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江铜涉污被指祸及数十万人 每年仅支付赔偿18万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8 08:33 来源: 东方早报

  涉事主角德兴铜矿产能“占到了江铜总产能的76%”

  早报记者 李跃群

  继紫金矿业(601899)之后,另一矿产巨头江西铜业也被曝污染。昨日,新华社发表“新华视点”文章称,“江西铜业集团下属的多家矿山企业,多年将工业废水排入乐安河,祸及下游数十万群众”,造成了当地“农田抛荒,癌症高发”。

  对此,江铜集团内部人士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称,已看到该稿件,并表示公司在环保方面的投入一直很大,事实并不像新华社所说的那样。

  在昨日刊发的题为《上市公司排污 责任推给“历史”?——江西省乐安河流域遭污染调查》的文章中,新华社写道,造成江西省兴德市污染的主要是江西铜业旗下的德兴铜矿。

  根据江西铜业集团网站,德兴铜矿位于江西省德兴市,是江铜集团下属上市公司——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600362)的直属企业。上述江铜集团内部人士称,该铜矿历史悠久,目前产能占到了江铜总产能的76%,而且近年来仍在扩产。

  上述人士不愿具名,因其并非公司指定的发言人。

  “20年来全村没一人

  通过征兵体检”

  新华社在昨日的稿件中称,乐安河是鄱阳湖的重要支流,历史上被德兴、乐平两市百姓称为“母亲河”。然而,随着德兴铜矿等矿山企业“不断扩张”,下游的乐平市深受污染之害,涉及9个乡镇约42万人。

  江铜今年发布的2010年年报数据显示,去年全年,江铜集团矿产铜17.2万吨。而德兴铜矿扩产后为13万吨。上述江铜内部人士称,由于近几年来德兴铜矿还在扩能改造,所以其产量在近三年中是“稳中有升”的。

  在紧邻德兴市的乐平市名口镇戴村,新华社引述村民的说法称,由于乐安河上游多年来污染严重,素有“油料村”之称的戴村已有2800多亩地无法耕种,近20年来全村没有一人通过征兵体检,仅癌症患者就有70多名。“如果碰上大雨或者发洪水,上游的污水一下来,稻田就要减产甚至绝收,连河里的鱼都要死光。”

  新华社称,上述污染危害得到地方政府确认。乐平市政府在去年10月上报省政府的“请示”报告中称,由于受到乐安河污染影响,部分沿岸村镇的井水仅为地下水四类水质标准,不能直接饮用。相关群众肝脏发病率高于其他地区,血检不合格面广。

  不仅是乐平市。新华社称,今年4月,德兴市香屯镇五星村查出数十名儿童血铅超标。当地村民认为,都是临村而建的江西铜业集团下属企业金德铅业公司“惹的祸”。村民周花秀说,厂里排出的烟尘里有铅,碰到下雨天,染得地面都是黄的。

  “德兴铜矿每年向乐平市

  支付赔偿金18万余元”

  对于新华社所指的污染问题,前述江铜内部人士称,已见到该新闻,“这肯定会对公司产生影响,但事实并不像新华社所说的那样。”

  德兴铜矿环保部主任潘兵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称,近几年德兴铜矿的环保投入已超过2亿元,德兴铜矿已完全实现了污水处理达标排放,不可能出现污水外排现象,乐安河中下游的水质已经得到很大改善。

  “我们环保的投入很大。每年仅在德兴铜矿上的环保投入就达到了2亿元。”前述江铜集团内部人士说。

  江西铜业2010年的年报显示,江西铜业去年的利润总额高达59.8亿元,营业收入高达764.4亿元。据此计算,在德兴铜矿的环保投入上,占其利润总额的3.34%、总收入的0.26%。

  而据新华社援引的乐平市政府调查报告,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上游有色矿山企业的生产,乐安河流域每年接纳的“三废”污水排放总量达6000多万吨,废水中重金属污染物和有毒非金属污染物种类有20余种。由此带来一系列损失,如9269亩耕地荒芜绝收,1万余亩耕地严重减产,沿河9个渔村因河鱼锐减失去经济来源,相关人群重金属中毒病症和奇异怪病时有发生。

  新华社文章称,2001年,乐平市政府、德兴铜矿等单位达成“乐安河乐平段农田赔偿协议”,依据环保部门1991年对乐安河乐平段农田污染调查的结果,由德兴铜矿等矿企每年向乐平市支付赔偿金18万余元。

  “即便这点赔偿金,受害群众大都反映‘从未领到’。”文章说,有村民表示,“对于乐平市受污染影响的40多万人来说,18万元赔偿款如果发下去,人均还不到1块钱。”

  弱化的基层环保部门

  据新华社报道,虽历经近40年申诉,乐安河沿岸仍有部分村庄连基本的饮水问题都未解决。无奈之下,戴村村民自2009年起派代表通过“一切合法途径”,与排污企业打起“持久战”。

  一些沿河居民呼吁,“利税大户”不应成为企业污染的挡箭牌。

  挡箭牌的说法,新华社是这样报道的:对潘兵关于水质改善的说法,乐平市环保局长黄林给予肯定,理由是目前“地表水监测正常”。“但面对记者质疑,乐平市环境监测站站长唐建军坦言,重金属污染危害最大的是土壤,由于缺乏设备,乐平市环保部门从未做过这一检测。他承认,仅靠地表水监测,根本没法测出重金属是否超标。”

  为何企业在污染问题上能得到地方的偏袒?有业内专家对早报记者表示,这是由于大企业对当地利税而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些地方对一家企业依赖极大,企业如果真的停产了,当地公务员,也包括环保部门的人,他们的工资都可能发不了了。”

  “越到基层,环保部门的监管职能就越弱化。”江西省环保厅厅长邓兴明告诉新华社记者,由于基层环保部门隶属当地政府,他们必然要围绕地方党委、政府的目标开展工作,有的地方政府为发展经济,仍在上污染项目。

  “沿河小企业关停容易,但大企业要停产治理很难。”邓兴明说,乐安河污染彻底治理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

  江铜曾获环保奖项

  对于污染,潘兵告诉新华社记者,“造成污染的原因主要是古代遗弃的采矿通道形成的‘老龙废水’。”上述江铜内部人士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德兴铜矿开采历史悠久,从唐宋开始就已经是重要的铜矿了。

  “把污染责任推给‘历史’的人,难道想让‘历史’出面解决问题吗?”新华社这样援引一些沿河居民的心声。

  有意思的是,虽然现在正受到指责,但江铜曾在其年报中展示其环保佳绩:“本公司经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批准,荣获中华环境保护基金颁发的中华环境奖2005绿色东方企业环保奖。”

点击进入[江西铜业吧]讨论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