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去年机构655亿打新仅半数获利 QFII打新浮亏25%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6 23:18 来源: 投资者报

  《投资者报》分析员 杨秀红

  机构们的打新热情已大不如从前。

  这从中国交建的申购中就可略窥一斑。该股因网下申购不足,成为2005年实施IPO询价制度以来首次被主承销商包销的新股。

  《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统计,去年有21只深市新股询价机构不足30家。八菱科技、朗玛信息还均曾因为询价机构不足20家遭遇发行中止。

  机构们趋之若鹜的新股发行为何渐渐成为“冷板凳”?

  去年以来,机构累计有655亿元资金投入打新项目中,仅有半数机构在新股3个月锁定期满后获利,其余则亏损。这些机构多则上亿元,少则亏损几千万元。

  亏损最多的是信托公司,其次是社保基金。在各大机构类型中,仅有基金和保险有所获利。按照打新收益率排序,保险的投资收益率最高,QFII眼光最差。

  从细分机构来看,新华信托和中国电力公司成为打新亏损和盈利最多的机构。

  机构们不断在IPO投资中亏损,而导致其亏损的原因,除了股指整体偏弱外,新股“三高”发行的顽疾也再次凸显。

  655亿打新半数获利

  中国交建网下申购不足的个案背后,折射出机构们打新热情的骤减。是什么让机构的打新热情退烧?机构在IPO项目上的大面积亏损或是主因。

  去年以来(截至2012年2月23日,下同),机构累计在新股发行中投入资金655.17亿元。以基金投入的资金最多,获得配售的金额也最多,去年以来,其获得配售的资金累计达到242.39亿元。其次是券商,累计获得配售资金134.89亿元。两者获配金额占机构总获配总额的57%。

  上述资金中已经解禁的有626.85亿元,在3个月锁定期满后,这些资金不但没有盈利,反而亏损1.15亿元。

  从细分机构来看,在3个月的锁定期满后,能够获利的机构不足一半。

  根据我们的统计,去年以来,先后有3725家细分机构打新成功,其中3676家细分机构配售的新股已经解禁。

  已解禁的股票中仅有1798例获利或盈亏持平,占总数的49%。其余打新机构在3个月锁定期满后都有或多或少的浮亏。

  如果把3个月锁定期资金的机会成本考虑在内,则亏损的机构会更多。

  需要说明的是,之所以选择3个月锁定期满当日的盈亏作为衡量基准,这是因为,在锁定期满以后,无法追踪机构们的减持路径,其盈亏收益只能另当别论。

  QFII 打新浮亏25%

  去年以来,机构们整体打新收益以亏损1.15亿元宣告失败,但是对于不同的机构而言,他们的打新水平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那么,基金、券商、保险、社保、QFII等等,谁家的打新收益率更高?谁家水平最差?

  去年以来,保险累计获得配售资金62.99亿元,3个月期满后累计盈利约2亿元,其打新收益率约为3.17%;QFII累计获得配售的打新资金有1.37亿元,锁定期满后累计亏损3359万元,打新收益率为-24.45%,在所有机构中最低。

  给QFII带来较多亏损的两只股票是蒙发利和辉隆股份,两者分别令其浮亏1520万元和1410万元。

  其他机构的打新收益率也不尽相同,其中,券商集合理财、一般法人和基金的打新收益率较为接近,均在1%~2%之间。而券商、阳光私募、社保、信托公司等则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打新收益率为负值。

  如果按照盈亏金额来排序,则去年以来,以信托公司和社保基金浮亏最多。

  我们汇总的机构盈亏榜显示,在所有机构中,去年以来,信托公司和社保基金分别亏损2.56亿元和1.69亿元。投入金额最多的基金浮盈最多,达到2.69亿元,其次是保险,浮盈2亿元。

  新华信托成亏损之王

  前文只是按照机构类型进行了粗略统计,如果逐一细数每个细分机构的盈亏情况,其情形又大有不同。

  浮盈最多的是中国电力财务有限公司,其次是渤海证券,泰康人寿(微博)保险公司的个人分红险位列第三。前两者的浮盈金额均超过亿元;浮亏最多的是新华信托,亏损额居于第二的是国泰君安,再次是中国太保。前两者的浮亏金额也均超过亿元。

  在浮盈最多的前20家细分机构中,以保险和基金最多;在浮亏最多的20家机构中,以券商和基金最多。由此看见,保险机构的打新水平较高,而基金的打新水平较为分化,券商的打新水平则较差。

  以浮盈和浮亏最多的两大细分机构——中国电力和新华信托为例,我们分析了导致其盈亏的股票。

  其中给新华信托带来较大亏损的新股是庞大集团和东富龙,两者分别令其浮亏7715.95万元和1221万元。

  其中,庞大集团因为套牢众多打新机构而在资本市场上而闻名。该股上市以后3个月下跌近三成,给多加基金、财务公司、券商等带来上千万元的浮亏。

  中国电力的成功,则来自其多次选股成功。其投资的江粉磁材、桐昆股份、方正证券(微博)、东吴证券等多只新股均为其带来上千万元的浮盈。

  亏损源自三高发行

  追溯上述机构投资盈亏的原因,其直接原因就是新股上市后的股价表现。

  2011年1月以来,合计发行新股上市满3个月的新股有248只,在3个月锁定期满时,这些股票中有124只股票下跌,占总数的一半。

  在机构选股不当,遭遇一只只“黑天鹅”的背后,其亏损的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这些新股以高估值发行。

  去年以来发行的新股中,以创业板股票的发行市盈率最高,达到50.78倍。其次是中小板,达到41.9倍。就连主板股票的平均发行市盈率也高达36.56倍。

  其中,创业板中4只股票的发行市盈率更是超过100倍。这些股票包括雷曼光电、先锋新材、铁汉生态和国电清新等。

  这些新股发行市盈率均远远超过去年大盘仅十多倍的市盈率水平。

  在价值投资的天平作用之下,这些高估值的新股跌落神坛在所难免,而打新机构也难免受其拖累。

  此外,一些标榜高成长的股票,在上市前以美好的业绩预期获得了较高的市盈率,但是在上市以后业绩却出现变脸,也导致其股价大跌,令投资机构受损。■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