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重庆啤酒疫苗门里七宗最 董事长为何不辞职下台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4 09:26 来源: CCTV《交易时间》

  摘要:2012年4月17日晚,重庆啤酒发布了一份迟到11天的公告。这是一份乙肝疫苗的临床试验总结报告,长达四千多字,里面还有大量图表、数据和晦涩的医学术语。不过,这份报告的结论,用两个字就可以概括:无效。

  马三立老先生著名的相声段子《家传秘方》。说的是他的表弟翔凤,在街边的地摊儿上,买了一个治痒痒的秘方,这秘方,包的那是里三层外三层,结果拆到最后一层,你猜怎么着,就见俩字:挠挠。

  仔细想来,马老先生讲的这个段子,在我们的股市里还真没少发生,远一点的,像银广夏那个威力无穷的“萃取”;近一点的,像海普瑞那个傲视群雄的“唯一认证”,唬来唬去,说到底,都不过就是“挠挠”两字。

  我们今天要说的这家公司,也有意思,把个“家传秘方”整整捂了十三年,成千上万的投资者被唬得一愣一愣的,结果最后打开一看,小纸条儿上连“挠挠”这俩字都没有,纯属“逗你玩”。

  2012年4月17日晚,重庆啤酒发布了一份迟到11天的公告。这是一份乙肝疫苗的临床试验总结报告,长达四千多字,里面还有大量图表、数据和晦涩的医学术语。不过,这份报告的结论,用两个字就可以概括:无效。

  重庆啤酒证券办公室工作人员:嗯,那个公告是,那个总结报告是参加临床试验的几十个专家写出来的总结报告。专家出具的那个报告就说无显著疗效。

  记者:那是不是意味着咱们重庆啤酒这个乙肝疫苗前期几年的投入就彻底失败了?

  重庆啤酒证券办公室工作人员:嗯,只是说无显著疗效这是专家出具的总结结果。

  报告发布的当天,重庆啤酒的股价大幅下跌。跌了多少呢?8%。不过这对重啤来说,不算什么稀奇的,因为此前它已经有过10个跌停,跌8%,小菜一碟。但愿,这是重啤有关“疫苗事件”的,最后一碟小菜。

  “重啤疫苗门”这部大片,该谢幕了。如今回顾一下整个剧情,依然让人无限感慨,重啤把疫苗概念,真是“打造”出了国际水平。

  1998年12月,重庆啤酒刚刚上市一年,就靠收购佳辰生物,和乙肝疫苗挂上了钩,一个由上市公司、分析师以及机构共同编织的“疫苗神话”,也就此拉开了序幕。十几年间,如影随形的“疫苗概念”,最终取代了啤酒,成为重啤闯荡A股市场的名片。

  从2010年6月开始,重庆啤酒按每月一次的频率,对乙肝疫苗的进展进行了披露,股价也是随之扶摇直上。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其股价从35元冲上83元,涨幅超过130%,市盈率达到惊人的108倍。据统计,在13年的时间里,重啤的股价曾经出现过48个涨停,三次进入“大牛股”的行列。

  然而,泡沫的破裂,却只在一瞬间。2011年12月8日,重啤公告:疫苗二期临床实验疗效相当于安慰剂。这也就是说,重啤折腾了十几年搞出来的东西,根本就没有治疗效果,它的功效只相当于安慰小朋友的一颗“糖豆”。公告一出,犹如晴天霹雳,重啤在11个交易日里,走出了10个跌停板。

  如果从1990年12月,上证所正式开业算起,新中国证券市场的历史,满打满算还不到22年,而重庆啤酒的疫苗故事,一讲就是13年,可以算是最长命的概念,以后谁要想打破这个记录,还真挺难了。这场13年的大戏,在最后的四个月达到高潮,参与其中的人物,以不同的方式,完成了自己的谢幕演出。下面,我们就来挨个看一看,在“重啤疫苗门”事件当中,唱主角的七宗“最”。

  2012年2月5日,重庆啤酒股东大会上,62岁的重庆啤酒的董事长——黄明贵正面临着人生中最大的一次信任危机。由大成基金发起的罢免董事长的议案,马上就要进行表决,在现场还听到有股东大喊:黄明贵必须下课!但记者发现,当时的黄明贵,自始至终很镇静,他用了四个字,表达了他当时的态度:问心无愧。

  重庆啤酒董事长 黄明贵:当时公司做这个实验,除了一个商业项目价值的讨论以外,也是本着为国人为人类谋点福利,支持科技创新,促使公司持续健康发展而进行的,我们是努力争取把事情做好,切实履行我们自己的职责。对此,我问心无愧,我完全尊重和接受股东们的意见。

  在随后的表决中,由于大股东——重庆啤酒集团和嘉士伯的力挺,黄明贵顺利过关了,保住了董事长的位子。尽管这个结果并不出乎大家此前的预料,但是真正等到结果出来之后,还是让很多人无法接受。捅了天大的篓子,作为核心责任人,黄明贵居然还能够屹立不倒,堪称“重啤疫苗门”里最皮实的人。

  来看看黄明贵的历史,2007年出任重庆啤酒股份公司董事长的,那个时候,乙肝疫苗项目已经进行了八年。黄明贵本人在重啤干了40多年,从基层的供销科长,管理处长一路打拼上来,要说干啤酒这一行,他绝对是个行家。但对疫苗这事儿,就很难说是什么“家”了。那天,我在股东大会现场,就有投资者提出了这样的质疑。

  重庆啤酒投资者:那么作为黄董事长他们也说了很清楚,他对于医药产业是不了解的,一个不了解的人来回答这个产业,我觉得这是对股东的不负责任。大家说对不对?

