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费收入增速持续下滑 险资成债市最大减持主力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7 00:09 来源: 华夏时报本报记者 叶琪 北京报道
险资与其它机构在债市投资的背道而驰似乎已经成了常态。
中债网最新数据显示,8月份债券托管总量较前月小幅增加864.18亿元,不过在商业银行、基金、保险机构三大市场主体中,保险机构成为当月唯一净减持债券的机构,其持债总量较7月下降251.64亿元。
业内普遍认为,和股市一样,目前债市在通胀压力之下正处于缓慢筑底过程。“从价格上看,现在进入债券市场比较合适,但对于保险机构而言,现在主要的问题不是不敢买,而是缺钱。”一位基金业内人士指出。
中金公司最新利率策略周报认为,保险连续两个月减持债券,配置需求并没有上升,保费收入增速持续下滑、前期超配以及其它投资渠道的分流是主要的原因,预计剩余4个月保险对债券的配置需求只有1000亿-1500亿元。
看好企业债
近期债市不景气,基金依旧选择此时入场。
据中债网统计,在今年7、8月债券价格大跌的情况下,基金两月分别增持666.97亿元债券和533.13亿元债券,目前以14705.77亿元再创持有量新高,较去年年底增加了2759.18亿元。
与基金“弃股从债”相比,面对双双低迷的股市和债市,险资在实际操作中依旧是一副犯难的姿态。
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除了短期融资券和中国进出口银行金融债受险资小幅增持,在国债、国开行金融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金融债、中期票据、商业银行债上,8月险资分别减持9.21亿元、15.91亿元、11.2亿元、13.75亿元和53.3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继7月份大举减持262.14亿元企业债之后,险资8月份再度减持149.37亿元,这也是险资连续第4个月减持企业债。今年5月到8月,保险资金持有的企业债余额分别为5475亿元、5471亿元、5208亿元和5059亿元。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机构具体持有的8大债券中,惟一被基金减持的品种是短期融资券,其余均增持,其中增持企业债148亿元,也是自云投债风波以来连续第2个月增持该债券品种。
“其实信用债在大幅下跌后其投资价值更加显现,而近期企业债收益率也普遍攀升,目前三年期企业债的收益率超过5%,五年期的收益率超过6%,从长期看对机构已经具备吸引力,尤其是中高评级信用债,所以现在企业债也确实成为了基金集体重仓的品种。”一位债券基金经理表示。
而对于保险机构而言,减持企业债并不表示不看好其配置机会。
从中报来看,今年以来,降低债券仓位成为国寿、平安、太保的共同选择,不过,从三巨头公开的投资策略看,相对于股市,他们对下半年债市的机会更为看重。
国寿副总裁刘家德在中报业绩发布会上坦言,将加大债券投资和大额协议存款等固定收益类投资占比,尤其是质地较好的企业债券,从而降低投资风险,稳步提升投资收益。
这与平安和太保的投资思路基本一致:银行存款和高等级信用债仍将是其下半年投资的重点。
“在目前货币政策还不明朗的情况下,我们在债券投资方面还是以静制动,尤其对交易类账户会比较谨慎。不过如果下半年政策出现转变,年底前信用产品可能会迎来投资机会。”另一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固定收益分析师告诉记者。
没钱买债
险资减持债券的背景是不景气的债市,但主要原因更是保费收入增速持续下滑。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前8月保费收入分别同比增长4.08%、33.88%和12.9%,寿险行业保费增长仍面临压力。
而从整个保险行业看,仍显现今年以来保费收入规模增长缓慢。根据保监会统计,截至7月末,保险业实现原保费收入9055亿元,7月新增原保费收入999亿元,相比6月的1289亿元,增速明显放缓。并且,截至7月底,全国保险业资产总额为56073.62亿元,比6月底的57469.86亿元缩水1396.24亿元,这是继4月份月度缩水后第二次负增长。
“一般来说,市场在筑底过程中,保险机构会选择适当增加仓位,但前提是要有源源不断流入的新进保费收入作为追加投资的筹码。今年以来各保险公司保费增长普遍放缓,流动性确实比较紧张,尤其是那些规模较小的公司。”上述基金业内人士指出。
并且,业内普遍认为,资金面紧张也是今年债市不振的主要原因。目前存准金率处于历史高位,导致作为债券配置主体的银行储蓄率极低,债券配置需求小。而在云投债风波后,险资已赎回大量债基同时低配债券,从而使其它两个配置主体保险和基金的债券配置需求也相对较小。
此外,投资渠道的分流也被业内认为是险资减持债券的一个因素。
日前,备受关注的保险公司PE投资牌照取得新进展,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先后拿到了投资PE的牌照。“现在股市、债市都难获理想收益,保险资金确实应该把目光转向股权、债券投资。”一位保险分析师指出。
而从监管层的动作看,今年保险资金投资渠道可望进一步松绑。记者获悉,目前保监会已着手制定一系列拓宽保险资金投资渠道的新规,其中包括允许险资投资香港衍生品,无担保债券投资上限可望达到30%,对保险资金参与保障房建设在试点基础上逐步推进,改革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牌照审批程序等等。
不过,上述保险分析师表示,这些新的投资渠道在短期内收益很难见效,下半年各家公司依旧会将逐步加大固定收益资产配置作为重点。