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现金分红拷问为富不仁 中小股民实际受益几何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11 09:26 来源: 金融投资报

  记者 靖曦

  中国证监会9日正式公布了《关于进一步落实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进一步采取措施提升上市公司对股东的回报。一旦监管层发现分红政策不符合公司章程规定、披露信息与事实不符等不当行为,将依法采取必要监管措施,并向市场公开。

  分析人士指出,证监会对现金分红越来越重视,但A股中的“铁公鸡”依然还是很多。推动上市公司以现金分红回报投资者是好意,但中小股民对此的受惠却相当有限。

  19家公司3年未现金分红

  来自证监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0年三年来,上市公司现金分红金额占当年实现净利润的比例呈下降趋势。2008年至2010年,实施现金分红的上市公司家数分别为856家、1006家和1321家,占所有上市公司家数的比例分别为52%、55%和61%;现金分红金额分别为3423亿元、3890亿元和5006亿元;平均每股现金分红金额分别为0 .08元、0.09元和0.13元。而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总额占当年所有上市公司实现的净利润总额的比例2008年至2010年分别为41.69%、35.85%和30.09%。

  根据证监会统计,2010年,我国上市公司共有854家未进行现金分红,占全部公司家数的39%,2008年至2010年连续三年未进行现金分红的有522家,2006年至2010年连续五年未进行现金分红的有422家。

  在目前2387家上市公司当中,截至2011年末,每股未分配利润在2元以上的就达到了365家,这些公司是有分红能力的。然而,统计数据显示,在上述365家公司中,2008年以前上市的就达到了238家,但在这238家中,有37家2010年未进行分红,有19家则在2008年至2010年的三年内都没有进行现金分红。

  数数谁最“抠门”

  如果要历数A股的“铁公鸡”,深发展A可谓首当其冲。公司2010年末期每股收益1.9元,2011年末期每股收益2.47元,2012年一季度每股收益0.67元。但如此一家业绩稳定增长的金融类企业,却从2008年起再无分红记录。资料显示,深发展2008年中期实施过一次10股送3股分红0.335元的分红,再往上,就要追朔到10年前的2002年,那一年深发展派出了10股分红1.5元的分红。

  但是,在分红上吝啬到家的同时,深发展A 2010年9月和2011年7月分两次公开增发62亿股,平均每次31亿股,按照两次增发的平均价格16元多的价格计算,两次增发募集的资金超过500亿元。截止昨日为止,深发展每股未分配利润达到了3.76元,每股经营现金流更是达到了15元!

  冀东水泥的“吝啬”也毫不逊色!公司2011年年报显示,公司累计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有437346.58万元。但公司却称,鉴于公司处在快速发展期,新建及并购项目资金需求量大,同意公司本期拟不进行利润分配,也不进行公积金转增股本。资料显示,公司只在2008年末期作出过一次10分红1元的举动,但从2008年中期到2012年2月,公司分两次共增发24亿股,新募集资金几十亿元,分红的那点现金和这比起来只能算是“九牛一毛”。

  再如世茂股份,其净利润在2009年及2010年分别出现高达近四倍及逾三倍上涨,在2011年也实现35%上涨,令当年净利润升至11.84亿元。但其也已三年未进行现金分红。对此,公司给出的解释除了因后续经营对于资金需求较大外,还提到了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持续性影响。

  高毛利率历来让酒类企业成为好效益的代名词,但在今年贵州茅台抛出10股分红39元的惊天举动前,多数酒类企业都只是选择送股或转增的方式,现金分红的比例少之又少。以和贵州茅台齐名的五粮液为例,五粮液2011年末期推出10股分红5元的方案,这是从1998年起到2011年这13年间分红现金手笔最大的一次,如公司分别在2006年末期10股送4股分红0.6元,2008年末期10股分红0.5元,2009年10股分红1.5元,2010年10股分红3元。截止昨日收盘,五粮液每股未分配利润还高达4.67元,公司历年业绩一直稳定增长,2011年末期每股收益1.62元,完全有能力拿出更慷慨大方的分红方案。

  中小投资者实际收益少

  最近几年,A股现金分红大户主要集中在中字头大盘股中,如银行股、“两桶油”和部分央企,其股本大小动辄 数十亿或百亿以上。对于这些公司而言,大面积转增股本能力已经非常弱,选择用现金分红可能是其回报投资者的最佳方式。

  但事实却是,分红最多的并非央企或金融股。如在2010年,每股分红最多的贵州茅台、海普瑞、中瑞思创、罗莱家纺等,这其中既有股本巨大的茅台,也有股本超小的中瑞思创,其共同的特点是:盈利能力相当出众,绝大部分公司能够实现每年业绩的同比增长。

  西南证券首席分析师张刚认为,强制性的分红并不能给投资者带来实际性的收益。2011年是上市公司现金分配额最高的一年,每10股派3元以上的公司300多家,是历史上最多的一次。同时,自2008年实施上市公司再融资与分红比例不低于10%的条件挂钩以来,两市共有1231家上市公司满足10%的股息率。“但现在看来,投资者的收益并没有因分红而增加。”张刚认为,证监会强制上市公司分红的出发点是好的,本着为投资者利益考虑,推动上市公司以现金分红回报投资者,为长期价值投资者赢得基本应得收益,但这对于二级市场上中小股民来说,微弱的分红恐怕仅仅是杯水车薪,试想有谁能够以原始股价格买入并能长期持有至终老?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