。

  虽然常州亚玛顿并未将此列入风险因素,但北京一位分析人士向新金融记者表示:“原材料供应作为公司生产经营的重要环节之一,如果公司仅向几家公司采购并占比较高的话,一旦供应商出现突发状况,同样也会给公司的正常生产带来未知风险。”

  悬疑待解 市场竞争添变数

  常州亚玛顿依赖大客户而遭质疑的同时,激烈的市场竞争状况也被抛出“台面”,大量光伏减反玻璃企业涌现的情况下,大客户的依赖又能维系多久呢? 

  河南一家光伏材料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生产光伏镀膜玻璃的企业并不是特别多,国家政策大力扶持下,光伏产业发展很快,相关企业都想来分一杯羹,未来几年行业竞争激烈是必然的。”该人士也表示:“光伏玻璃的需求量在逐年增多 ,大家都在扩产。”

  据记者了解,目前已有部分企业进入光伏减反玻璃市场,还有大部分企业正跃跃欲试,准备投身其中。已上市公司中,金晶科技(600586)正在研究超白玻璃减反膜,目前已进入中试阶段。ST安彩(600207)则在去年8月份发布公告称正在建设镀膜玻璃项目,作为亚玛顿最大的供应商信义玻璃也正在进行光伏减反玻璃的研发和试制。

  毫无疑问,市场竞争的加剧也会对亚玛顿的业绩产生影响。对此,亚玛顿在招股书中也坦诚:“如果公司的业务发展速度跟不上行业发展的步伐,或不能继续在技术上保持领先优势,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可能逐渐削弱,市场份额可能下降,同时激烈的市场竞争可能导致公司产品利润率下降。”

  此外,在这份“亮丽”的招股书中,向我们揭示了一段“诡异”的股权转让史。事实上,亚玛顿的股权结构并不复杂。据招股书中所载,林金锡、林金汉两兄弟控股的亚玛顿科技持有亚玛顿的股份比例为60%,常风高新投持有30%的股份,上述二人的大哥林金坤持股比例为10%。

  在亚玛顿上市前的2010年4月,一位名为邵寿良的美籍自然人股东却“离奇”退出,将所持30%的股份以3105.4万元的价格悉数转让给了大股东亚玛顿科技,放弃了唾手可得的财富盛宴。据招股书中显示,邵寿良是在2007年以337.5万元的平价增资亚玛顿。

  经测算,此番亚玛顿成功上市后,30%的股份即相当于约4亿元的投资回报,也就是说,已经苦等三年的邵寿良若再等一年半载,当初300多万元的投资便可获得超百倍的回报,但这却与邵寿良无缘。

  持股比例30%的常高新风投也同样引起关注。据相关资料显示,常高新风投对项目的投资期限为3到5年。其常规做法是,公司对单个企业的投资额不超过本公司股东出资总额的10%,比例不超过被投资企业股权总额的30%。

  而据招股书中显示,常高新风投2011年上半年的净利润为-19.86万元。以此来看,公司盈利状况并不好,而这一局面并不会持续太久,一年的限售期过后,常高新风投便可获得数倍回报。但分析人士认为,届时大股东的大举减持或将引发投资者的恐慌。

  投中集团首席分析师李玮栋接受新金融记者采访时表示:“一般来说,投资机构在拟上市公司中的持股比例都不会太高,扮演的是中小股东的角色,这样也便于上市后退出并获取投资回报。”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