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啤酒和机构的利益捆绑 无一研究员敢于质疑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2 10:54 来源: 证券市场周刊【《证券市场周刊》记者 宁波】13年来,重庆啤酒关于疫苗的消息不断传出,实验结果总能拿来说故事,每次市场都起反应,而一波波的机构、企业从里面赚了钱走了,如今故事已经从激动人心演绎到了一波三折。机构、上市公司、券商研报之前的瓜田李下之嫌早已是资本市场上的老生常谈,当重庆啤酒成为大成系基金的“独门重仓股”时,故事进入高潮。
1997年10月30日,重庆啤酒正式登陆上交所,是国内最早上市的啤酒类公司之一。一年之后的1998年10月27日,重庆啤酒发布公告称,公司斥资1435.2万元收购大股东重庆啤酒集团持有的佳辰生物52%股权,并表示佳辰生物正全力以赴进行治疗乙肝新药等重大项目的开发。
此消息公布后至1999年6月30日的8个月期间内,重庆啤酒股价累计上涨148.82%,迎来了上市之后的第一波大行情,股价最高时曾达31.48元,而同期内另三家啤酒类上市公司燕京啤酒(000729.SZ),青岛啤酒(600600.SH)和啤酒花(600090.SH)的涨幅都在75%以内。
重庆啤酒年报记录显示,这一时期部分有实力的个人投资者和小型机构投资者参与到该股的二级市场炒作。
此后,经过一系列股权变更,至2001年1月19日,重庆啤酒将佳辰生物股权比例增至93.15%,从此开始逐渐与酿酒板块的走势脱离,越来越多地被市场视作乙肝疫苗概念股加以炒作。
重庆啤酒的治疗性乙肝疫苗在2003年进入I 期临床,机构的热情也被点燃了。
重庆啤酒2003年年报显示,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合计持股比例达到了27.5%,其中以国泰君安和东方证券为代表,两者分别持有840万股和620万股,位列第一和第二大流通股股东。国泰君安在2005年三季度“下车”,东方证券等到了2006年3月II期临床启动的利好,该股股价在这一时期从9元一线启动,在2007年6月13日达到了41元的阶段性高点。随后开始减持,到2008年一季报时,持股量已很低。估算东方证券买入的成本价在10元-20元之间,获利颇丰。
同时,已颇具规模的基金也在利好刺激下于2006年开始大举进入,合计持有2278万股,占总股本的29%。其中交银基金在介入时机和退出时机上都堪称精准。交银基金首次出现在重庆啤酒的2006年一季报中,持股量为638万股,取代了东方证券成为第一大流通股股东,其建仓成本约在7元左右,同样在2008年一季报时已基本退出,交银基金是这波行情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2009 年进入II 期B 阶段临床的利好则招来了大成基金,重庆啤酒的疫苗故事也开始进入高潮。
大成基金于2009年一季度开始大举进驻该股,当时重庆啤酒股价基本在20元以下。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9月30日,22只基金重仓持有重庆啤酒,持股总数量为4937万股。其中大成旗下9只基金合计持有重庆啤酒高达4495万股,占流通股比接近10%,重庆啤酒成为大成基金名副其实的“独门重仓股”。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0年以来,重庆啤酒更是每月公布疫苗研究进展。
除此之外,另外还有部分券商力挺,如自2009年8月起至今,兴业证券王晞已连续发布了21篇针对重庆啤酒的研究报告,每篇评级都是“强烈推荐”。在不断刺激之下,重庆啤酒股价连连走高。按照2011年11月25日的81.06元/股的收盘价格计算,经过近三年的时间,大成基金在重庆啤酒这一只股票上获取了超过300%的收益。
有资深投资人士告诉记者,姑且不谈疫苗如何,炒作确实太厉害了,机构目前的丰厚获利对其他投资者而言又是另一层风险。对于重庆啤酒这种基金“独门重仓”股,卖方出报告要看买方脸色,公司发公告也需征求基金意见。在业内有这样的说法,三年多来,从来没有研究员敢于质疑重庆啤酒的疫苗神话,否则就拿不到大成基金的分仓。
除了机构投资者,游资对疫苗概念的炒作更是由来已久。据统计,自2005年以来,重庆啤酒因股价异动先后31次出现在个股龙虎榜上,而龙虎榜信息显示,重庆啤酒每一次“暴动”都是游资的杰作。
就在2011年11月24日、25日,伴随机构出货的就是多地游资的“一日游”炒作。其中,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国宾路证券营业部买入金额为7596万元,11月25日卖出金额为8451万元;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浦东大道证券营业部买入金额为6064万元,11月25日卖出金额为6737万元。
不过,12月8日重庆啤酒复盘即跌停。2011年基金三季报中,重庆啤酒进入19只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以12月7日股价估算,其持有市值已上升到接近40亿元。假设持股未变,按跌停价算,仅大成系基金一日账面损失超3.64亿元,大成基金在重庆啤酒身上压下了如此之重的筹码,此次将如何全身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