  按说,事情都是人做的,一家啤酒厂想做疫苗,没有错;想把疫苗做到全球老大,也没有错;即便没有做成,也不能说是犯了大错。或许,这就是黄明贵想不明白的地方,我们“问心无愧”地在做一件事情,没做成,原因很多嘛,你们大家对重庆啤酒,对我,咋就这么不依不饶呢?在记者看来,黄明贵之所以没想明白,是因为,他的算盘只算了他自己的帐。

  2011年11月25日,重庆啤酒创下最高收盘价81元,其静态市盈率超过了108倍;当天,青岛啤酒和燕京啤酒的收盘价分别为35.5元和16元;市盈率在31倍和25倍上下。单从啤酒的主营业务和公司净利润,这两个指标来看,2011年,青岛啤酒是重啤的9倍和11倍;燕京啤酒是重啤的4倍半和5倍。有分析师指出,如果按啤酒主业计算,即便我们乐观地给出重庆啤酒35倍到40倍的市盈率,其股价也就在26块到30块钱之间。而在未来的一年中,分析师对整个啤酒板块给出的预期市盈率,只有21倍多一点。那么,重啤的股价为什么就能高高在上呢?很简单,疫苗概念。当“疫苗神话”破灭之后,仅十个跌停,就让重啤260亿的市值烟消云散了。我们打开它的K线图,从83块1毛2,到20块1毛6,一道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断崖”。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现在来看,这只是个美好的愿望。当然,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肉眼凡胎,看不明白这疫苗到底是啥名堂,也就算了;可那些自称“专家理财”、“价值投资”的机构投资者,总应该看出个道道吧?结果呢,“诸葛亮”是做上了,却是个“事后诸葛亮”。那滋味,也是俩字:郁闷!

  来给大家看一张照片,照片上这位文质彬彬、面色凝重的人,就是大成基金的首席投资官,刘明。要说这“大成基金”,也算是老江湖啦。它是首批获准成立的“老十家”基金公司之一,现在的资产规模将近800亿元,有26只基金产品,是目前规模最大的十家基金公司之一。既是最老,又是最大,足见它在市场的影响力。

  说来也巧,大成基金成立的1999年,正是重庆啤酒开创“疫苗神话”的那一年。不过,在双方起初的十年间,大成基金并没有“正眼”看过重啤。

  2009年,大成相中了重啤,先后集合旗下9只基金,拿了多少重庆啤酒的股票呢?总共拿了4495万股的股票,占其流通股比例的10%。大成如此大手笔的投入,到底与啤酒有多大关系呢,我们无法论证,但是再大,恐怕也大不过“疫苗”。

  拍下这张照片的时候,刘明正在完成一个惊人的举动。股东大会刚开到一半,刘明突然从座位上站起来,他掏出了一张纸,开始大声宣读一份罢免声明,这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大感意外。

  大成基金首席投资官 刘明:黄明贵先生作为重庆啤酒董事长,应当认真履行勤勉尽责义务,必须对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以及公司治理的规范性负责,在此次事件上,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念完了罢免声明,刘明就率领大成团队集体离场,没有接受任何采访。重啤事件爆发后,我们的记者一直都在联系大成基金,希望能够听到他们的回应,但都吃了闭门羹。在重庆啤酒4月17日发布疫苗临床试验最终报告之后,我们的记者再次赶到了大成基金的所在地,仍然被拒之门外。

  其实大成并非无话可说,只是有些话,实在是无从说起,只能暗自郁闷。作为旁观者,在我看来,大成的郁闷无非来自“三怨”:

  第一,   怨自己“没看清楚”。只相信了神话,却忘记了神话里也有妖魔鬼怪。

  第二,怨重啤“没说清楚”。用刘明的话来讲,在新药研发那么复杂、漫长的过程中,该怎样进行信息披露,以什么样的方式披露,值得市场各方深刻反思。

  第三,怨自己“没算清楚”。2009年大成开始买重啤的时候,平均投资成本在20元以下,涨到80多元的时候,大成已经赚了将近30亿元。重啤一路跌停,大成又在短短几个交易日内,亏掉了20多亿元。眼看着到手的富贵,转眼间化成一缕青烟,换谁,都得郁闷。

  这里有个细节:大成基金在提出罢免案的时候,它的持股比例超过10%;当刘明出现在股东大会现场时,这一比例已经下降到了3.87%,不足1877万股;但是股东大会现场,支持罢免案的股数却只有659万股多一点。所以,这样一番慷慨陈词的背后,是对股东权利的行使,还是对郁闷情绪的宣泄,恐怕只有当事人自己心里最清楚。

  不过,我们换个角度去想,大成这么重的仓位,假如重庆啤酒真把疫苗弄成了,肯定给刘明的投资传奇,再添上辉煌的一笔。但是,凡事最怕的就是这个“但是”。

  说了“重啤疫苗门”里,最皮实和最郁闷的人,那么,第三位就该出场了。这位,能力水平有多高,我们说不准,但重啤的乙肝疫苗,从“概念”最终演变成一场“事件”,此人的能量不可低估。他是谁呢? 

  记者调查,明天继续。

点击进入[重庆啤酒吧]讨论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