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登海种业再陷质量门漩涡 澄清公告避重就轻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1 22:45 来源: 经济导报

  经济导报记者 段海涛

  登海种业(002041)一则避重就轻的澄清公告让其再陷质量门漩涡。11月30日晚,登海种业以公告形式否认被农业部抽查为质量不合格产品的玉米杂交种“世宾28”生产者与公司有关系。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登海种业对于其主打产品“先玉335”同样被抽查认定不合格一事,却只字未提。

  “低于标签标注的指标,但是符合国家标准,农民实际种植情况也显示出苗良好。”12月1日,登海种业董秘原绍刚在电话中向导报记者解释说。除了登海种业,还有多家种业上市公司同时登上产品不合格“黑榜”,上市公司的金字招牌并未成为其品质的保证。

  登海种业澄而未清

  登海种业介绍称,11月29日,农业部网站公告了“农业部办公厅关于2011年春季种子市场联动抽查结果和2010年冬季种子企业监督抽查品种纯度结果的通报(农办种【2011】5号)”。该通报中,涉及到被检经营者沈阳市于洪区辉煌种子商行经营的玉米杂交种“世宾28”质量不合格(纯度未达标注值),标注生产企业为“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登海种业解释称,被农业部抽检的“世宾28”包装袋标注的生产企业实际是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沈阳世宾育种研究所,但公司并没有成立沈阳世宾育种研究所,该研究所不是公司的下属单位,与公司不存在关联关系。

  至于为何会出现被“冒名”的情况,登海种业表示,公司曾与沈阳世宾育种研究所就合资事宜进行过磋商,但未达成合资协议。

  不过,否认与“世宾28”有关并不能让登海种业撇清与质量门的关系。

  通报显示,在今年春季抽检中,由山东登海先锋种业有限公司(下称“登海先锋”)生产、宁夏中宁县种子公司瓜菜种子站经营的玉米杂交种子“先玉335”被判定为不合格产品,主要问题出在水分含量上,企业标注值为12%,实测值为12.6%,高了0.6个百分点。

  此外,由登海先锋生产、山西寿阳县宝丰种业有限公司销售的另一批“先玉335”,则因出芽率低被认定为不合格,其发芽率标注值为92%,实测值为85%,误差率达7%,较容许误差值3%高出4个百分点。

  但登海种业对此结果只字未提。

  据了解,“先玉335”是登海种业的利润奶牛,占登海种业业绩和利润的一半以上。公司2010年年报显示,登海种业全年实现营业收入93780.35万元,其中,控股子公司登海先锋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6035.54万元,净利润为34949.52万元。

  在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原绍刚介绍说,在企业自测中,山西样品出芽率为94%,宁夏样品水分含量为10.8%,均符合标准。但他表示,企业会尊重抽查结果。

  导报记者了解到,这并不是登海种业第一次出现种子质量不合格的情况。早在半年前,登海种业生产经营的“登海605”就因发芽率低被抽查认定为不合格产品。检测结果显示,“登海605”发芽率的实测值为85%,而标准值为92%,误差达到7%,较容许误差值3%高出4个百分点。

  多家上市公司“上榜”

  导报记者注意到,除了登海种业,敦煌种业(600354)、神农大丰(300189)、荃银高科(300087)等种业上市公司都有不合格产品曝光,占到沪深两市8家种业上市公司的一半。

  通报显示,在春季抽查的1195个种子样品中,所检项目均符合要求的有1017个,占样品总数的85.1%。

  在上市公司所涉产品中,敦煌种业所涉产品都是玉米杂交种子,公司生产经营的“吉单261”水分不合格,标注值13%,实测值14.6%,远高于0.5%的容许误差率;敦煌种业先锋良种有限公司的“先玉420”和“32D22”发芽率不合格,实测值仅为84%和85%,较92%的标注值也相差不小;绵阳敦煌种业有限公司的“敦玉518”纯度不合格,实测值92.2%,标注值96%,而容许误差率为1.6%。

  其他不合格种子则集中在水稻杂交种子中,福建神农大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特优898”纯度不合格,四川神农大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的“乐优2号”发芽率不合格;荃银高科的“新两优343”纯度不合格。

  值得注意的是,登海种业、敦煌种业被曝不合格的玉米种子,都是与美国先锋合资的公司生产的。

  据了解,登海种业和敦煌种业均在与美国先锋合资的公司中持股51%,且合资公司是两家上市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而每年11月至来年3月为玉米制种旺季,农业部此时发布先锋种业产品不合格的消息,或将对相应上市公司的业绩造成影响。

  “这个销售季刚开始,还看不出对销售会造成怎样的影响。”原绍刚说。

点击进入[登海种业吧]讨论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