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海思科业务外包如定时炸弹 股权转让猫腻重重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5 09:22 来源: 龙虎网

  编者注:文章发表于12月14日

  龙虎网讯 今日,西藏海思科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思科”)IPO能否过会将见分晓。招股资料显示,海思科主要从事化药制剂及原料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导产品包括肝胆疾病用药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特色抗感染用药注射用夫西地酸钠等。本次拟发行4010万股,募资用于建设辽宁海思科新产品生产基地。

  在今天过堂的四家企业中,海思科的业绩可谓靓丽,但龙虎网记者调查发现,其靓丽业绩背后却是疑窦丛丛,给投资者带来颇多疑虑。

  “外包”如枕定时炸弹

  研发、生产、销售是海思科业务链的三步曲。但海思科的做法却异于同类企业,据其招股资料中介绍,“公司通过分析我国医药行业技术发展规律,把握我国 GMP 产能相对过剩的行业发展特点,并结合自身竞争优势,坚持研发驱动、技术领先的经营理念,专注于药品研发与流通销售环节。公司在主导产品研发成功后,与合作方天台山制药和美大康药业合作,合作方在公司技术支持下申请产品生产批件并进行生产,公司负责产品的全国独家总经销。”

  如此,海思科在生产环节上的少投入有效降低了公司的资产规模,使资产收益达到较高水平。

  但这种省力省钱的模式却并不省心,其隐患显而易见。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首先是产品质量的把空,近年来发生过多起严重药品生产、流通环节的事故,一旦代工厂商出现纰漏,则公司很难独善其身。其次,找厂商代工还存在技术、知识产权外泄的风险,一旦药品被仿制成功,则无疑将会增加竞争对手。”

  虽然海思科在招股书中表示对合作生产企业有相关约定,但上述任一风险一旦发生,必然会对其业绩产生影响。

  “一夜暴富”背后有什么?

  纵观各类IPO企业,靓丽业绩者很多,但海思科火箭般速度增长的财富依然让人瞠目结舌。

  据招股资料显示,海思科的前身西藏康欣药业有限公司(下称“西藏康欣”)由自然人王秀芹、游青跃及解合江发起。因经营不善,到2007年10月,西藏康欣已累计亏损54.41万元。2007 年11 月8 日,通过股权转让,西藏康欣股东变更为王俊民、范秀莲、郑伟。之后,西藏康欣可谓“一夜暴富”。2008年实现营业收入3.58亿元,净利润1.95亿元,毛利率高达69.01%。

  从亏损54.41万元到盈利2亿,这其中的奥妙应该不同寻常,记者试图在招股资料中查询其致富之道,却没有找到蛛丝蚂迹。公开资料中并未透露任何有关西藏康欣在2008年曾发生过业务变更、经营模式转变等情况,似乎一切只因股东变更。是刻意隐瞒还是另有隐情?面对投资者的疑惑,海思科能否给出明确的答案?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