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减持王:ST梅雁卖子维生成弃壳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2 02:43 来源: 中国经营报

  段铸

  ST梅雁(600868.SH)并不是2011年被主要股东减持最多的上市公司,但却因大股东累计减持后仅以2.197%的超低比例控股而荣膺A股“减持王”。

  刚刚公布的ST梅雁2011年三季度报显示: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2235万元,但是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5207.9万元,ST梅雁如若在2011年剩余的3个月内,主营业务净利润无法转正,将再度被提示退市风险警告。

  “全年净利润为正(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基本不可能了,今年前三季度公司水电资产受天气影响,亏损很大,仅仅靠第四季度赚5000多万元是不可能的。”ST梅雁一位高层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A股最低控股比例

  仅仅依靠2.197%的控股比例就控制了一家市值53亿元的上市公司,ST梅雁已经成为了A股2000余家上市公司中,大股东控股比例最低的上市公司。

  以2011年10月19日ST梅雁2.79元/股的收盘价计算,仅需1.17亿元就可以超越ST梅雁第一大股东梅雁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梅雁实业),从而控股ST梅雁,这一数据在此前一个月还为1.5亿元。

  然而,似乎并没有人愿意这么做。

  根据统计数据,梅雁实业自2007年11月7日起至2011年9月9日,累计出售ST梅雁2.54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3.4%。

  “谁做大股东都一样。”ST梅雁原董事长杨钦欢曾多次对记者表示,自己并不在意控股权,“谁能把公司搞好谁就当家”。

  “大股东抛股票也是逼不得已。”ST梅雁一位高层向记者透露,在2001年梅雁水电转型期间,剥离了大量与水电无关的资产,包括螺旋藻养殖厂、酒店、房地产开发公司、装修公司、学校等,大都被梅雁实业接收了,而这些资产大多盈利差,“卖股票的钱全部都用来还债了。”该高层还透露,梅雁实业早期向员工集资,用来投资创业,“大概几亿元,都打了水漂,到现在债还没还清,上市公司股价低,大股东卖股票也卖不了几个钱,但是不卖股票又没钱还债”。

  2011年9月15日,杨钦欢、李江平和叶新英三名ST梅雁董事辞去职务,其中杨钦欢还辞去董事长职务,同时增加3名独立董事,加上之前的3位独立董事,共计6名,占董事会三分之二席位,ST梅雁也成为A股上市公司中,独立董事比例最高的公司,形成了“独立董事当家”的局面。

  屡次减持,ST梅雁受到了广东证监局的关注,“(证监局)认为大股东控股比例太低,而在董事会中的席位太多,为了更好的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所以才对董事会进行了调整”。ST梅雁董秘胡苏平告诉记者,董事长及梅雁实业的两名董事辞职并非外界所猜测的公司要进入重组程序,而只是依据监管层的要求。

  10年变卖29亿资产

  据同花顺数据终端统计,2001年至今,ST梅雁累计转让了28家控股、参股公司股权,变卖资产总额约29亿元。

  其中,2001年转让了旗下13家公司的股权;2004年与2005年就分别转让了广发证券共约3.35亿股权;2006年转让3家公司股权;2007年转让梅县梅雁热电有限公司;2008年、2009年各转让了3家公司;2010年转让2家公司,2011年到目前为止转让了2家公司。

  “具体数据没有统计过,但是应该分开来看,2001年到2005年的转让是梅雁股份转型至梅雁水电的必然之路,而2006年以后的转让则是为了偿还银行贷款,以降低负债。”前述高层告诉记者。

  在变卖了29亿元资产之后,ST梅雁陷入了“卖子维生”的困局,最近一次出售资产发生在2011年8月15日,该公司公告以6762.5万元的价格将旗下TFT(液晶显示器)公司转让给梅雁实业。

  “大股东卖股票套现,然后收购上市公司资产,解决上市公司的财务危机。”前述高层如此评述此次交易。

  负债压垮“民营水电大王”

  2006年,ST梅雁完成了从多元化经营向水电主业转型的目标,总装机量超过60万千瓦时而成为A股中的“民营水电大王”。

  “策略没有问题,但却对财务风险预估不足。”前述高管告诉记者,水电是“一次性投资大,回报期长”的行业,“现在的价格大概是每一万千瓦时1个亿投资”,也就是说,2006年的ST梅雁在水电业务上的投资超过60亿元。

  “(水电站)绝大部分在广西,但是广西的水电上网电价长期在0.22元/千瓦,而广东则高达0.39元/千瓦。”ST梅雁原水电总监邓志红告诉记者,公司转型水电后,广西低廉的上网电价拖累了公司的投资回报。

  根据ST梅雁财务资料,2006年时,ST梅雁的负债一度接近70亿元,负债率也接近70%,这对于回报期长的水电业务来说,入不敷出。

  2006年、2007年,ST梅雁连续两年亏损,上市以来第一次戴上了“ST”的帽子,“不卖掉一部分水电资产,就得退市。”前述高层告诉记者,从此时开始,ST梅雁走上了“卖子维生”的道路,“屋漏偏逢连夜雨,近几年银根缩紧,以往很容易续贷的贷款突然被银行要求还款,不断卖资产,公司的盈利性资产越来越少,每年的利润也越来越少,催债的银行却越来越多”。根据记者获得的一份ST梅雁资产处置表显示:包括土地、商品房、商铺等众多可变现资产都在ST梅雁出售范围之内,“ST梅雁唯一活下去的希望就是尽可能多的处置资产,变现还债,以便保留部分盈利资产,等待重组方的来临。”前述高层表示。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